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04:23 舜网-济南日报

  冯 雷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表述作为五中全会公报中的重点和亮点格外引人注目。如何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概念,分析当前急需我们解决的迫切问题,以及应该采取哪些对策措施,笔者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谈几点粗浅的

学习体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

  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就整体而言,我们最薄弱的环节还是农村,最困难的群体来自农村,最多的隐患也来自农村。如何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仅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也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更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农业不稳、农民不富、农村不强,势必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基础设施的欠缺,社会事业的不足,收入水平的低下,也直接带来城乡矛盾、工农矛盾的进一步加剧,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由于我国长期受城乡分制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影响,农业和工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这种状况如果再继续下去,不仅将影响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而且将严重影响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影响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举措,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是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解决农村问题上已经进行过三次大的改革。第一次是80年代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给农民,这次改革的核心是分权。2003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是第二次,这次改革的核心是减负。作为第三次大的改革和调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方案,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实际措施。

  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社会文明建设看,“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物质层面上的,属于物质文明建设的范畴,前者是建设新农村必要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体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精神层面上的,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前者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后者是新农村的具体体现;“管理民主”是政治层面上的,属于政治文明建设的范畴,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可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从统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概括。这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之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内容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经济要有新发展。经济是基础和前提,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都离不开经济建设这个基础和前提。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农村,经济发展这个基础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二是农民生活水平要有新改善。经济发展本身不是最终目的,农村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三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进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进展。四是农村容貌要有新改观。村容村貌不仅反映农村形象,也影响到农村生产发展、投资环境和农民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五是农村的民主管理水平要有新提高。农村的民主管理水平能否提高,关键在于能否提高我国农村的村民自治水平,而这必须有赖于农民民主法制素养的提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需要我们解决的三大问题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经历了1978~1984年的超常规增长、1985~1988年波动性缓慢增长、1989~1991年的停滞徘徊、1992~1996年的反弹回升、1997年至今的缓慢增长等五个阶段。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1997年至今的第五个阶段中,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连续7年在5%以内,呈现出明显的步伐缓慢态势。不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且农村居民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反映, 1997年,农民收入由1996年的年增长9%,下降为4.6%,比上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1998年增长速度由上一年的4.6%下滑到4.3%;1999年进一步回落到3.8%;2000年的增长速度更是跌到了2.1%;2001年,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4.2%;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是4.8%;2003年增长4.3%;2004年增长6.8%。2004年,农民收入虽然受减免农业税等政策的刺激有较大反弹,但其能否具有持续增长的能力尚难以定论。目前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所面临的困难很多,例如:单纯依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收入的空间越来越小;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滞后于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乡镇企业和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资金短缺严重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等。

  二、城乡差别呈扩大趋势问题。近几年,我国城乡发展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有扩大的趋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农村贫困状况的监测调查,2003年底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820万,贫困发生率为3.0%。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5825万,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6.2%。但近几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呈扩大趋势。2003年城乡收入差距已经达到3.3:1。据预测今后20年,即使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长5.5%-6%,城镇居民收入增长6%,城乡收入差距仍达3倍多。以上仅为名义上的差距,由于农民基本上不享受社会福利,而城镇居民享受了各种福利和补贴,每年人均约3000多元,而这些对农村居民来说却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如果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估计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4倍、5倍,甚至是6倍。而据国际劳工组织36个国家的统计资料,绝大多数国家城乡收入差距均小于1.6倍。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如果仅仅看货币收入差距,或者说名义收入的差距,非洲的津巴布韦的城乡收入差距比中国稍微高一点,但是如果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世界上最高的。

  三、农村社会发展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问题。农村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比,还存在比较明显的滞后和不适应现象,突出表现在农村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滞后;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等方面。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不足40%,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我国农村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农村文化、教育基础尤其薄弱,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受教育机会很不平衡,尤其是城乡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距;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农村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卫生机构设施条件比较差,农民缺乏有效的合作医疗制度,难以抵御重大疾病风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一些地方非常突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城乡差别过大,农民普遍缺乏生活安全感;我国的农业资源还比较短缺,生态环境仍很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遏制,生态环境问题仍很严重。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观念,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要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定势,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村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各级政府、各部门都要依此调整思路,统筹规划政策、公共资源、基础设施及产业布局。二是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建设家乡的积极性。要依靠广大农民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建设美好家园。三是要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逐步加大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发展农村金融、流通、科技等服务,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积极吸引非公资本投入农业和农村。四是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五是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形成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财政和投融资体制。

  二、加快形成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机制。在以往较长的时间里,由于受财力的限制,政府对农村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足,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主要由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己办,与城镇差距很大。近年来,这种状况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十一五”期间,要将“两免一补”的政策扩大到农村所有的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的学生,并实现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全体学生免收杂费。要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国务院将从2006年起,进一步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支持力度,到2008年将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三、加快形成农村经济发展机制。一是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只有农民富裕了,才有真正意义的新农村;只有发展富民产业,农民增收致富有了保障,才可以支撑真正意义的新农村;二是要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三农”问题,说到底是农民增收致富问题,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问题。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造就一代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新型农民;三是要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一项组织制度创新,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要积极扶持发展产业协会等新经济组织,努力使产业发展到哪里,协会就组建到哪里,最大限度地把农民组织起来,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四是要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着力整治农村环境,美化净化村容镇貌,尽快改变农村的脏乱差现象。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改变农村各种生活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五是要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在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同时,应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继续巩固各级党委政府开展“亲民、为民、富民”活动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三民”活动的要求延伸拓展到村一级。通过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