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分享祖国的荣耀(热点解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05:14 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祖国的荣耀(热点解读)
11月29日,费俊龙(左)、聂海胜在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代表团与青年专业人士分享会上回答提问。

  新华社记者黄本强摄

  本报记者曹宏亮刘韬

  争睹英雄风采———

  全港同胞分享英雄的业绩和飞天的荣耀

  “俊龙冲天上太空,太空突现一巨龙;海胜腾云齐欢庆,加劲东风胜西风。”一位89岁的香港老人,获知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代表团抵港访问的消息后,特意将两位航天英雄的名字嵌入诗中,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

  老人的心声,得到香港700万同胞的共鸣。3天来,2000多位香港中小学生、300多位青年专业人士、1000多名大学生、数十万市民,亲眼目睹了航天英雄的风采。访问团所受到的欢迎,可谓盛况空前。通过电视、报纸、广播和互联网,全港700万同胞分享了英雄的业绩和飞天的荣耀。

  11月29日,在太空英雄分别与学生和专业人士交流的集会上,400多家中小学的2000多名师生和300多位香港青年专业人士少长咸集。

  28日,两位航天员走遍香港7个旅游景点与市民近距离接触。中文大学、科学园区、沙田马场、迪斯尼乐园、青马大桥、青衣城、圣诞欢乐小镇……所到之处,人人争相握手、拍照、索取签名。“费俊龙、聂海胜,我们欢迎你!”航天英雄每出现在一个地方,人群中都会发出阵阵欢呼。

  27日,在特区政府举行的欢迎晚宴上,修葺一新的礼宾府变成了百多位香港各界知名人士“追星”的场所。获邀嘉宾纷纷上前与两位太空人握手问好,有人带来了神舟六号航天飞行的纪念封,还有人特地带上刊登航天英雄费俊龙和聂海胜照片的报纸,争先恐后地索取英雄们的签名或与之合影留念……

  放飞太空梦想———

  在香港青少年心中播下探索的种子

  3天时间里,青年学子和少年儿童成为航天英雄最热情的追随者。圆航天梦,成航天人,成为现在最令香港青少年们神往的事情。

  为了准备与航天员的交流,香港教育学院的王佳熬夜上网搜寻航天科技资料,尽管最终没有得到机会向两位航天员发问,但遨游太空仍令她神往。天水围循道卫理小学的一群小学生制作了4枚神舟六号模型献给航天员,其中不仅表达了对英雄的敬意,同时也倾注着他们对科学的热情、对太空的梦想。广悦堂基悦小学五年级学生陈志锋直截了当地告诉记者,“要努力读书,将来也做航天员”。

  人们都视香港为商业文化主导的社会,可代表团所掀起的热潮却表明,与其他中华儿女一样,科学的梦想、宇宙的探索,同样也是香港同胞的热望。在27日的欢迎大汇演上,航天员和主礼嘉宾发射的“水火箭”就出自16岁的香港中学生陈易希之手。这枚小火箭充其量不过是个玩具,冲天而起却能达到4层楼的高度,被港人自豪地称为“神六香港版”。

  许多香港同胞都跟记者提起,神舟六号英雄再次在自己孩子的心中掀起了“航天热”、“科学热”,真希望孩子们当中将来能出一两个航天员。一位大学校长说,航天代表团此次访港让更多的香港青少年认识到高新科技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启发了他们对航天科学的兴趣。

  加深认同祖国———

  航天传奇让香港各界人士同声喝彩

  航天代表团在香港中文大学与1000多名大学生会面时,一共两个小时的座谈,其间就响起了40多次的掌声。一位记者总结说:“太空英雄带给港人的是自豪和骄傲,港人回报给他们的是热情与感动。”

  其实,骄傲和自豪不只是来自航天英雄,更是来自养育英雄的祖国。港人对太空英雄的热情和厚爱,也体现了对祖国成就和荣耀的认同。正如航天员所说,没有国,哪有家?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先生说:“自从国家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圆了中国人两千多年的飞天梦,祖国的航天事业以极高的速度向前推进,费俊龙、聂海胜两人的太空之旅,就是最佳明证,令人无限振奋。”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霍震寰则在代表工商界致辞时表示:“两位英雄航天员在太空上飞越香港上空时,向港澳同胞问好,使我们激动万分。”

  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在27日举行的欢迎晚宴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说,当神舟六号终于在大家期待中展开航天旅程后,它的每一个进展、每一个细节和两位航天员的每一项活动,都受到香港市民的密切关注。航天飞行的成功,更增添了香港市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一位观察家由衷地感叹,航天员真神奇,他们让香港诸多不同背景的人士同声喝彩,共襄盛举。《明报》社评指出,今次航天员来访被描述为科技之旅,但此行肯定可以激发市民的爱国热情,增强大众对祖国的认同。《成报》的社评认为,香港与内地虽有差异,但在爱国问题上却没有分歧。香港同胞对内地航天事业发展同样抱有高度兴趣、期望、甚至奉献之情。

  立志投身航天

  11月29日上午,香港太空馆,300多位青年专业人士正与航天英雄“真情交流”。

  “我是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的阎成义,将来会投身于航天事业”,一位姓阎的同学在提问前抢先表态,引起会场一片掌声和笑声。

  太空人赴港3天,阎同学几乎跟着盯完了全程,他对记者说起了自己的梦想,就是让人类能够在火星上发展。目前,他正准备去国外深造,攻读航天科技学位。“最重要的是装备好自己,才能投身祖国航天事业。”他信心满满地说。

  礼盒代表我们的心

  一份礼盒,有会员们去过南极、北极的徽章,有装着蒙古沙漠沙子的小瓶,有小朋友连夜赶制的一张张贴纸,有表达他们共同心声的寄语:“中国航天添美好,香港童军愿分劳”……对香港航天学会的师生们来说,没有人比他们与太空人更有共同话题了。太空人已经用自己的壮举证明: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人的航天梦想一定会实现。航天学会的师生由此深受鼓舞。“只可惜那么多人准备到凌晨两点的礼盒却没有机会送出去。”说话间,总干事雷老师一脸的遗憾。

  (刘韬)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30日第五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