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建设新农村说到咱心坎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09:46 人民网-人民日报

  

建设新农村说到咱心坎上

  济南市历城区孙村镇孙村孙承来

  “富裕文明两样都要”

  本报记者何勇

  济南市历城区孙村镇孙村党总支书记孙承来,从1975年就开始担任村支部书记,“村官”一直当了30年。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他有独特的体会。他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是个富裕文明和谐的农村。具体来说,就是民富,农村人和城里人收入差距非常小;风正,村风民风淳朴友善,邻里关系和睦;百姓气顺,劲往一块使。当然这些,必须都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才能够实现。

  孙承来觉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问题还是在农民。要充分保证老百姓的利益,受教育、文化娱乐、医疗和基本的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权益。首先是要想办法尽快让农民富裕起来。“天下和静在民富”,可喜的是,20多年来,为了让老百姓富裕起来,国家想了很多办法。作为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也要尽力帮助村民富起来。

  孙承来把自己的这些想法落实到了具体工作中。孙村积极搞活民营经济,帮助村民发展建筑、运输、各类加工企业,使村民致富。村集体积累了一定收入,尽可能让村民享受各方面的福利待遇。村民吃水、村道路硬化、文化建设广场、图书室建设、小学、幼儿园,村民都不用掏一分钱。

  孙承来认为,低头拉车不看路是不行的,建设新农村,不管是带领群众富裕,还是倡导好的村风民风,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孙村特别注重民风培养,村里不定期评“文明家庭”、“好儿媳妇”;每逢教师节、儿童节、重阳节等节假日,村里都要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庆祝,对村民进行慰问,倡导一种尊老爱幼、重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村两委通过这些有效的方式,把人心聚起来,像一个大家庭。

  孙承来还告诉记者,新农村里的新农民,应该具备一点现代科学知识和素养,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漫长,但很必要。

  专家点评:在东部沿海地区搞新农村建设需要注意几点:第一,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标准要求较高,他们向往城市那样的生活标准和福利待遇;第二,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既要帮助村民培育发家致富的产业,也要为农民搞好路、电、水、气、文化教育以及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育新农民,这在短期内是很难完成的。

  本版点评专家:马晓河(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沈阳市新城子区曙光村朴仁淑

  “合作社里新农民”

  徐元锋王兴华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啥模样?早就听说新城子区尹家乡曙光朝鲜族村建设得不错,是沈阳市“村屯环境整治示范村”。日前,记者特意前往探个虚实,向村干部们“取经”。

  了解记者的来意后,被评为“沈阳市百强村优秀党支部书记”的村党支部书记朴仁淑说先领记者参观参观,“对咱这个‘新农村’有个感性认识”。站在村口远望:一条笔直的柏油路穿村而过,两侧青翠嫩绿的球状似桧柏和枝叶张扬的龙爪槐一高一矮,错落有致;村中“翻身河”上8座形状各异的小桥飞架;入夜,红色的仿古围墙,在路灯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漂亮。今年56岁的村委会主任尹东铁介绍说:“6年前,村里都是土路,出门‘晴天灰满面,雨天两脚泥’。村路两边杂草丛生,垃圾、灰堆、粪便到处都是,村里臭气熏天,蚊蝇扑脸。”

  记者被带到一座漂亮的粉红色的二层小楼前,这就是村里投资23万元新建的村部———一块由区委、区政府授予的“文明单位”牌匾格外显眼。在老年活动室内,一面鲜艳的锦旗上写着:“沈阳市第十届朝鲜族民俗节老年组第四名”,可见曙光村的阿爸基、阿妈妮的水平不一般。刚刚从村浴室出来、村里有名的文体活动骨干姜顺梅自豪地说:“你们城里的花园确实好,但这真山真水、新鲜空气你们城里人可见不到。”

  曙光村有40多人在韩国打工,他们每年往家里汇款大概有百万元以上,全村人均收入目前已达5750元。但朴书记总觉得她们村还够不上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她心目中的新农村还要加上“几个新”,首先是“新产业”、“新组织”。“新产业”是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只有发展富民产业,才能杜绝“驴粪蛋擦粉——表面光”;“新产业”离不开“新组织”,有了合作制、股份制等新型农业组织,卖个瓜果梨桃就不愁销路,还方便了发展深加工,这样“新产业”就壮大了。

  新产业、新组织,靠的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农民”。必须教育、培养既文明守法,又有专业技能的新型农民。

  专家点评:曙光村农民收入真高,是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1.96倍;曙光村农民家电拥有量真多,家家户户都有电视、电话、手机、洗衣机;曙光村的环境真美,路直树绿青青翠,新村环境惹人醉;曙光村的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解释真好,用“新产业、新组织、新农民、新风尚”系统地绘制出了他们心中的蓝图。

  广西大苗山融水苗族自治县是高寒山区,人们大多保持着传统的生产模式:种植传统糯谷,在田里放养禾花鱼。每到收获季节稻香鱼肥,人们在梯田里剪禾捉鱼,其乐融融。上图为该县安太乡小桑村一位苗族姑娘在剪禾。

  龙涛摄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29日第十五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