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想当年我们找工作很容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07:48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我们是毕业生》追踪

  昨(29)日,本报《我们是毕业生》特别报道引起强烈反响,现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再次引起关注。据有关方面统计,从2001年至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338万,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其原因到底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分别对三个不同年代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了采访。

  上世纪80年代

  工作单位抢着要人

  采访对象:省作协副主席何开四

  毕业时间:1982年11月毕业学校:厦门大学“我们那个时候都叫分配,不是真正意义上去找工作。”何开四的第一次分配是北京大学读完本科之后,被分配去北大荒;第二次是在1982年,他在厦门大学读完中文系研究生,来到了四川省作协,这一干就是几十年。

  何开四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考上厦门大学研究生的,那时候大学生很少,研究生更是稀缺资源,全国的研究生还不到1万人,而他所在的班只有8个人。到毕业的时候,每个人手头上收到的用人单位请求去工作的信函都是好几份,并且待遇都非常好。“那时正是人才极度匮乏的时期,稍微有点学历的人,别人都抢着要”。

  上世纪90年代

  一张薄纸搞定工作

  采访对象:川师大后勤集团办公室主任蔡纪忠毕业时间:1994年7月毕业学校:四川师范大学“那个时候的我们,不像现在的毕业生一到大四或者刚进大学就在考虑工作的事情,都是到大学最后一期才开始找工作的。”蔡纪忠回忆说,当年他们大部分人要么是进事业单位要么是进政府部门,注定的“铁饭碗”。

  蔡纪忠所在的中文系,1994年有200人毕业,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留在了成都,工作岗位多是省市党政部门或重点中学。只有四分之一不到的学生分到了各市地区,但工作单位也都是教育行政部门或事业单位,“现在好多都是市级干部了”。

  “那时稍微有点能力、素质不错的大学毕业生都是各个单位的抢手货。”蔡纪忠笑着说,在毕业之前,一般都有很多单位将需要的人数发到各个高校的分配处,如果有学生觉得这个岗位适合自己,就把材料递到分配处,等待用人单位的面试,“一张薄薄的简历交上去,工作就找到了”。

  2000年以后背负着家庭的重压

  采访对象:“无业者”小唐毕业时间:2004年6月毕业学校:成都大学“整个家庭的压力都在我肩上。真的压得我好累,有时,我真的想放弃一切。”今年23岁的小唐,有气无力地靠在椅子上讲述自己的故事。

  2004年毕业后,小唐就“失业”了。今年8月,他好不容易在一家媒体做了一名实习记者,然而半年中,他一直未能完成单位的工作标准,只得选择离开。“你必须要去找一个工作,再这样呆在家里,家里承受不起啊。”母亲哀怨的数落让小唐无地自容。“当时,我连去扫马路的心都有了。我发誓,只要哪家公司一个月能给我500元钱,我就干。”

  今年上半年,“我去商场帮人卖微波炉,为了一个月能挣800元,我每天要在卖场站11个小时。”半年后,小唐又选择了离开。“我实在熬不住了,在那里没有机会,只有拼命地干活。看看我干的这些小学生都能做的工作,真是讽刺啊。难道这么多年的书,我都白读了……”

  早报记者李玉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