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哈尔滨:如何应对“水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04:1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哈尔滨:如何应对“水危机”
11月28日,哈尔滨市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在展示安全饮用水的红、黄、绿三级警示预报图。

  张清云摄(新华社发)

  ■面对恐慌,最好的办法是说实话

  危机来临之初,哈尔滨市曾一度陷入慌乱之中。人们听到了“地震”和“水污染”的传言,却没有得到官方证实,传言越来越多。从11月20日中午起,有的市民开始贮存水和粮食;有人不顾夜间的严寒,在街上搭起了帐篷;部分市民及外地民工开始离开哈尔滨,导致公路、民航、铁路客流大增。

  21日中午,得知污染水团将于30小时内抵哈,危机已迫在眉睫,哈尔滨市政府向社会发布公告,全市停水4天,理由是“要对市政供水管网进行检修”。这显然无法让民众信服。结果,公告发布后,市民开始了大规模的抢购。

  当日午夜,省、市政府决定向媒体公布真相。22日凌晨,第二份公告发出,证实了上游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水污染的消息。为了方便居民储水,市政府在同日又发出了一个公告。针对一件事,两天发布3个市政府公告,哈尔滨史无前例。

  市民心里有了底,慌乱局面很快缓和下来。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4日起,每天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停水后的重要信息,让百姓在第一时间了解实情。省环保局也以每天两次的频率,通过媒体通报污染变化情况。不久,曾在一夜之间涨到全价的离哈机票重新恢复了打折,许多市民前来退票。

  ■稳定市场,才能稳定人心

  21日下午,记者在哈尔滨一些商店、超市看到,很多市民在争相抢购饮用水。在道里区麦德龙超市,摆放瓶装矿泉水的货架已是空空荡荡。售货员说,有的顾客甚至一次买了5000元的矿泉水。

  群众抢购商品、商贩哄抬物价,是危机时期常见的现象,也是加剧社会恐慌最具煽动力和破坏力的因素之一。数月前,遭受飓风袭击的美国南部几个城市就曾饱尝其害。

  为稳定市场,此次遭遇水危机的哈尔滨市政府采取了多种手段。

  21日市政府发布的第一份公告,就要求市内洗浴、洗车等高耗水行业从21日起停止用水。

  21日晚,市政府紧急通知附近的大型矿泉水、纯净水生产企业,把所有货物控制起来,连夜组织车辆运往哈尔滨。同时,向沈阳市政府紧急求援。第二天,沈阳的10车皮、1300吨矿泉水运抵哈尔滨。当天下午,全市多数超市和商场就结束了饮用水断货现象。

  市政府给6个受停水影响较大的区各拨出100万元价调资金,用于购进矿泉水,再以平价卖给市民,以引导市场价格。由物价、工商等部门组织多个联合检查组,对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的不法商贩进行集中打击。

  这些措施立竿见影。记者23日采访时发现,哈尔滨市饮用水等商品价格已基本回落到停水公告发布前的水平。

  ■抓住重点部位,才能把握城市命脉

  公共危机来临时,社会生产生活各个环节都会受影响。要想稳定社会,首先要确保关键部位不出问题———这是哈尔滨市政府此次应对危机最大的收获之一。

  在这个夜间最低气温已达零下10℃的北方城市,供热在一定程度上就相当于“保命”。哈尔滨供热面积有1.2亿平方米,停了水,如何保证供热不断档,不冻伤人,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考验。

  停水前,市政府要求各供热单位做好停水期间需要补水量的统计,将居民小区生活水箱、供热补水箱、软化水

  箱、消防水池等容器注满水,作为应急备水。为开辟新水源,全市918眼地下水井全部启动,并加速开凿新井。同时要求各大企业降低车间温度,先保居民,后保生产。在这些努力之下,4天来,尽管室内暖气温度略低于往常,哈尔滨仍不失为一个温暖的城市。

  学校和医院人员集中,市政府果断决定市属中小学全部放假,减轻供水压力。要求各大学多打自备水井,不够的用消防车、洒水车调水。对医院,从省消防支队调了30台消防车,由市里统一调度,专门保证全市200所医院用水不断档。

  停水前,市政府对卫生防疫工作进行了充分准备,专门就苯、硝基苯中毒救治问题请教了专家,组织15家医院建立起救助网络,并公布电话,随时接受群众咨询。停水期间,全市没有发生一起饮水和食物中毒事件。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1月30日第八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