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民意燎原下喜闻“打破公立医疗垄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04:27 时代商报

  民意燎原下,卫生部终于松口,好消息传来:卫生部部长高强透露,将继续深化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改变医疗服务基本由公立机构垄断的局面(详见本报2版)。

  看病有多难?要多难有多难。就在前几天,央视曝光了哈尔滨一家医院收了患者500多万看病的焦点事件,全国感慨者甚众。老百姓有多怕得病?老怕了。一项调查说,老百姓挣了点钱不敢花,其中主要原因里有一条,怕得病。得了小病还能咬牙,得了大病基本上就

离“返贫”不远了。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也认账:在群众有病时,有36%的人应就诊,但他们却选择了自我治疗;在城乡低收入人群中,有41%的人该住院,却选择了不住院;近4成的群众应到医院就诊而不去。究竟是什么阻止了群众享受正当的医疗,又是什么造就了医疗市场的怪现状?归根结底,是垄断医疗使百姓看病贵,看不起病。

  8年多来,我国连续16次降低药品价格,但百姓没感觉看病时有什么实惠,原因是平价药品在医院难觅踪迹。媒体没少报道在大医院,医生开处方的时候多是龙飞凤舞的天书或者干脆使用“密电码”,医生怕啥呀,就怕患者看明白了然后去社会药房买药少赚钱。藏着掖着的不是什么好东西,只因为市场不透明。

  公立医院在收费高昂的情况下,还被“热捧”着,心怀忐忑的患者和家属,陪上笑脸不说,还要半明半暗地递上红包,生怕人家不卖力气。这都什么事啊?从本质上讲,医院也是商家,面对“上帝”,商家竟然还被患者“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摔了”,难道这是真实的感情吗?

  一位医生在中华急诊网的论坛上发了一则帖子。帖子中倾诉了他作为一个医生的种种委屈,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向医生开刀来解决错综复杂的医疗问题无异于向学生开刀来解决北大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一样,四个字:无济于事,再四个字:转移视线。消灭红包回扣也无法弥补医疗制度本身的漏洞和缺陷,永远做表面文章只会让我们永远生活在制度缺陷的巨大阴影之中。”

  游走于大医院门前的“医托”为什么“野火烧不尽”?有人说治理的关键是“治医”,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医托”的根源不是医生,而是造就医生的医疗体系——一个不开放的医疗垄断市场。

  以前物资匮乏的年代曾经流传着一句话,“沈阳三件宝,司机、医生、卖肉大嫂”。要想当“宝”,前提是“资源稀少”。当资源稀缺时,能够分配这种资源的少数人随之享有巨大的特权。如今,司机和卖肉大嫂已经不稀奇了,但医生和医疗资源却依然还是“宝”,核心因素就是“垄断”。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存在民营医院,但多数“先天不足”:不能跻身于“医保”之列,规模不大又没有名气,实力也不如老牌的公办医院。要想真正打破垄断,必须得平等,打破医疗垄断必须要斩草除根。没有自由、公平竞争的环境,要想实现医疗行业的“物美价廉”几乎是不可能的。

  卫生部的表态让人看到了一缕阳光,但愿卫生部这回动真格的!谢谢!

  首席评论员 万应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