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新通讯:年轻航太人与港青年精英分享人生感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07:1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香港十一月二十九日电 题:年轻航太人与香港青年精英分享人生感悟

  中新社记者 张红 晓萍

  “与青年人的交流令人感觉愈发年轻。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这个代表团直接参与载人航太工程的,比我年长的今天一个都没来,比我年轻的全来了!”

  年轻团队现身太空馆

  在香港太空馆,四十九岁的“神六”代表团副团长、中国航太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许达哲向在场的三百多位香港各界青年精英逐一介绍他今天所率领的年轻团队,以此作为神舟六号载人航太飞行代表团与香港青年专业人士分享会的开场白。

  在许达哲所率领的年轻团队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两位英雄太空人——费俊龙、聂海胜。

  人生必须有目标遇困难从未想过放弃

  两位在太空配合默契如同左右手的好搭档,在与香港青年真情对话时,同样是“心往一处想”。他们一致表示,未来的目标是争取有机会,再上太空。

  费俊龙希望与香港青年共勉的是:人生必须要有目标,无论是一帆风顺还是遭遇挫折,目标都应在心中扎根。为目标的付出未必能够赢得期望的回报,但只要曾经付出,就会有成果。而聂海胜说,青年人都应该有崇高的目标,作为一个航太人,他的目标是代表祖国人民出征,飞越太空,完成航太员的任务。而青年人最重要是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

  被问到在执行“神六”任务遇到的最大困难时,费俊龙认为,是事前无法长期模拟太空失重实际情况,因此曾经训练以头低脚高的方式在床上生活五天,所有工作也必须在床上完成。聂海胜也说,长期失重带来的心理、生理变化最难预测,刚上太空时,对失重环境不太适应,有些动作、操控较为困难,但很快便应对自如,“你们在电视上也看到了,我们还能翻筋斗”。

  两人不约而同地表示,纵使有过困难和挫折,但从未想过放弃。航太英雄的这番话,感动很多在场的香港青年,他们表示这样的精神对香港年轻一代很有启发。

  与亲人心连心与战友如同左右手

  谈及亲情,费俊龙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心和心,世界上最近的距离也是心和心”,而他与亲人的距离是心贴心,与祖国人民、香港同胞也是心连心。聂海胜则多谢家人多年来对他的工作无私大力支持,因为太空人有好多工作,未能顾及家人,所以很感谢妻子,而母亲亦了解他工作繁忙,很少对他提出要求,打扰他的工作。

  在两人看来,他们经过长期的共同训练和磨合,可谓亲密无间、没有距离。他们熟悉彼此的想法、习惯、手势甚至眼神,配合默契得就如同自己的左手和右手。

  以筷子比喻团结一致

  当被问及中国航太团队如何能取得成功时,许达哲说,航太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所有参与者必须是一个密切协同的团队。中国航太事业的成功,有赖同舟共济、大力协同的团队精神。太空人费俊龙就补充,人们在感觉寒冷时,会将两手相握,一个集体只有紧紧抱团,才能抵御困难,而太空人的团队正是为着共同的目标而紧紧团结在一起。

  聂海胜更以筷子作比喻,说如果一个人代表一双筷子,十四个太空人代表十四双筷子,一双筷子很容易折断,十四双就不易折断,而如果是十三亿双筷子,则坚强无比。十三亿中国人只要团结一致,就可以排除一切困难,实现中国人所有升空梦想。

  感谢港人支持祝福香港青年

  费俊龙说,在五日飞行过程中,都很想念亲人,最难忘是来自祖国的问候,包括香港同胞的问候,给予他们很大支持。聂海胜说,每当飞越到祖国上空,都非常感动,亦牵挂亲人,因为那里有自己的根。

  费俊龙表示,香港市民越来越关心国家航太事业,为此向港人表示感谢。聂海胜则说,在香港访问期间,受到市民,特别是青年人欢迎,感到荣幸,希望可以与港人分享升空经验,祝愿香港青年人,为香港未来作出更好更多的贡献。

  一个小时的分享会气氛热烈而轻松,现场多次响起久久的掌声。参与分享会的青年专业人士都表示对两位航天英雄的印象很好,代表资讯科技界的叶毅生对本社记者表示,今日对话中可以了解他们对祖国航天事业付出很多,两位英雄的精神感染力很强,对青年人很有推动作用,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分享会由香港青年协会主办。除了费俊龙、聂海胜,代表团副团长许达哲、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宇等出席了座谈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