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通力电梯百年创新不辍(自主创新在国外系列报道之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09:45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驻瑞典记者刘仲华

  从1889年电动机驱动的电梯问世以来,电梯产业走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这么长的历史,它也许该属于“夕阳产业”了吧,然而,芬兰通力电梯公司告诉我们的却是另一个故事。

  11月7日,通力公司总裁马蒂·阿拉乌达在赫尔辛基向来访的记者表示,对于崇尚技术创新的通力来说,伴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梯业正焕发出新的活力,发展前景令人振奋。总部位于芬兰的通力公司目前是全球第四大电梯和自动扶梯企业。它在全球40多个国家设有800多个营运机构,每年生产约2.5万部电梯和自动扶梯,并为50多万部电梯和自动扶梯以及20多万部自动门提供维修保养服务。看着阿拉乌达总裁展示的一幅幅照片和一组组数字,听着他描绘作为“建筑业心脏”的电梯业未来发展的蓝图,可以了解科技创新怎样使一个近百年老产业再次变成“朝阳产业”。

  1910年,通力公司在芬兰成立。相对而言,芬兰国家不大,市场有限,通力如何跟美国、德国的那些电梯公司竞争呢?它的诀窍就是自主创新。

  通力在科技创新方面主要有两个特点:开放性思路和超前思维。开放性思路是指有兼容并包、紧跟业界潮流的胸襟和视野。通力在芬兰、意大利、德国、印度和美国都设立了研发中心,不但因地制宜地为当地市场开发电梯和自动扶梯,而且研究新的维护和服务方案。从研发投资来看,通力的投入在业界也处于领先地位。2004年,研发经费相当于净销售额的1.4%。开放性还意味着不能闭门造车,要贴近市场和贴近消费者。“我们创新的动力,来自对消费者和用户需求的理解。”

  有耕耘就有收获。迄今为止,通力已在全球申请注册了2300项与电梯相关的发明专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无机房电梯系统和碟式马达曳引技术。传统上,每个配有电梯的楼房都要在楼顶设置专用机房,配合电梯通道使用,这不但占用了很多建筑空间,影响了楼房的美观,而且也为电梯维修增加了难度。1996年,通力公司研制出无机房电梯系统,把电梯曳引系统直接安装在井道中,从而省去了机房。这一系统的诞生被视为第一部安全电梯问世以来最有意义、最成功的技术创新。它的出现使整个电梯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立即成为业界的行业标准,通力也因之获得了许多创新大奖。无机房电梯系统使安装成本降低了25%,原材料的使用减少了30%,用户全年电力消耗下降了50%。市场对它的认可从销售数字中可见一斑:到今年4月,该系统销售量已达10万部。

  通力创新理念的另一个特点是超前思维。哈卡拉先生介绍说,他所在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预测电梯业的未来,包括研究市场的变化规律,研究城市化、老龄化和环保需求对电梯业的影响,等等。随着电信科技的发展,未来的电梯智能化程度将越来越高。技术人员对电梯的维护,可以通过传感器遥控进行。对乘坐电梯用户的管理将从零乱型向秩序型转化,即面对众多需要到不同楼层去的乘客,智能电梯可以即时提供一套最有效率的运行方案,以减少乘客等候时间和楼层停靠次数等。

  通力的高瞻远瞩也体现在对开拓中国市场的重视上。20世纪90年代初,通力公司就认识到进军中国市场对其在全球竞争中的重要意义。1998年,该公司投资5800万美元在江苏昆山建立了中国通力电梯公司,并在几年内成为中国最大的无机房电梯和无齿轮电梯制造商。通力更荣幸地成为正在兴建中的中国大剧院和首都机场扩建工程的电梯供货商,仅后一项的合同金额就超过1000万欧元。

  (本报斯德哥尔摩电)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29日第七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