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停水背后的中国工业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00:00 青年参考 | |
英国《金融时报》11月28日 原题:中国快速工业化损害环境 中国东北城市哈尔滨在停止供水5天后,于27日晚恢复供水。一宗工厂事故带来的化学污染风险导致停水,这起事故凸显中国快速工业化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哈尔滨市政府的环境官员27日表示,该市水源松花江的危险化学物含量已降至正常水平。但一位当地官员在电视上表示,由于水在管道内留存了4~5天,因此居民要等待进一步的通知,才能饮用自来水。 两周前,松花江上游距哈尔滨200公里处吉林市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导致100吨苯类和相关化合物流入松花江,由此引起哈尔滨的水污染危机。 尽管当时官方媒体报道了此次事故,但报道没有提到长达80公里的化学品污染带,哈尔滨市民只是在上周3才得到通知,这削弱了公众对当地政府的信心。据熟悉此次事故的化工业高管称,事故原因可能是操作管理不当,而不是设备出问题。 该化工厂是一家老厂,但发生爆炸的设备建成仅15个月,建设方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商中石油的一家下属企业。该设备用于生产硝基苯。 某化工公司的一位专家表示,事故直接原因是苯和硝酸在高温下发生化合反应的苯胺装置发生堵塞。他说,一个安全阀未能释放热量,很可能是管理失误的结果。 除了危及哈尔滨的供水,该事故还促使俄罗斯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哈尔滨近400万居民用水依靠松花江。哈巴罗夫斯克从阿穆尔河(即黑龙江)引水,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支流。 据中国国家电视台报道,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周六就此事向俄罗斯大使致歉,并向他简要通报了情况。 哈尔滨官员表示,化学污染带27日通过了该市,松花江中硝基苯浓度已被认为正常,该浓度曾比安全水平高30倍。松花江的水污染已被水库释放的水稀释,而军方也帮助加强了哈尔滨水厂的过滤系统。 尽管近日国家报纸强烈批评哈尔滨起初掩盖污染风险,但官方媒体27日称赞该市在处理断水事件时“沉着应对”。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