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曾护理过首例艾滋病患者的护士细述自己“从怕到不怕”的转变史“7个月大的小病号我常常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09:50 上海青年报

  本报的连续报道引起了一名老医护人员的重视和关注。她叫李琳(化名),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原上海市传染病医院)工作了16年,现在是一名护士长,先后参与护理过上海市第一例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经历了从怕到不怕的心理转变。我希望通过你们报纸传递给同行和护工们一句心声:“艾滋病,其实真的并不可怕。伸出你的手,尽可能多的给他们一点爱。”

  李琳告诉记者,其实艾滋病人最怕的就是受到歧视。不少病人会特意关照医护人员,不要向家属透露其病情。医院里,大家从不主动提起“艾滋病”这个词。在诊断上,为了保护病人的隐私,医生一般不会写“HIV”,多数时候写的仅是并发症。就怕一个不小心泄露了病人的“底细”,为其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本版撰文记者范彦萍

  首次护理患者:反复洗手擦了十来遍肥皂

  李琳是1989年从闸北卫校毕业的,一毕业她就自愿来到传染病医院上班。当年之所以选择此地仅仅是想找一家工作不特别忙的单位。

  有一天,位于6楼的多病种病房接到公安部门的电话,称将送来一名HIV携带者。当时这样的事还属“新生事物”,医院里顿时热闹得像炸开了锅。“怎么会有这种病?那人是怎么传染上的?”同事们议论纷纷,李琳也十分得好奇。

  很快,HIV携带者被安排进了一个单间病房。透过围观的人群,李琳看到患者是一名年轻漂亮的约摸20来岁的女子。

  接下来的日子里,轮到李琳值班时,她总会跑到病房,喊那女子的名字。推开门上的小木窗,将药放在窗台上。“当时蛮怕的,我们没事不会进那个房间。”李琳说。

  为了防止女子逃逸,其所住的病房被安上了两扇铁门,牢牢锁上。每次查房时,大家就穿上隔离衣,全副武装地入内,完事后马上出来。

  “这个女孩其实和常人无异,医生给她开的药也都是维生素C之类的。由于没有发病,她很快就出院了。当时我们整天盼着的是那女子快点出院。”说到这里,李琳显得有些感慨,“那会儿,如果大家清楚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就不会如此恐惧了。”

  在上世纪80年代末,医院收到了第一例真正意义上的艾滋病病人。“他是躺在平车上被送进来的,进医院时已病发。”毕竟是第一次直接面对艾滋病患者,工作人员们都严阵以待。

  每个值班的医护人员都要轮番与这名病人打交道。刚开始,遇到李琳护理时,她心中念叨的只是“快点结束,早点走人”。李琳记得有一次打针时,她实在找不到患者的静脉,只能脱掉手套,用手来摸寻静脉,第一次用手直接接触病人的皮肤,她的手紧张得直发抖。问起当时的感受,李琳坦言:“觉得很不舒服,感觉碰一下,就会被传染上。”事后,她反复地洗手,擦了十来次肥皂,洗掉,再擦。现在回忆起来,她觉得很可笑。

  如今面对小病号:毫不忌讳抢着抱

  为了和这位老资格的医护人员相见,记者依约来到了李琳所在的单位。记者走进病房,此刻李琳正和病人说话。看着眼前这个身材小小的女子,记者问出的第一句话便是:“每日每夜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你怕不怕?”“我们天天和他们打交道,都习惯了。”李琳轻轻地回答道。

  自从收治了第一例艾滋病人后,医院就组织大家学习相关知识,补上了艾滋病防护这一课。在艾滋病还是个“新鲜事”的那些年,护工对这类病人恐惧甚深,医院里没有护工,李琳和她的同事就做起了护工。李琳告诉记者,她接触病人的次数越多,看待他们的眼神就越来越平和。艾滋病人不发病时,和常人无异。渐渐地,她习惯了和他们打交道,熟门熟路地为他们换盐水瓶、送饭送药。

  谈了不一会儿,查房的时间到了。李琳迅速戴上口罩,麻利地做着准备。见记者有些紧张,她笑了笑,“我这可不是怕被传染,而是因为艾滋病人免疫功能弱,戴上口罩能防止将细菌传给他们。”

  “其实他们没那么可怕,真的。”李琳说,“我们这里有个才7个月大的小病号,脸很瘦很瘦。你看着他时,他也看看你,不声不响的。医院里,我们常常都抢着抱这个小病号,没有人将它与艾滋病人联系在一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