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平民的慈善力量(城市闲话)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01:28 人民网-华东新闻 |
上个周末,首届中华慈善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向全社会发出了支持慈善事业的强烈信号。当时,笔者正在家整理换季的衣物,清理出不少9成新的衣服,足有一大箱。想捐献,问了一下物业,说要自己找街道,或者联系其他组织,嫌麻烦,于是只好放弃。 不禁想起儿时住在大杂院的日子,那时候,院子里隔三岔五就会有农村来的“换鸡蛋的”,像样一点的衣服和皮鞋能从他们手中象征性地换回一两个鸡蛋。其实,这也是一种 慈善,双方各取所需,乐此不疲。现在,物资充沛了,市场繁荣了,城里人住进了高楼大厦,这种城市与农村的自然交流也见不到了。看看来自民政部的一组数字:我国每年需要救济的灾民有6000万人以上,需要社会提供帮助的60岁以上老人1.4亿,需要救助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7500多万,需要社会提供帮助的残疾人是6000万。 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的力量,其中民间的、平民的力量不可低估。民间慈善捐助不仅可以使一部分有困难的人得到帮助,分担一些社会责任,还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流通和利用。 2004年,南京共接收1810万元慈善捐款,其中95%来自平民百姓。上海12个区111个街道、镇已经建立的173个经常性社会捐助点,今年1至9月就募集衣物42.45万件,已有32万件经过清理、消毒、打包送往中西部地区。 新浪网曾开展慈善捐助调查,5189人面对“你经常参加哪些慈善活动”的问题,有45.4%的人选择“遇见求助就捐款”,有35.97%的人选择“购买福利彩票”,两项相加超过80%。可见,平民参与慈善事业的愿望很强烈,但形式还比较单一,随意性也很大。 人心总是向善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一点绵薄之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或是将自己用不到的东西,比如图书、衣物,捐给那些更需要的人,是绝大多数人非常愿意去做的事,也不需要任何回报。可是,为什么实际参与到慈善事业中的人还不多?可能还是渠道不畅、公信力不高的原因。新浪网的调查还有一个问题:“你对捐助物资的使用有什么要求”,有61.33%的人选择“账目透明公开”,35.34%的人选择“专款专用”,从中表现出人们对善款合理使用、信息公开的要求。 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慈善事业的基础薄弱,存在慈善文化建设、慈善组织建设和税收减免制度的三大缺失,慈善要成为一种常态,还任重道远。 要使慈善捐助常态化,需要规范的制度设计。首先,慈善组织必须是老百姓可信任的,要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和完善监督来杜绝公益腐败等现象的滋生。其次,捐助渠道要简单方便,要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不会因为嫌麻烦或路途远而放弃。三是信息公开,大众媒体和居民社区内可以定期公布慈善捐助双方的信息。另外,公益性组织也应该有规范的公示制度、财务公开、捐赠款物追踪等反馈。 当慈善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困难群体有了诉求的平台,人们也有了释放爱心的简单方法,这个世界会更加美好。 《华东新闻》(2005年11月30日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