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砸碑思考)“百姓的口碑”最值得珍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08:21 新华网

  “政绩碑”是立还是废,都是针对有形之碑,而真正能流芳百世的,还是百姓的口碑———正所谓“金碑银碑不如百姓的口碑”。当所有的喧嚣过后,尘埃落定,最可能被历史铭记的,终究是那些利国利民、顺民心、济苍生的人和事四川剑阁砸掉上百块“政绩碑”一事,引来各方不同角度的关注。有评论认为“这一举动值得肯定,但也应该认识到,砸掉政绩碑只是破题,只是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第一步。”也有评论认为,“原有的碑只要不碍事,留着也算历史见证”,“正确的政绩观不是砸别人的‘政绩碑’砸出来的。不砸那些

碑,多给百姓办点好事、实事,照样可以在百姓心中树‘碑’”。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近年来,四川省剑阁县不少行业、机关部门建一个项目,就要立一块碑,“表示重视和展示领导的政绩和形象”。剑阁县日前组织路政执法人员依法砸掉了竖立在本县境内干线公路侧的100多块所谓的“政绩碑”、“形象碑”、“功德碑”。

  新华社11月22日的报道说,砸碑是根据有关公路法规规定,在公路两侧,除交通标志设置外,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设置其它标志进行的。虽然有关方面对砸碑行为刻意低调,拿出个维护交通安全的理由,但砸碑的社会效果显然不止“交通安全”。立碑、砸碑所体现出的当地官员、百姓心态,可谓耐人寻味。

  现在的官员大多很在意自己的政绩。政绩有实有虚,有外人易见到的,有不易被人注意的。如果要让政绩显亮起来,立碑树传即是立竿见影的一招。一些地方,“政绩碑”、“功德碑”、“形象碑”成了蔚为壮观的“风景”。什么“计划生育三结合示范村”、“培植养猪大户”、“黄羊养殖基地”,都是“政绩”,都要树碑以传后世。如果统计一下各地“政绩碑”、“形象碑”,恐怕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尽管碑的形式五花八门,但其内容多与政府的工作分不开,与领导的“功绩”分不开,与地区的“形象”分不开。

  其实,古人早有树碑立传的传统,有些流传下的“功德碑”业已成为珍贵文物。一概否定这样的“功德碑”,似有不妥。如果那碑上记载的确是造福百姓的功绩,自然得到世代百姓的称颂,赢得世代百姓的敬意。如果那碑上记载的事实在不值一提,为某人歌功颂德的吹捧多,而益民为民的成分少,且劳民伤财,那么,这样的“功德碑”生命期大多有限。

  时下,某些地方“政绩碑”大有泛滥之势。一些人热衷于立碑,而不少百姓的反感情绪日重,甚至有些“政绩碑”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政绩”宣示功效,反而成为人们讽刺个别官员的口实。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砸掉“政绩碑”的举动,给某些惯于“作秀”者浇了盆凉水,有望消除一些干部的浮躁心态,砸掉一些人与百姓的心理隔阂,激励更多人踏踏实实为百姓谋福利。

  当然,仅仅一个砸碑行动是不够的。如果有关方面把砸碑行动和具体的为民服务行动结合起来,那么,这将可能是当地官员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的一个突破口。

  归根到底,“政绩碑”是立还是废,都是针对有形之碑,而真正能流芳百世的,还是百姓的口碑———正所谓“金碑银碑不如百姓的口碑”。当所有的喧嚣过后,尘埃落定,最可能被历史铭记的,终究是那些利国利民、顺民心、济苍生的人和事。 本报评论员郭振纲

  (来源:工人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