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二次创业”与后现代仲裁的中国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08:20 法制日报

  编者按

  仲裁发展进入后现代了?提出这一概念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是什么?后现代仲裁有哪些主要特征?对仲裁体制和机制有哪些特殊要求?深圳仲裁委员会主任宋魏生撰写的《“二次创业”与后现代仲裁的中国化》一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性回答,其积极意义不仅在于选择了仲裁理论研究的全新视角,更在于对近几年仲裁实践特别是“二次创业”提供

了理论支撑。观点新颖,发人深思。

  深圳仲裁委员会 宋魏生

  今年8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卢云华司长在东北调研时提出,自2005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实施10周年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仲裁事业将迈上第二次创业的征程。“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和内容是:努力把仲裁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提升为重要作用。使仲裁发展机制市场化,工作体制社会化,机构建设规范化。

  毫无疑问,“二次创业”是我国仲裁发展史上全面进步、全面完善的重要阶段,是后现代仲裁中国化的又一次伟大探索和实践。

  20世纪末至今,仲裁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后现代仲裁阶段。这一时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仲裁已由一个历史的、发展的、变化的法律体系和传统意义上的争议解决方式,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市场服务,一个充满活力、潜力巨大的仲裁服务市场。后现代仲裁除具有当事人意思自治、协议管辖、仲裁机构民间性、独立性和裁决终局性外,还具有以下特征:(1)特殊的市场服务行业;(2)具有服务商品的属性;(3)以消费者为导向;(4)产业化专业化明显;(5)营销成为其生存和发展重要手段;(6)价格对服务的质量有决定作用;(7)行业竞争成为推动其不断改革、创新的动力;(8)机构管理具有特别的意义;(9)以品牌吸引消费者;(10)服务并依附市场。相对于现代仲裁而言,后现代仲裁更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注重以人为本,法律色彩淡化,经济特征明显。

  仲裁发展进入后现代阶段是世界经济高度市场化、全球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实事。1995年9月1日实施的《仲裁法》,对后现代仲裁的总体确认,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为后现代仲裁的中国化提供了法律保障。后现代仲裁的中国化进程也由此开始。

  (一)

  1、理念的中国化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后现代仲裁的中国化首先是理念的中国化,即一系列中国化的仲裁发展理念。正是这些理念,指引着后现代仲裁中国化的进程,成为中国仲裁发展宝贵的精神财富。

  1)中国化的理想追求———目标体系的确定

  后现代仲裁的中国化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因此,将后现代仲裁与中国的特色和国情相结合,诞生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仲裁法律制度”的目标;在思考仲裁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中,提出了“积极培育、完善和发展中国仲裁服务市场”的努力方向;在认识到仲裁机构的重新组建是后现代仲裁中国化的关键所在时,“高标准、高起点、建一流仲裁机构”自然地成为理想机构的建设目标。

  2)中国化的客观判断———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提出

  矛盾论是中国人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人们也将这种认识方法运用到对后现代仲裁中国化的探索中,科学地提出了后现代仲裁中国化中所存在的基本矛盾,即《仲裁法》确立的先进的仲裁制度与相对滞后的社会仲裁意识、初始的仲裁工作水平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即仲裁工作的作用与市场经济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两大矛盾成为谋化仲裁发展的客观依据和理论基石。

  3)中国化的规律性认识———工作重点与工作方法形成

  后现代仲裁的中化是全新的事业,因此,在寻求符合国情,适合后现代仲裁中国化的方向、路子、步骤和基本方法方面,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的“战略战术”:一是推行仲裁法律制度是根本,融入市场经济是关键;二是提高民商事合同仲裁条款的规范率、仲裁机构约定率;三是仲裁案件的快速结案率、民商事纠纷的自愿和解调解率、仲裁裁决的自动履行率;四是广泛吸收市场经济的专家参加仲裁工作,坚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解决市场经济的纠纷;五是树立正确的仲裁理念,变对抗为协商等。这些规律性认识和经验总结大大促进了后现代仲裁的中国化进程。

  2、仲裁服务市场的中国化

  《仲裁法》的实施,不仅确立后现代仲裁在中国的法律地位,同时也构建了中国仲裁服务市场。作为世界仲裁服务市场的一部分,中国仲裁服务市场拥有后现代仲裁的特质,具有仲裁服务已成为商品;市场主体明确;市场规则体系确立;市场服务功能初显;市场统一开放;政府宏观调控、法院具体支持与监督等特征。

  185家仲裁机构,3万多名仲裁员、十年受理案件14万多件、争议额达2300多亿元的骄人业绩,令世人惊叹,使同行刮目相看。近年来许多国家的仲裁同仁频繁来访,世界仲裁大会在中国召开,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世界对中国的仲裁服务市场的极大关注。中国仲裁的崛起和快速发展是后现代仲裁中国化成功的典范,必将对全球后现代仲裁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

  过去的十年,是后现代仲裁中国化的制度生成阶段,成绩显著。但也存在着阻碍后现代仲裁中国化继续深入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仲裁制度推行机制市场化程度不高;仲裁机构体制行政化色彩浓重,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不够:机构建设不科学、不规范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仲裁服务市场经济作用的发挥。通过“三化”解决上述问题是“二次创业”的目标所在。

  1、仲裁发展机制市场化

  后现代仲裁是经济高度市场化的产物,其存在和发展均离不开市场。具体表现在:(1)后现代仲裁是特殊的市场服务,解决的是市场产生的纠纷,仲裁的消费主体和提供仲裁的主体均为市场主体;(2)仲裁服务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也受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和按比例发展规律等市场规律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发展我国仲裁事业、实现后现代仲裁的中国化,必建立相应的市场机制,牢固树立市场理念,自觉了解市场、融入市场,遵循市场规律,采用市场经济通行的办法来加强仲裁的宣传与推广,特别是学会营销仲裁,注重仲裁服务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物理特征策略、流程和人员策略等。

  2、仲裁工作体制的社会化、专业化

  独立性和专业性是后现代仲裁的显著特点,这一特点为仲裁的公正和及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仲裁法》明确规定了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应有不少于2/3的法律和经济贸易的专家组成;还规定了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构没有隶属关系。因此,要实现后现代仲裁的中国化,就必须在适当的时期实现体制专业化、专职化,在理顺人事及机构体制关系同时,还要理顺财务隶属关系,改变目前多数仲裁机构既自收自支、又收支两条线管理的不合理现状,使仲裁工作的体制符合后现代仲裁社会化、独立化、专业化的要求。使仲裁委及其办事机构真正成为能够独立承担民事法律责任行为主体———特殊的市场主体。

  3、仲裁机构的规范化

  相对于临时仲裁而言,机构仲裁具有稳定性、规范性、专业性,仲裁员的产生方便,仲裁程序规则明确等优点,因此,机构仲裁已成为后现代仲裁的主要方式和标志之一,《仲裁法》确立了这一方式,使中国成为只有机构仲裁的国家之一。

  (三)

  十年来,我国仲裁机构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已有185家之多。但仲裁机构管理上存在的行政化、诉讼化倾向;以仲裁机构为中心而不是以当事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严重影响了仲裁特色的发挥和仲裁服务质量的提高。因此,无论是解决相对滞后社会仲裁意识,还是解决初始的仲裁工作水平等问题,最终都必须通过加强仲裁机构的市场化建设,特别是通过加强仲裁服务质量管理来实现。采用ISO9001实现我国机构仲裁全面质量管理,是后现代仲裁中国化的客观要求,对我国仲裁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ISO9001在仲裁服务质量管理中的适宜性

  ISO9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

  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于1978年颁布的第一套管理性质的国际标准,称为ISO9000系列标准。ISO9001标准是其中之一,核心思想是实施文件化的质量体系;控制所有过程的质量;预防为主和持续的质量改进。

  ISO9000系列标准作为人类科学管理经验的结晶、第一个成文的管理标准,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并被不断充实、完善,扩大运用到服务业,以及政府行政管理等多个领域,国内已有个别检察院率先采用了这一管理标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仲裁机构在服务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虽有其独特性,但作为一个独立面向市场、面临当事人选择、面对同行竞争的市场服务组织,也需要借鉴ISO9001标准先进、科学、规范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建立和明确包括仲裁服务、质量、标准、系统控制等服务管理概念,树立以当事人为中心;发挥管理者作用;全员参与;采用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坚持持续改进;基于事实决策和建立互利的供方关系等管理思想和理念,将目前我国仲裁机构中出现的建章立制、设立专岗和专门审查部门严把受理关和裁决书质量关、仲裁员培训专业化、公开承诺仲裁机构服务标准、机构内设专业研究所、开发应用计算机网络办案系统等一系列旨在提高仲裁服务质量、增强机构综合竞争力的探索纳入现代管理体系中,变发散式的经验型质量管理模式为系统科学的管理模式,提升我国仲裁机构服务质量。

  2、仲裁服务质量管理引入ISO9001的意义

  ISO9001标准具有通用性,正确引进的意义体现在:

  (1)提升仲裁机构的市场形象,为营销仲裁创造条件。当事人自由选择或者由合同双方约定选择仲裁服务时,规范、科学的管理和机构良好的形象会给当事人很大的信心和影响,赢得当事人信任和选择。

  (2)规范机构业务运作,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使仲裁服务有据可依。

  (3)建立合理的沟通机制,使沟通畅顺,从而减少由于沟通不当造成仲裁服务失误。

  (4)进行系统、客观的仲裁服务评价。

  (5)有效降低仲裁服务成本,规避机构运作风险。

  (6)树立行业典型和样板。

  3、采用ISO9001实现我国机构仲裁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和条件已基本具备

  首先,实现我国仲裁机构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机构仲裁服务质量已成各仲裁机构共识。

  其次,《仲裁法》实施近十年,仲裁服务机构已达185个,拥有一定实力的仲裁机构为数不少,一些仲裁机构还建立了局域网、数据库,网上办案系统也已投入使用。

  第三,有一支3万多名仲裁员和2千多名仲裁机构工作人员组成的高素质管理队伍,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仲裁质量保证和机构管理经验。

  第四,有法定统一的机构仲裁服务标准和各机构仲裁依法制定的仲裁服务标准体系。

  第五,在标准引进方面,我国已有一批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质量管理咨询认证机构,可以为仲裁机构有效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咨询保障。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虽然采用ISO9001实现我国机构仲裁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和条件已基本具备,但实施起来仍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对于中小仲裁机构而言,汲取思想精华,并根据实际情况分步骤、有针对性的采用或借鉴尤为重要。

  总之,建立和明确包括后现代仲裁、仲裁服务、质量、标准、管理等概念体系,把握后现代仲裁的本质,采用ISO9001实现我国机构仲裁的全面质量管理,符合我国仲裁事业“二次创业”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我们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仲裁机构建设,理顺仲裁机构体制,完善仲裁服务市场,发挥仲裁服务市场经济、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作用。加快后现代仲裁中国化的进程,推动我国仲裁事业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奚天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