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哈尔滨昨日18时恢复供水 省长喝下“苯”后第一口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01:20 北京娱乐信报

  黑龙江省环保局27日最新通报,截至27日14时,松花江哈尔滨段四方台水源地断面苯未检出;硝基苯浓度为0.0034毫克/升,达到国家标准。18时,哈尔滨市开始恢复供水。

  黑龙江省环境监测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6日20时至27日14时,断面苯一直处于未检出状态,硝基苯浓度持续低于0.017毫克/升的国家标准18小时,松花

江较高浓度污染带离开哈尔滨市区。

  从24日至27日三日内四方台水源地断面硝基苯变化曲线图上看,24日7时达到较高浓度,25日零时达到33.15倍的最高峰值一段时间后硝基苯浓度变化缓慢下降,26日1时,较高浓度污染带开始离开此断面,至27日16时已超过38小时。至此,松花江哈尔滨江段城市上游的两个监测断面硝基苯均达标,水源地的两个取水口水质达到国家标准。

  据悉,黑龙江省环保局将跟踪污染带奔赴下游佳木斯等地,现场组织监测和防控工作。

  

哈尔滨昨日18时恢复供水省长喝下“苯”后第一口水

  18时,在哈尔滨市民庞玉成家中,黑龙江省省长张左己从容地举起了溢满清水的水杯,将哈尔滨恢复供水后的第一杯水一饮而尽,以“兑现”4天前“第一口水我先喝”的承诺。

  【公布水质】

  实行饮用水三级警示预报

  为保证哈尔滨市民的身体健康,哈尔滨市在恢复供水后将实行饮用水红、黄、绿三级警示预报。记者了解到,目前黑龙江省政府已授权哈尔滨市政府,在适当时候发布红黄绿预报。

  据建设部专家组的专家介绍,由于市政供水管道空置多天,在与空气接触中会产生锈蚀等问题,因此刚开始供水时的水最好不要喝。建议市民先用后饮,等管网水检测合格后再饮用。

  为让全体市民清楚何时的水不能用、何时的水可以用,哈尔滨市政府决定在媒体上公布关于水质的情况,具体办法是用三种颜色来标识水质的情况:红色表示不能饮也不能用,黄色表示只可用不可饮,绿色表示达到饮用标准可以饮用。

  【供水初期】

  禁止洗车洗浴等单位用水

  恢复供水初期,哈尔滨实行间歇式供水。在早晚高峰用水时间,保证供水量。其余时间,适当降低水压,控制供水。并坚持有保有禁,保证重点用水。没有完全达到正常供水能力之前,重点保证居民用水和生产企业、供热单位、党政机关、大专院校、医院、宾馆、餐饮、中小学校、幼儿园等用水;禁止洗车、洗浴等特殊行业单位用水。

  【污染下移】

  环保部门将严密监视走向

  信报讯(记者革继胜)记者27日从环保总局获悉,目前污染带即将移出哈尔滨饮用水源地取水口,高浓度污染带已通过哈尔滨市区江段,污染带前锋已接近木兰县。污染带最高浓度点位于巴彦监测点下游20公里处。

  随着高浓度污染带下移,重点监测点位随即跟踪下移至呼兰河口下断面。环保部门将及时把高浓度污染带预计到达的时间通知沿江各县,并追踪监测,严密监视高浓度污染带的走向。

  ■新闻分析

  为何能提前5小时恢复供水

  在多方面的大力支持下,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政府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全力制定恢复供水方案并付诸实施。27日18时,哈尔滨市政供水厂开始恢复对市区供水,比原计划提前了5个小时。

  提前供水的基础是应急措施及时得当。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东北市政设计院12位水处理专家制定的《关于恢复哈尔滨市政供水的实施方案》,24日就通过了有关部门的论证,并获得黑龙江省政府省长办公会批准,开始立即组织实施。同时,专家们就污染带流经哈尔滨市后带来的一系列后续影响开始进行科学评估和攻关。

  为帮助哈尔滨市尽快恢复供水,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全国各地伸出了无私之手。负责松花江水污染处理的专家顾问组提出,污水团过后用活性炭粉末吸附水污染物。但哈尔滨市从全国各地只筹集到活性炭700吨,仍有700吨缺口。此消息经新华社播发后,国内多个省份立即与哈尔滨市政府联系表示愿意供货。

  国家发改委对哈尔滨市调运活性炭工作高度重视,连夜组织货源。交通部、铁道部也给予大力支持,建立公路、铁路绿色通道,确保以最快速度运抵哈尔滨。25日,首批300吨活性炭由河北省唐山市紧急增援至哈尔滨市。26日,从河北、山西、辽宁、宁夏等地调入的活性炭也陆续到达。供水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武警官兵则昼夜工作,把大批活性炭摆放到净水池中,加紧净化水源,为恢复供水做好准备。

  为加快污染水团下行流速、稀释污染水团浓度,经水利部等部门协调,24日丰满水库日平均放流量由600立方米/秒提高到1000立方米/秒以上,尼尔基水库的放流量也由20立方米/秒增加到120立方米/秒,为松花江哈尔滨江段及沿江下游居民尽快脱离污染水团提供保障。

  哈尔滨市市长石忠信说,从专家论证、试验结果等方面看,恢复供水工作的总体进展顺利。这里面不仅有哈尔滨市的力量,还有国家和省里有关部门、专家的努力,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促成了哈尔滨市实现了提前恢复供水的目标。

  【对话张左己】

  停水曾发布“善意的谎言”

  在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全力应对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的关键时刻,记者在处置水污染现场第一线,就如何迎战这次“水危机”,专访了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左己。

  每一项决策

  都对新闻界公开

  记者:此次松花江污染直接威胁哈尔滨几百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省会城市最大规模的停水事件,作为地方行政领导,您是怎样应对的?

  张左己:这次松花江污染事件,事发之紧急、影响之广泛的确是空前的。作为一省之长,在这个危急时刻,应该做到四点:

  一是沉着冷静。要以这种心态,及时做出科学的决策。面对突发事件,要稳定人心,采取措施,政府主要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对事件的性质、危害做出判断,并且迅速拿出应对的办法。应对这次污染事件,任务的艰巨性和技术的复杂性增加了决策的难度。在突发性事件面前,领导者的决策,往往要在情急之中和众目睽睽之下进行。应对这次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的每一项决策,都对群众公开,都对新闻界公开。

  二是勇于承担。在我们国家,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面临严重的水源污染,前所未有,应对过程也处处体现出挑战。比如作出一个停水4天的决定,虽然只是几分钟的事情,但感受到的压力是十分巨大的。停,如果污染没有预料的那么重,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混乱如何承担?不停,如果真的使群众喝了毒水,这个责任又怎样承担?但是一个领导者决不能患得患失、优柔寡断,特别是不能考虑个人的荣辱,要为人民承担责任的时候必须承担。要把践行执政为民作为己任,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一言一行都要对群众负责。

  三是公开透明。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群众不了解情况,难免会出现恐慌情绪。但是我们在应对水污染事件过程中,充分相信群众,把污染情况和我们的对策每天向社会公布,随时发布污染指标监测结果,使群众心里有了底,消除了恐慌,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群众配合、上下互动的良好局面。现在饮用水和食品等商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治安良好,群众的精神为之大振。

  四是依靠中央。我们的每一步决策,都有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和支持。这次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做了重要批示,温家宝总理亲自来哈市视察,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中央还派工作组、专家组到黑龙江来,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我们也充分调动全省上下的力量,发扬了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主要靠自身的力量去解决矛盾和问题。与此同时,我们还感受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亲情,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援和帮助。

  不到10个小时就

  纠正“善意的谎言”

  记者:连日来,在应对水污染危机中,政府与群众正在形成互动,这个转变对政府应对公共危机有什么启示?

  张左己: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对我们战胜这次突发的水污染事件十分重要。政府特别是我个人对此都非常感动和感谢。事件发生之初,确实出现了群众恐慌和怀疑,一个原因是我们以“管网检修”为由发布的停水公告,对此我们是颇费斟酌的:我们顾及别人的感受,不希望产生“你污染,我治理”的压力;还顾及群众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承受不了;也顾及涉外问题,担心给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造成影响。在中央的支持下,不到10个小时,我们就纠正了这个“善意的谎言”,向群众公布了真相,得到了群众的谅解。通过这件事,我们感到,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必须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一旦群众了解了真相,认为政府是正确的,就能支持你,就能与政府一道,共同战胜困难。实践证明,这样做后,许多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投入到抗灾之中,出现了很多感人事迹。就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只要政府和群众团结紧紧的,试看江水污染能怎的。”只要政府与人民站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哈尔滨昨日18时恢复供水省长喝下“苯”后第一口水

  昨天下午6时,在哈尔滨市民庞玉成家中,黑龙江省省长张左己从容地举起了溢满清水的水杯,将哈尔滨恢复供水后的第一杯水一饮而尽。新华社发

  “喝第一口水”

  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记者:你对公众表态“四天后,第一口水我先喝”,你希望用这个行动传达什么信息?

  张左己:我确实说过这样的话,之后我在网上看到了有的网民认为这是高官“作秀”,说“有比平民高贵的潜意识”。其实我要表达这样三个信息:一是政府的庄严承诺。四天为限,恢复供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履行诺言。二是让群众放心,消除疑虑。1998年洪水和“非典”我们都战胜了,我们也有能力处理好这一重大水污染事件,肯定会让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三是与群众同甘共苦。我是省长,也是黑龙江的百姓,是哈尔滨的市民。在战争年代,领导要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在困难时期,领导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在突发事件面前,领导更要临危在前,居安在后。政府的公职人员要与群众同甘共苦,作为省长,我更要带好这个头。

  本版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