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鸡鸣驿:莫被雨打风吹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09:36 河北日报

  11月11日,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鸡鸣驿被评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今年6月,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公布,怀来县鸡鸣驿列入2006年世界百大濒危文化遗址之一。

  两件事情接踵而至,让人不知是该为这座古老的驿城庆幸,还是为它的未来担忧。

  1、夕阳下的断壁颓垣

  古道,西风,黄沙。

  11月20日,从鸡鸣驿东城门拾级而上,向城内俯瞰,眼前是一片灰暗、荒凉而破败的景象。

  然而,就在这荒凉而破败的景象中,鸡鸣驿昔日的风采依然依稀可辨。

  从高处俯视,鸡鸣驿城内的主要街道可用“三横两纵”来概括,3条东西向的大街分别称为头道街、二道街、三道街。同时在距离东城门80米和西城门113米处,各有南北两条街道,称为东街、西街。此外,城中还密布数十条巷道,空间非常富有变化。

  从东城门越楼沿城墙南行,再折而向西,墙头越来越破败,墙砖脱落,荒草丛生,不时可以看到巨大的裂纹。在南城墙中间偏东的地方,有一个几米宽的大豁口———城墙断裂了。

  沿原路返回,又从东城门越楼向北行,在折而向西,墙头仍然是变得越来越破败,时宽时窄,原来的垛墙、角台、墙台多数坍塌,只留下极少量废弃的古城砖和灰黄的土堆。在一些比较宽阔的墙头上。长满了野草、荆棘,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也就东面的城墙保护得比较好。”

  52岁的卢增富感叹。

  卢增富年轻时曾经当过几年兵,除此之外,他一直在村里务农,2001年患脑血栓让他的右腿变得不太方便。2003年,他开始每天守在东门口一带等候游客,成为村里十几名民间“导游”之一,负责为游客讲解鸡鸣驿的历史,以及村内古代建筑等文化遗迹。

  鸡鸣驿城墙始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那以后到清末的400多年间,共进行了4次大规模维修和加固。自清末至今百余年间,几乎每年都有10米左右墙体坍塌滑坡。

  记者从2002年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文物研究所为鸡鸣驿所做的《文物保护整体规划》中看到,这些受损的城墙被定为四级残损。规划中对“四级残损”作了以下定义:“濒临倒塌的建筑,建造基础存在破坏型沉陷,存在破坏型裂缝。”

  但遭到破坏的远不止城墙,卢增富说,村子里本来一共有17座古代修建的庙宇,但有7座已经倒塌,5座在“文革”中被拆除,现在还剩下5座。

  当地文化部门介绍,在鸡鸣驿现存的104座古文物建筑中,Ⅰ级文物建筑86座,Ⅱ级文物建筑18座。而在鸡鸣驿文物建筑健康状况调查表中,初步评定为一级残损13座、二级残损67座、三级残损9座、四级残损9座。“三级残损”的基本定义是“建筑基础存在破坏沉降;墙体存在破坏性结构裂缝;木结构显著变形、拔榫、开裂,构件残损小于60%;木装修遗失或残损小于80%;屋面残损面积小于70%。”

  从2003年被美国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列入2004年度100处世界濒危遗产名单,中国5处上榜名单中,鸡鸣驿被列为第一;2005年驿城第二次被列入该名单,在中国的6处上榜名单中,依然位居榜首。2、“没人管,可不就坏了”

  夕阳,黄沙,城楼下围观叫闹的看客,城楼上对视三天三夜的一对男女终于深情拥吻。“我一辈子都不会走———我爱你!”男人咬牙切齿地说。这是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中最后一个经典场景。

  电影中那座城楼就是鸡鸣驿的西城门上的越楼。城门下面有一方石碑,上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已经找不到登上城楼的道路。城门北面的城墙上有一个七八米宽的巨大豁口,据说是早些年人们为了通行方便拆掉的。“拆下来的墙砖和黄土,盖了猪圈、马棚了。”卢增富叹息道。

  “1995年,周星驰拍《大话西游》的时候,这个地方的城墙还没有塌呢。”78岁的王绪竟然也知道周星驰,这不由让人有些吃惊。但王绪解释说,他始终关注着在这里发生的一切,包括在这里拍摄的每一部电影。

  王绪,1948年参军,参加过著名的上甘岭战役,1955年回国后退伍。

  上世纪80年代,王绪开始照看文昌宫。他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常常爬上城墙,那时的城墙保存尚好,他们还能够从城垣上围着整个驿站走一圈。

  卢增富说,当时人们也不太懂保护文物,村里人很多都从城墙上拆下砖来,修补自己的房子、盖猪圈,干什么的都有,也有人把城墙上的黄土挖下来和着煤渣做成煤块,冬天用来取暖。“你也挖,我也挖,还有个不塌的?”王绪说。

  “我们不排除有人为破坏的因素,但这并不是鸡鸣驿破坏如此严重的主要原因”。怀来县前任博物馆长、现任县文体局办公室主任李爱民说。

  李爱民介绍,怀来一带的雨雪偏酸,对城砖有一定的腐蚀性,经过数百年的风吹雨打,城砖不断酥脆碱化,这是鸡鸣驿遭到巨大破坏的主要原因,也是今后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此外,早些年“深挖洞、广积粮”的“战备”年代,鸡鸣驿的城墙下也挖了不少地道,致使城墙基础不稳。而挖出来的土就堆积在城墙周围,以至于现在城外地面已经比城墙底部高出很多,酸性土壤对墙体的侵蚀也很严重。

  但在王绪和卢增富看来,鸡鸣驿古文化遗址如此破败的一个原因,是没人管。

  “1982年之前,这里根本就没人管。”当时惟一对保护鸡鸣驿上心的是卢增富的父亲。这位当过20年村支书的老农,只要发现有人偷挖城墙就会劈头盖脸一顿训斥。“可是,就靠着他一个人,能管得了多少呢?”

  1989年拍摄《大决战》时,剧组曾在鸡鸣驿修建了一座中心鼓楼,影片拍摄完成后,怀来县有关方面针对鼓楼上层木构体偏离轴线30度、下层砖结构出现裂缝等情况,与八一电影制片厂协商,将鼓楼拆除,用拆下来的材料对东城墙部分墙体、马道、马面和垛口进行了修缮。这是鸡鸣驿近百年来得到的少有的一次维修。

  李爱民介绍,在鸡鸣驿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1987年,省文物局拨款4000元,对原城门进行了维修;1990年,省文物局拨款5万元,对东、北两城墙及部分西墙进行了抢修;1997年,省文物局拨款15万元,对城内城隍庙、财神庙、龙神庙进行了维修。

  “这些年我见到过不少负责人。”李爱民说:“每次领导一来,我就成了讲解员和导游员,领导们听得认真,看得也仔细。都认为鸡鸣驿价值很高,要好好保护。但过后就再也没有音讯了。”3、鸡鸣驿急需“输血”

  “做文物工作难,做文物保护工作更难,做鸡鸣驿文物保护工作难上加难。”李爱民说。

  其实,千难万难,最主要的难处只有一个:钱。

  2003年,怀来县曾经花费20万元,委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做了一份鸡鸣驿文物保护规划。在这份规划中,提出要用10年时间,分3期对鸡鸣驿展开全面修缮工作,其中第一期为期两年,共需要资金468.35万元,第二期为期四年,共需要资金918.08万元,第三期为期四年,共需要资金235.25万元,另外还有配套基础设施维修建设需要资金800万元,总计2421.68万元。李爱民提醒说:“要知道,这仅仅是修缮,如果要彻底恢复往日雄姿,1亿元也不够。”

  在张家口市,怀来是一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县,2004年全县财政收入为3.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0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00元。但是,与富裕地区相比,这些数字又是那样微不足道,更何况,就是这3亿多元,还要拿出相当大的一部分交到市里,以补贴还处于贫困中的其他几个县。

  “也就是个吃饭财政,能保证9000名公教人员的工资就已经不错了。还想拿出钱来搞文物保护?即使是做《规划》那20万元,也是咬着牙才拿出来的。”怀来县文体局黄保景副局长对本县情况十分清楚。

  本县没有财力,那么,上级政府、有关部门呢?

  黄保景介绍,省里前后3次拨款4000元、5万元、15万元,但这些资金有很大一部分用来维修鸡鸣驿村里的几座庙宇,而且只能是抢险性质的,如果不修,可能导致相当严重的后果。

  今年7月,国家文物局下拨了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鸡鸣驿的文物保护。“你知道这笔钱是什么时候开始申请的吗?1998年!而且50万元,对于鸡鸣驿的保护而言,无异杯水车薪———修城墙的砖每一块大约就要10元,周长2000多米的城墙要用多少砖?”黄保景显得很无奈。

  李爱民在解释这种情况时表示,需要保护的文物太多了,而省里包括国家文物部门的资金也是有限的,“僧多粥少”,资金紧张其实是很明显的。

  为了筹集资金,他们用尽一切办法。第一次申报世界濒危文化遗产就不乏获得国家一些资金支持的动机。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他们曾经发动过社会捐助,但最终只收到一笔捐款,10元,一个东北小姑娘寄过来的。

  每年的“5·18”洽谈会上,他们也都制作巨大的展牌,以吸引投资者,但结果仍然令人失望———在他们的展牌前,总是聚集很多人,但资金一分也没有引进来过……

  按照那份总体规划书上的三期保护项目计划,第一期工程是从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然而,距第一期保护项目完成的日期已无多日,花了20万元的规划仍然静静躺在有关人士的案头,难以真正实施。

  资金严重缺乏的怀来县文体局目前只能在宣传上下功夫,既向鸡鸣驿当地群众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也抓住一切机会,向各地媒体宣传鸡鸣驿的历史、文化价值。他们甚至欢迎记者前来“曝光”,黄保景称,只有鸡鸣驿的名气出去了,才会吸引更多人的注意,才有可能吸引资金:“我们实在是太需要‘输血’了!”

  背景

  我国其他五处濒危文化遗址

  世界百大濒临危险文化遗址每两年公布一次,是由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的工作人员、83个国家的政府机构和历史文物工作者在430多个历史遗址进行调查之后做出的结论。

  卢宅:位于浙江东阳,被称为江南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有“中国民间故宫”的美誉。

  碛口:位于山西临县境南,明清时期为我国北方著名的商贸重镇。留下了一座座相对完整的商业建筑群和周边村落的民宅深院。

  天水古楼群建筑:位于天水市秦城区,古民居有2000余座,古巷不下数百条。

  云南团山历史村:完整地保持了19世纪的历史的风貌。

  石林:约有250座千姿百态的石林镶嵌在四川和西藏五大景区里,这些石林随季节的不同和阳光的照射,不断地变化着璀璨绚丽的色彩。

  小资料

  鸡鸣驿

  鸡鸣驿位于我省怀来县城西北17公里,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元代,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入西域的大道上开辟驿路,设置“站赤”,即驿站。到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鸡鸣驿扩建为京师北路的第一大驿站。

  鸡鸣驿于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建土垣,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修城池,全城周长2330米,墙高12米,设东西两门,城门上方筑两层越楼。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城墙得以重新修理,并在城东筑护城坝一道。城内有清朝修建的庙宇17座,目前庙宇残存5座,其中泰山庙的壁画弥足珍贵。

  鸡鸣驿曾在我国邮政史上起着重要作用,其特殊的战略位置使之独驿成城。它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功能最齐全的一座古代驿站。城内设有驿丞署、把总署、公馆院、马号、戏楼、店铺等,对研究我国古代邮政历史,研究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宗教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2003年,鸡鸣驿被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第一次列入2004年度濒危遗址,今年6月,鸡鸣驿再次列入2006年度濒危遗址。□本报记者徐国栋[发自怀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