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出现不平衡 童书:谁能PK哈利·波特?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11:29 新华网 |
编者按:“哈六”一出,在以它为代表的西方魔幻风的围剿下,国内儿童文学似乎花果飘零。虽然前有“马小跳”系列引领童书排行榜大半年之久,但评论人士认为,杨红樱校园文学只算获得了商业成功,而非儿童文学主流。 究竟什么是儿童文学新主流阅读?不久前,《青铜葵花》持续热销,中少社《儿童文学》典藏书库更是在无炒作情况下热销百万册。这似乎为儿童文学主流阅读提供了另一种可 能的趋势。诸多知名儿童文学评论家、作家、出版者和阅读推广人从各自角度,就“什么是新主流阅读”、“新主流图书应具备什么样的品质”、“中国的儿童文学,原创儿童文学将如何发展”,以及国内儿童文学创作、阅读、推广、出版等环节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和探讨。本报撷其精华,以飨读者。 儿童需要阅读教育 金波(儿童文学作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最近,除了语文的教学改革之外,在我们国家,推广阅读这个工作已经慢慢地被重视起来,这将对我们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目前的创作出版呈现出一种多元化格局,这种格局必然会带来阅读方面的多元化,这是社会变革时期的必然现象。现在孩子们手中的书五花八门,他们的阅读有一种完全是自发的、自然的状态,有一种是被引导的状态。如果儿童的阅读大部分是自然生态,从趣味出发的阅读,纯正的审美趣味很难自发产生。我认为真正的阅读教育,要培养他们纯正的审美趣味,这种趣味是很难自发产生的。它需要引导,所以需要阅读教育。这一两年来,教育界特别是小学教育界,有不少有敬业精神、富有才干的老师,在他们的课堂中担当起了阅读教育的重担。他们在严谨的选材中,利用优秀的儿童文学资源,向学生们实施了以审美为重要内容的阅读教育。我相信这种阅读教育必然会培养起孩子们纯正的文学趣味,必然会促进主流阅读趋势的形成,必然会带动本土原创文学的繁荣。 儿童文学作家不要沦为多产写手 樊发稼(儿童文学评论家,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儿童文学创作是一种精细的创造性劳动,对一个严肃的创作者来说,作品不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一定要有精品意识,要厚积薄发,要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心、恒心和甘于寂寞之心。创作必须精益求精。据说有作家一年出版六七部长篇。有人给算了一下,这个作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平均每天至少要写五千字不堪设想我认为这是不正常的。儿童文学好像还没有如此惊人的多产写手,但也有一些作家,作品数量相当多,多得令我感到忧虑。对此我不想多加评说。我只是恳切地希望他们记住一句话:宁可少些,但要好些。作品一定要以质量取胜。写得太多,写得太容易,难免泥沙俱下,难保质量。儿童文学事业是神圣的事业,儿童文学作家面对横流的物欲和金钱的诱惑,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写儿童文学书的人,关注市场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但不可无原则地迎合市场,更不可以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谁在轻贱儿童文学 张之路(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我想谈谈当前我对阅读现象的认识。从去年、前年开始,有些书有一定的书写质量,再加上商业运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效益。可以看到的是,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的儿童文学市场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过去了,作家在出版社怂恿和读者欢迎的态势下,纷纷走出去进行签售活动。这种签售活动,作家非常辛苦也取得了很多的成绩。我怀疑到明年下半年之前,会不会全国的作家都纷纷走出书斋,我还担忧将来作家会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写作,三门之二的时间推广营销,或者用十分之九的时间推广营销,十分之一的时间写作。一个作品质量不是很好、名气不一定大的作者,只要出版社愿意包装、新华书店愿意配合,签售的书不见得比我们最优秀的作家少10本以上。 还有一点是各地的图书组织纷纷成立——读书会向孩子们推荐好书。首先要承认的是,这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书送到孩子们手里就是进步。但我分析,组建读书会有两部分人,或者有两种心态。一种心态或者人就是像王林、阿甲这样的人,我对他们很了解,我知道他们的心态和他们的实践,我得出了对他们人品的认识——他们可能就属于志愿者和义工的性质。但是同时有另外一部分人是抱着出售图书以达到营利目的的心态。在当前这样的商品大潮的社会里,以营利为目的的做法跟让孩子们读好书的目的肯定会形成冲击。冲击到最后,肯定就变成盈利占首位,挣钱的目的大过于让孩子们读到好书。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是说希望大伙儿都是义务劳动,但是要看怎么拿捏这个分寸,怎样让读书活动在各地健康地展开。还有一点,我们的读书活动应该有一个全国性的图书推荐组织。比如台湾就有这样的组织,每年会把台湾各个出版社出的书,包括引进的,包括不同门类的,如科技、故事、文学的图书综合起来,找5个评委每月评选一次,年度再进行总评选,同时在大约7家都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刊物上刊登。我觉得这件事做起来比评奖的效果更大。 第二个大问题,刚才听到我们的媒体来的非常多。我特别想对一些媒体把我的渴望说一说。一个是当前对儿童文学的评价标准,我希望媒体注意一个问题,举个例子,有三部电影作品,一部是《哈利·波特》,还有一部是《天堂里的孩子》、还有一个《放牛班的春天》。大家都会看到《哈利·波特》一集、二集、三集、四集都被引进来,但为什么《放牛班的春天》和《天堂里的孩子》这么优秀的作品就没有引进到中国让观众看看。主要原因是,《天堂里的孩子》(《小鞋子》)和《放牛班的春天》不具有商业性,在市场上走不动,于是中国电影发行公司就不买这部片子,频频引进《哈利·波特》。其实,《哈利·波特》它已经完完全全是以儿童为主人公的商业电影。我们在评价的时候千万不要一概而论,《哈利·波特》被引进就是因为它的质量好,而《天堂里的孩子》不被引进就是因为它的质量不好,事实上,后者的艺术水准往往要超过前者。所以,媒体评价时要有一个分类标准,刚才说的几部作品是不能在同一个平台上评论的。 尽管我们的媒体非常前卫,但是对儿童文学的评论非常滞后,而且对儿童文学的历史不是太了解。我经常看到“六·一”的时候媒体对一些儿童文学作品的评价。这些评价从语气到内容全都是一样的,都是负面的评价。事实上,这些年来,儿童文学的进步是相当大的,我们的媒体包括社会却都没有看到。有一位英国的儿童文学专家在一次公开会议上说,中国的儿童文学为什么不能跟《哈利·波特》比,就是因为中国的儿童文学充满了说教如何如何。我说你刚才的箭射的不对,靶子已经离开了,这种情况在当前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根本没有存在。他会后和我交流的时候承认,当下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他一本没读过。 第二,我希望我们媒体经常听到不同的声音。我说不同的声音是有针对性的,现在哪位评论家和作家性格比较活跃,媒体认识了他,他也认识了媒体,我们有时候会经常听到他的声音,我们突然感到这样一种像“混混级”的人物他的观点就成为了主流的观点。所以我特别渴望媒体经常听到不同的声音。 杨红樱应不应该郁闷? 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有些人批评杨红樱,说她的作品格调不高,小孩读她的作品长大,后果令人担忧。但是,我认为,当下阅读生态的失衡,责任不在杨红樱身上。作为一个写作者,她完全有权利进行这种形态的写作。我觉得需要检讨的不该是杨红樱,而应该是整个社会。当下青少年阅读生态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失衡,不仅仅是杨红樱的作品占领甚至充斥着中小书店,更因为一种社会思潮导致了当下出版与阅读的偏颇。关于杨红樱的创作,我想表达两点意思,第一,她的创作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一个作家有权力这样理解和处理生活,有权力进行这样的表述,这种形态是无可非议的。第二,我们应该借鉴杨红樱推广运作的方式,坐在家中等待作品自动流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杨红樱的今天是她的劳动所得。如何使失衡的阅读得以平衡?做这件事的大概不是杨红樱,而是我们,阅读的多元化生态可能要靠我们大家。 但是,儿童文学存在的依据还是文学性。有人分析说我以前写的《草房子》、《红瓦》、《根鸟》等,是废名、沈从文谱系中的纯文学,而不是儿童文学,并推断出我将背弃儿童文学。但是,我想告诉他们,儿童文学虽然有时候局限了我,但是所给予我的比我失去的要多得多,我永远亲近儿童文学,尽管有时我可能要超越儿童领域。对于儿童文学有很多的误解,比如“由于一些儿童文学作品采取降低智力水平的做法来迎合读者,从而导致了这些作品毫无价值可言。”“长期以来,儿童文学一直是单独作为某种书写形态的出现,而未被纳入文学的正室。”等都是事实,那么我想这是为什么?除了偏见、无知之外,中国的儿童文学是不是也有需要反省的地方?按理说,文学与门类无关。《夏洛的网》是写在文学史上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辛格的《山羊兹拉特》等一批作品,在我看来,都可划归为儿童文学。如果儿童文学需要反省的话,我认为应该反省我们作品的文学性。我们有些作品的文学性是令人怀疑的。一篇作品的文学性是它存在的依据,有些时候甚至是唯一的依据。这些年,大家把刚刚找回的一点文学性淡忘了。 儿童文学走进中小学语文教育 王泉根(儿童文学理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我们的素质教育进行到今天,下一步应该呼唤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正是我们要创造的新主流的文学阅读。我们国家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倡导了10多年了。今天素质教育的情况到底如何?恐怕现在社会上对教育界的意见是最大的。我对素质教育有自己的看法。当然素质教育非常重要,但是以前的素质教育更强调形式、强调实用、强调操作,活动很多,表面很热闹,但是我认为素质教育里面缺少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如何使我们的学生安静下来,真正形成素质,获得深入人性的东西,关键的就是文学教育。 我经常和学生们说,一个爱看童话的孩子绝对不会变坏。反过来说,很多走上犯罪道路或者有犯罪倾向的青少年都与他长时期沉溺于充满暴力的、贫庸的、低下的读物、网络阅读有大关系。我们今天更加要强调审美教育、文学教育。我自己的直觉告诉我,文学教育的时代正在到来。价值多元的浮躁时代,读者需要寻找一种稳定性的东西。这个时代当中,像儿童文学典藏的新主流的东西出来,切合了我们社会阅读的需要。 儿童文学出版出现不平衡 白冰(儿童文学作家,接力出版社总编辑,资深出版人)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有平衡也有不平衡,但总而言之是良性的,在这点上必须肯定。 可以看到的是,从市场占有率和出书品种来看,儿童文学经典作品特别少,时尚读物非常多。当然现在并不是说光把经典给孩子就行了,要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满足多方需求。时尚的读物对孩子也会有有益的引导,首先要让孩子们爱读书。但要强调主流阅读,推进经典作品。 儿童文学在题材上也出现了不平衡。儿童文学中,长篇小说、长篇童话和低幼文学非常多,但是寓言、儿童诗歌和散文,尤其是儿童影视剧的创作和出版非常薄弱。 可以看到的是,大多数的儿童文学作品反映的都是都市生活,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非常少,或者是反映弱势群体的小说特别少,比如说流浪儿童的生活等等。这些孩子的生活没有人反映。所这是儿童文学体裁上的不平衡。 儿童文学出版者和创作者们还应该针对儿童文学不同年龄层的阶段的作品进行拓展。现在0-7岁的,13-18岁的作品非常非常多,就是7-13岁这个年龄段的图书和文学作品非常少。杨红樱的作品之所以畅销,除了她的作品本身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外,另外一个原因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市场空白地带。 我们忧虑的还有,知名作家和新作家的作品的出版数量不平衡。新作家虽然作品写得不错,因为知名度不够,出版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难的。 怎样促进儿童文学的平衡发展呢?首先在选题的整体结构上,出版社应该注意经典读物和时尚读物的出版比例的平衡。对于一个出版社来讲,真正的良性的生产结构应该是“金字塔”,经典作品、长销书应该是底座,畅销书是塔尖。 但要注意的是,出版社在出经典作品时要增加时尚的包装和作品的附加价值。现在很多经典精品,包括国外的经典作品是完全可以做的,但如果还是老面孔,老版式来出,现代的小读者不会喜欢。 解决儿童文学题材上的不平衡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文学作品数量的不平衡问题,需要少儿社自己有一个清晰的产品线规划,这样对儿童文学弱项的出版会起到作用。比如在四年之前,原创作品不太景气,因为大家觉得引进国外畅销图书国内也好运作,方便畅销,因为编辑也要考核业绩,所以更多的精力都在出引进版。但如果出版社规定,做了原创图书以后可以提纯利的12%,比引进图书多提5个百分点,那么编辑的积极性就来了。 最关键的我觉得还是要做好经典读物的推广工作。我觉得所有的推广宣传工作不是作家的事,是出版社的事。营销方面是有一整个链条的,我们现在的儿童文学的作品的推广是链上做得不够。 儿童文学是一个母体,怎么样以多种媒介进行呈现是很重要的。《霹雳贝贝》、《草房子》,还有葛冰的《蓝皮鼠大脸猫》等等,首先从传播学的角度讲实现了垂直传播,才有可能实现经过层层读者的过滤和考验后成为积淀。 关注“人文主义写作” 谭旭东(儿童文学青年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 综观儿童文学写作,这些年出现的基本取向有五种:一是人文主义写作,二是地域性写作,三是时尚写作,四是商业写作,五是网络写作。虽然写作者有其自由选择权,但我认为“人文主义写作”应该是主流。所谓的“人文主义写作”,对儿童文学来说,即是“儿童本位”的艺术性写作,即作家真正关注儿童的生命状态,真正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并且能够从多种视角切入儿童的生命本质,从而以精美的文字呵护童心,捍卫童年。可以看到的是,在中青年作家中,相当一部分作家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他们沉潜于优美的文字世界,体现了年轻一代的艺术使命感和文化自觉意识,他们的创作很少跟着市场走,而是在对艺术做了深沉思考之后,细细打磨笔下的文字,然后再将作品推出。他们有的因为创作数量不多没有在市场上获得很大成功,且由于当下商业营销机制的投机性和急功近利性,他们也不可能获得商业包装和很好的市场声誉,但他们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对文学世界的敬畏感和尊严意识,以及力图建立起高蹈精神殿堂的“金字塔情结”,却值得特别嘉许。 在学校里进行的儿童文学推广 王林(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人,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 儿童文学应该是亲近文学,亲近阅读的。我们可以到小学的一年级看一下,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就是语文课,他们读课文的时候,摇头晃脑津津有味。为什么孩子年龄越大,阅读兴趣越下降,很大原因是我们的老师们视野不够宽阔,对孩子稚嫩的阅读兴趣保护不够。我认为:儿童的阅读是要成人来引导的。 我发现,和中小学的老师们谈儿童文学的时候,基本上在他们的知识系统当中没有儿童文学知识的积累,包括他们自己给孩子推荐作品的时候,总是推荐他们所认为的成人文学的经典,像《巴黎圣母院》、《鲁滨逊漂流记》等等。他们的知识系统里面没有儿童文学。因此,我在今年7月份在小学语文教育网上办了一个“萤火虫教师读书会”,每个月给老师推荐一本儿童文学作品,然后我们一起研读,读了之后写相关的教学设计和读后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儿童文学的阅读生态。浙江宁波有一个学校,周边有很多的小书摊,一种是卖练习题,一种是卖日本的口袋书。我们在学校里面进行阅读推广之后,书店总有孩子来问儿童文学图书,比如《草房子》等。慢慢的周边小书店进书的内容都得以改变了,这是我们做的自上而下的工作。 所以,对儿童阅读推广来说,我们这帮朋友都把自己定位成“行动者”,就是不抱怨,不等待,不冒进,也不着急,一步步做扎实。我们希望把本土作家的经典作品推荐给孩子们,我们觉得这样的作品是值得永远搁在书架,搁在学校的图书馆,或者是搁在书店的图书架上的。(来源:中华读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