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南昌制造”伴生青山绿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06:09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潘平 刘畅

  2001年春天,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考察南昌,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管理的力度,使南昌市早日成为环境优雅、适宜居住的现代文明的花园城市”。

  这一目标让南昌人眼热心跳。这座红土地上的古城,“落霞与孤鹜起飞,秋水共长

天一色”,因“八一”南昌起义而被誉为“英雄城”。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呼声逐渐演变成如何谋求崛起的压力,萦绕在人们心头。

  “南昌要崛起,要害在制造业。”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余欣荣这样表述人们的思考。

  如何实现经济崛起、环境优雅的双重追求?对此,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做好“两篇文章”:一篇是“建设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一篇是“建设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

  审视自身,南昌人看到,他们的近邻就是中国经济舞台上最引人瞩目的角色———“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经济圈;与强手为邻,如何让自己也强大起来,而不再重复贫困、落后、闭塞的古老歌谣?为此,他们果断喊出了“制造业强市”、“制造业富民”这样响亮的口号。从此,“南昌制造”成为一个地区崛起的目标和符号。

  2003年5月,南昌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决定》,汽车、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机电等30多个行业快速发展。2004年,南昌市GDP净增100亿元,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净增100亿元,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推出的《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在全国200个地级城市中,南昌市2004年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第30位,比上年度提升了10位;今年,南昌市再次被台湾电机同业公会列为“极力推荐城市”,目前,已有399家台资企业落户南昌。

  对于制造业,南昌市有关领导的心态是冷静而清醒的,他们认为“制造业的发展绝不允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绝对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之路”。有关人士介绍,制造业项目要进来,不管对经济发展有多大帮助,解决就业多少,只要环保不达标,就必然被拒之门外。据初步了解,出于环保考虑,仅今年7月就有10多个项目被南昌“拒签”。而已经进入南昌市的项目,若污水处理不达标就不能开工,对此,一家企业负责人深有感触:“对城市未来负责的政府,才能对我们企业的未来负责。”

  对于“南昌制造”,有关人士描述说,他们要实现“真正低能耗、高效益、低投入,与青山绿水和谐一体的现代制造业”。

  是的,仅仅“控制污染是不够的”,还要着手改变身边的环境。4年前的南昌,湖水污浊,臭味扑鼻,缺少一个“山水城市”所应有的生机。南昌位于赣江边,与鄱阳湖为邻,内有四湖,外有四湖,水面占市域面积八分之一,为国内大城市之首。对此,有人感慨:“仰望军旗,知南昌坚毅者多,思南昌渔舟唱晚者少。”

  随后,南昌启动了“蓝天”、“碧水”、“宁静”、“绿化”工程,城市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2.5%,同比上升7.2%,在中部6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随着“八湖两河”改造,昔日的“龙须沟”变成了清流,湖泊水系污染基本消除。记者在青山湖看到,这里湖水清澈,景色宜人,充满生机。有关人士说,以前,这里曾经臭气熏天。如今,南昌市绿地覆盖率达36.6%,人均绿地面积提高到7.1%。

  站在赣江之滨的秋水广场,出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座“水为城之灵,绿为城之魂”的现代化花园城市。南昌人在崛起中选择了和谐发展的理念,展现了“人气兴旺、经济提速、城市变样”的发展景象。“我们持之以恒地推进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建设,历史名城、山水之都、现代新城的特色正在日益显现。”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余欣荣这样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