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燕绥教授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14:13 人民网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燕绥教授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言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燕绥教授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言

  人民网11月28日讯以“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为主题的“2005中国医院院长高层论坛”11月26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燕绥教授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言。全文如下:

  各位领导、各位院长、各位朋友,下午好!刚才李玲教授讲到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感谢,我也有同感,在这里表示同样的心情。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院长论坛,所以讲的问题可能跟医院内部管理有一点差别。我主要想跟大家交流一个问题,就是医疗服务管理模式现在的挑战和变化。我们回顾过去,现在医生提供医疗服务这种行为,在过去是医生自己来管理,那个时候行乡走医的医生自己管理,谁信任他就开门请他进来,不信任他就进不了人家的家门。我们后来形成了医院管理,医院管理医生,当然有些国家走另外一个模式,医生自己是独立的群体,有医生同会,所以跟医院之间是一个合作的问题。但即使这样也需要跟医院合作,一旦在医院的平台上提供服务,他也要服从医院很多的管理和制约。但是现在我们的社会已经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网络的时代。我们发现对于医疗服务提供行为的制约和治理模式,已经向更加开放,是一种社会化的治理模式发展。我们中国制定自己的战略和医院在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关注这一点?关于这个模式的创新,我主要讲两个问题,前面我们交流两个概念,一个是公民健康,一个是医疗服务管理。

  刚才李教授讲了公民健康和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问题。现在公民的健康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基石。保障公民健康是一个多环节的社会工程。需要从提供卫生的生活环境、对公民进行健康教育、定期的健康检查这样的一些环节做起,每减少一个人患病,实际上整个公共卫生的成本都要降低很多。疾病治疗、康复训练,治疗后不能恢复的人的长期护理,这其中疾病治疗是最滞后的,也是成本最高、最关键的环节。公民健康应该从以上六个环节建设,涉及到公共卫生、医疗制度、医疗保险等等多项制度。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工程,这些在中国在过去的20年里被我们忽略了,现在需要奋起直追。关于医疗服务管理,在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有一个非常完整的概念,叫“服务管理”,不像我们现在讲的一个饭店一个医院都有对服务的管理,这个“服务管理”强调了一个21世纪计算机时代,人们随着生产力水平越高,人们的分工越细,人与人之间的需求越来越深入,每个人都在为别人提供服务,。对中国的传统理念,服务是伺候别人,其实服务是一种社会交流。所以在这里,强调的是服务是产品。这种产品在使用的时候和交易的时候,是服务提供的时候。因为产生了一个服务员是一线经理的管理模式。因为服务产品交易就是在提供服务的一瞬间。过去传统讲的经理是什么?经理成的后勤保障。强调第一线提供服务人员的心理、理念,能力、素质使这个管理得到好的效率。

  医生的服务应当是服务管理当中的标杆,因为医生的服务面对的对象不是一般的交易。是人的健康和生命。医疗服务涉及环节特别多,不像我们买东西可以当时一次交易结束。需要很多环节,而且需要一个周期,可能是比较长的周期内发生。有哪些环节忽略的话,这里会发生道德风险和成本问题,等等。因为它是一个最难管理的事情。因此医疗服务应该成为全面发展服务业的标杆。需要创造一种高端的管理模式。我谈一下现代发展需求医疗服务管理模式的新动态。应当说对医疗服务的管理模式,现在的动态一个是医院内部的治理模式,咱们没有PPT,我本来有一个结构图,对一线医疗服务治理的从院长一直到医辅,一直到行政后勤等等,他们医生之间形成什么样的关系,是一个内部的治理机制。这个可以相对解决一部分问题。现在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又形成了医院外部的机制,所以内部是一个三角的结构,外部是四个圈的结构。外面的辐射力逐渐到医生的结构。内部要处理好医生、医院、院长的关系。中国的医生不是独立的行业,医生是医院的人,中国的药品的使用、设备的使用、成本的控制,都没有形成社会的治理机制。药品问题、医院问题、设备问题等等都集中到了医院身上。我非常理解现在的院长是非常不好当的。医院管理的刊物上,把院长比作专家、经营者、创新者,所有走在前面的角色的词都用在医院院长的身上。我非常理解这一点。

  各方面现在都在打院长的屁股,有时候院长解决不了那么多问题。按照发展趋势,在医院外部也会有一个治理结构,随着这个治理机制的形成,院长的工作可能会稍微轻松一些。首先还是医院的内部,在内部的管理有治理医生的问题。网上有一篇文章,中国人在21世纪需要有一点信托精神,这个是非常好的。我个人是研究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的法学教授,我对信托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我认为这是21世纪社会生活的亮点。研究医生的道德伦理和知识的过程中也确实需要一些信托的概念。这里的信托不是养老金,这里的信托是人的健康。医生是患者健康的信托人。对医生的理念和管理,包括他们的工作过程,这是我们构建医院内部治理机制非常重要的领域。按照信托的原则,作为信托是把别人的财产、生命、健康托付给医生。只能按照服务单位规定领取佣金。把医疗服务的管理单元化,对医生建立一个综合的佣金制的薪酬制度,使医生真正成为人们健康信托人的治理结构。我们还知道,医生是人力资源成本最高的,而且医生的服务跟所有的服务都不同的就是医生自己掌握信息,我们通常会讲信息不对称,这种不对称通常是自上而下的不对称。医生掌握的信息最多,在第一线要做决策,在工作台上要组织信息,要跟病人分享信息,而且要做决策,在这样的服务性质的领域里,我们医院的治理结构,有很多模型,现在作出很多的研究,很多模式,作为医院的治理结构,什么是最突出的?我觉得还是医生,强调医生。世界上医疗卫生体制相对成功的是新加坡,确实是用个人授权制和医生的责任制把双方治理好了。医院的治理模式和人力资源的管理,还是要做到医生在第一线的自律机制,在医生的自律机制上下功夫,因此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治理结构,就是院长是处于三角形的底线的核心。我们有很多很好的医院,新加坡的两大医院都不是医生做院长,都是专门的MBA做院长,他们心甘情愿讲,我们的工资是医生的60%。

  院长是底线的核心位置,两端延伸出去的是医辅和行政,形成医院的底盘。这样的话,无论医生是医院的人,还是独立的个人,无论这两种体制哪种情况下,以院长为核心的两端医辅和行政都是三角的底盘。按照这样的情况往上走,一个是支持医生,另外一个产生的功能是制约医生。医生会有他的团队,医生也不是一个人工作,作为医生来讲以他为核心。在以院长为核心的底线产生医辅行政两端,一个是支持一个是制约,最后这个三角的顶端是医生和医生的团队,这样形成了医院内部的治理结构。外部的治理结构不是一个三角,是四个圈的治理结构,因为现在是网络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发现如果说医生为核心的话,医生外面形成了一个医院内部的治理模式。现在在医院外面又形成了第三方支付的治理模式。社保、商保都是第三方支付。

  我们的社保因为是政府主办的,社保谈判能力比较行,社保保得比较好的一些中小城市医院的压力是很大的。但是这是一个发展趋势。我个人认为更需要社保和医院之间共同商量问题,如果仅仅从外部说,人头加人次不够的话,就不付钱了,这样也有消极的方面。从世界卫生组织到中国的十一五规划,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让人人都可以参与到医疗的计划当中去,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医院面对的病人越来越多,他们是医疗组织的,什么合作医疗、医疗保险、商业保险,会出现一个强大的付费方跟医院谈判。在第三方付费的治理结构的外圈,现在出现了管理型医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