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3年400耳光打出钢琴才女中国式家教都是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07:45 人民网

  New Page 1

  近日,一篇《父亲400耳光打出钢琴才女》的文章被许多媒体转载,一时间,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这些“家教秘诀”在中国的家庭中很常见,过分严厉和过分溺爱已经成为中国式家教的两大通病。

  本期导读:

  →震惊:钢琴才女是被父亲400耳光打出来的

  →热议:打孩子?六成家长摇头

  →过分溺爱:中国式家教的另一枷锁

  →过分严厉或过分溺爱:两大家教通病可治

  震惊:钢琴才女是被父亲400耳光打出来的

3年400耳光打出钢琴才女中国式家教都是泪?

  

3年400耳光打出钢琴才女中国式家教都是泪?

  在不久前举办的舒曼杯(亚太)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中,13岁的沈阳女孩胡丁琦一人囊括了四项冠军,两项亚军,这是这个著名国际赛事自创办以来的最好成绩。而胡丁琦这个钢琴才女却是被父亲400耳光打出来的。在谈到女儿的成才经历时,惯来认为“不打不成材”的胡东振却开始反思:如果能让我重新选择,我不会再逼女儿学钢琴。

  3年400个耳光!!!

  从5岁开始,胡丁琦在父亲的逼迫下不得不每天枯坐在钢琴凳前6-8个小时。即便在节假日,她也没有像别的小朋友一样到公园里游玩的机会。

  1996年,沈阳少年郎朗在国际上获得钢琴比赛大奖。其父郎国任的育子心经一时成为众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争相讨教的法宝。在和郎国任接触的过程中,胡东振了解到,郎朗成长中,郎国任要求非常严厉,甚至“动打”的。

  “不打不成才”。这个经验成了日后胡东振教育女儿的格言。

  一天,小丁琦厌倦了弹琴,故意磨磨蹭蹭地不到钢琴凳上去。胡东振发觉了,上前对女儿就是两个耳光。小丁琦对父亲又怕又恨,但又不敢当面反抗,把愤怒和不满统统发泄在弹琴上,故意用手指狠劲地敲击琴键。这让胡东振越发不满,他抄起地上的拖鞋向女儿抽去。小丁琦白嫩的脸上顿时出现了一片血印。长久以来憋在心里的委屈和愤怒一并爆发,她向父亲哭喊道,“你不是我爸爸,你是法西斯”。妻子王国花实在看不过去,把女儿心疼地搂在怀里,却始终不敢多说一句。因为事先夫妻俩约定在先,当父亲“修理”孩子时,做母亲的不准插手干涉。平时王国花稍有干涉,胡东振就会拿出郎朗的例子来,言外之意是,天才都是打出来的。

  一天,小丁琦的小姨到家里做客。窗外传来小伙伴们欢快的笑声,小丁琦一时走神,错了几个音。胡东振发现后,狠狠地打了女儿两个耳光。小丁琦的小姨气得浑身发抖,跟胡东振大喊:“这么小的孩子,你想打死她吗?我要和你这种人断绝关系”此后,她再也不登姐夫家的大门。

  胡东振后来回忆,在胡丁琦5岁到8岁的三年中,他打了女儿近400个耳光,直到后来女儿真正热爱上了钢琴……>>>热议:打孩子?六成家长摇头赞成方观点:对小孩子没有道理可讲教子格言:“棍棒出孝子”

  市民李艳:“棍棒出孝子”,这是古训啊。孩子小的时候不听话或是不好好学习,你根本没办法和他讲道理。打就是最简单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自认为效果不错。自己有一个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学习成绩优异,基本上也算是“暴力教育”的战果。

  贾女士:我们对上学的女儿要求很严,经常打她,要求她同样的错误不许犯第二次。“棍棒”激发了女儿的求学欲和进取心,今年,她已经被北京大学提前录取了。这时候的她真正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市民孙女士:许多名人都是打出来的。孩子小的时候贪玩,约束能力太差,要想培养他在某方面的兴趣,或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打”就是最可行的方式。前段时间热播的韩剧《大长今》,长今在小时候,她的妈妈不也总打她吗?反对方观点:对孩子应该说服教育教子格言:“春风化雨”

  中学教师陈贵祥:打孩子是绝对不可取的,那也是父母没有知识和文化的表现。现在是文明社会,对孩子应该采取说服教育,“春风化雨”,而不应该动辄使用暴力,否则即使让孩子暂时的成功,但对孩子的心理,性格的影响都是长久的。

  市民王女士:一个朋友的孩子,因为从农村到城市来上学,因不听话被老师打了几次耳光,造成严重自理自闭,现在连学都不能上了。

  钢琴师钱强:小孩子多可爱啊,为什么要打他(她)呀?其实小孩子并不是像大人所想的那样不讲道理,其实只要你和孩子讲明白了是非对错,孩子还是容易接受的。所谓的“暴力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太坏了,像沈阳市出的那个杀人恶魔王强,报纸上讲,他的父亲小时候就总是打他,让他从小就形成了一种世界观,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暴力解决。中立方观点:严厉不等于暴力教子格言:“宽松而不迁就”

  市民王先生:胡丁琦的行为是可敬的。不过,很替他们一家的命运担心。以胡丁琦目前取得的成绩来看,她距离真正的世界大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是她的父亲已经孤注一掷,像卖掉房子,夫妻俩身体也都不好。万一将来这孩子真的不能像预想的那样成功,这个家可能就完了。我们应该思考,这样的赌注值不值得?

  中学教师刘桂新:孩子在童年时期记忆力是最好的。在这个时期对孩子严加管教,让孩子少一些玩耍,多一些学习,会让孩子长大后在学习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孩子要求严格一些不是坏事,但严厉不等于暴力,而是用严格的制度来约束,最多也就是打打屁股。“宽松而不迁就”就是这个理儿。小调查“棍棒出孝子”,这话你同意吗?有道理

  反对

  不好说

  

3年400耳光打出钢琴才女中国式家教都是泪?

  网友:我相信,如果能够重新选择的话,那位父亲肯定还会逼着女儿学钢琴。事实上,“不打不成材”这句话是有着一定的道理的。因为这一“打”就意味着把其他的都打掉了,把所有的精力和财力都用在一件事情上来了,成功的可能性当然也就大得多了。但如果只有“棍棒式”教育,而没有在人力和财力上的巨大付出,又有多少取得成功的可能呢?最典型的应该是被称为台球神童的丁俊晖,丁俊晖从小就只顾打球,很少接受其他方面的教育,为了培养他打球,家里甚至把房子都卖了。好在最终获得了成功。

  网友:胡丁琦是成功了,但它能够说明什么?一句话———残忍下的成功注定是个案。你说的那个不读书只打台球的丁俊晖,他也成功了,他留给我们的一个答案也是:不可复制。虽然媒体对他的教育之路作了详尽的描述,可现在有哪位父母去复制他的成才之路呢?胡丁琦呢?同样道理,她也是不可复制的,她的成功在我看来,是运气的结果,是教育基因变异的结果,而不是教育规律的胜利,它不具有普适性,她注定是个案。谁都不能也不会去学她。

  网友:三年打了女儿400个耳光,平均每三天就要打一个,甚至抄起拖鞋将女儿白嫩的脸上抽出一片血印,这样严重的家庭暴力,如果是在国外,胡父恐怕早就被关进监狱了。

  网友:我想起了《刮痧》这部影片,故事梗概是:留美定居的许大同父亲,用中国传统土方刮痧为孙子丹尼丝治疗闹肚发烧,结果被断定为虐待,大同夫妇被禁止接近孩子,准备以法律手段剥夺其对孩子的监护权。我想,小胡丁琦的父亲为了强迫孩子学习钢琴,三年期间打了孩子400多个耳光,这不是赤裸裸的虐待,又是什么?其实,有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背后,是家长个人偏执,是为了让孩子成名而给自己脸上“贴金”、增光。

  网友:小胡丁琦最后成名了,只是数万个“胡丁琦们”中的幸运者,算是没有白白挨了400个耳光。但是,却有更多的孩子不怎么幸运,不但白白挨父母的棍打,耳光扇,最终不但没有“成龙”、“成凤”,却“成虫”,甚至是社会的“害虫”。据专家称暴力教育更容易导致孩子自卑、胆怯、叛逆,甚至是心理失衡。像这样用耳光打出来的、成了名的“小胡丁琦们”,社会真的不需要!

  网友:虽然胡东振之女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但我仍然要说,这对夫妻俩的付出是值得尊敬的,而他们棍棒式教育模式却是可诅咒的。也许,按照现代科学、文人、博爱教育理念和美国人对中国式的“刮痧”都要提出虐待指控的事实,我们也真该将胡东振送上法庭。然而,当我们审视这个如万千普通人家庭一样,一无财富供养快乐,二无关系使女儿的未来左右逢源,三无看家本领让其一生生活无忧的现实环境,我们就会惊讶地发现,原来,穷人家的孩子除了上大学玩命地钻研课本,学绝活儿,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汗水和心血,以博得未来的一只饭碗和活路外,还有更好的出路吗?也就是说,胡丁琦除了牺牲自己的童年欢乐、幸福,除了忍受父亲违心的棍棒、巴掌教育之外,她别无选择。>>>过分溺爱:中国式家教的另一枷锁病例一:俩保姆陪“弱智孩子”上学病例二:女大学生患了“精神病”8岁男孩儿聪聪家庭条件极为优越,有三个保姆专门照顾他,其中两个是专门陪他上学的。由于聪聪反应迟钝,语言表达不清楚,身体运动不协调,被家长、老师认为是“智力低下”。所以保姆帮助他记录老师上课讲的内容。聪聪从小就受到极度的“关怀”,只要一哭就有人抱,只要出门就有车代步,可让父母着急的是,聪聪两岁多还不会说话,三岁才会走,脾气很坏,学东西总是记不住。父母一直以为孩子是低能儿。可经过测试,孩子的智商是116,达中上水平。

  专家分析:溺爱之下哪有高智商

  近年来,“发育迟滞”的孩子很多。他们大多从小娇生惯养。不用多说话,吃的、喝的随时送到面前;不用走路,有人经常抱着,这些孩子不会与人交流,因为家长觉得他们太金贵了,基本上不出门和别的孩子玩。而且,家长们不相信孩子的能力,总感觉孩子发育有问题,在家长的这种“暗示”之下,孩子也认为自己“有问题”。很多这样的孩子,智商不低,可语言、运动、社交等能力最少比同龄孩子差两岁。菁菁已经不能说是个孩子了,她是个22岁的成年人,今年就要大学毕业了。就在家长为她“长大成人”高兴时,菁菁却得了“精神病”。

  她现在动不动就大闹一场,砸东西,铰衣服,用开水往人身上泼,曾经一次拿走2000多块钱,在超市里全买了吃的,边吃边扔。而且,经常无缘无故地大哭一场。父母不知道孩子受什么刺激了,菁菁要什么,家里都满足。其实菁菁没病,她告诉卢稳子教授,说她是“成心”的。因为她不喜欢父母为她安排好一切。同时,面对步入社会的现实,一点生活能力都没有的她充满了恐慌,而从心里对父母产生了极大的抱怨情绪。所以,她“成心”和父母对着干。

  专家分析:压抑太久一定会爆发

  家长认为给孩子安排好一切就是对孩子的爱,可这样就压抑了孩子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而且,从小到大的百依百顺,让这些孩子的性格变得畸形,他们不会为别人着想,不会考虑后果,只要自己达到目的就行。菁菁这种极端甚至恶劣的表现方式,就是娇宠之下性格扭曲的表现。>>>过分严厉或过分溺爱:两大家教通病可治

  传统的中国式家教有两大通病:一是过分溺爱,孩子成为全家人生活的重心。尤其是独生子女时代,不少家庭培养出了一批小皇帝和小公主,性格变得任性而脆弱。二是过分严厉,甚至信奉棍棒教育,觉得孩子是打出来的,父母打孩子天经地义等。这两种通病存在的共同问题是,不研究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讲教育科学。何克教授说,传统的中国式家教该到补心理课的时候了。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柴洁心说:“溺爱或严厉或许都是出于一种爱,出于对孩子成长的关爱。但这种爱必须要科学,要把握好一个度。”

  选择“能以互补”

  现在的独生子女本身存在很多心理问题,主要是没有小伙伴造成的情绪孤独、性格怪僻等。对此,家长要多加开导,并设法召唤心地好而诚挚的儿童,与自己的孩子多接触。最好设法为孩子选择“能以互补”的小朋友。如性格孤僻,动辄出走,父母就要多找原因,情况严重可看心理医生。

  而孩子与父母之间,应建立起平等、尊重、信任、宽容、鼓励等良好关系。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与父母平等争辩,不仅是互爱的一种体现,而且能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辨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尊重孩子喜好

  与孩子的平等交流必不可少。贵阳市一位在政府担任要职、工作十分繁忙的家长,在谈到自己培育孩子的成功之道时说:每天要和孩子交流一小时,做孩子的好朋友。他的女儿现在北京大学就读,当年在高中时是学习好的女孩子中唯一穿耳洞、戴耳环的。这位家长说,这是女孩子的爱美之心,应该得到尊重。

  家教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要讲方法,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改变,尤其要注意孩子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保持与孩子交流与沟通,多引导、多做孩子的好朋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