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现阶段农村贫困现象调研(3)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08:51 人民网

  四、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脱贫致富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方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

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制定了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以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等等重要举措。加强现阶段农村贫困现象的研究,深入分析导致部分农户贫困的原因,提出既能解决问题、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应对措施,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深化改革、调整政策、稳步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各项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项调查,虽然仅仅只涉及一个近千人口的行政村,其贫困问题有关的一些基本现象,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通过对该村的调查,也反映出了某些共性的东西。——类似石河村这样的农村基层实体,其共性特征是,无村集体收入,村级组织力量薄弱,农户各自为阵,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小规模农业生产和其他副业经营。我们发现,这类贫困村在武汉市这一特大中心城市的郊区中,所占比例并不小。我们驻点村周围的一些村子,有的没有安排扶贫工作组,其贫困现象与该村基本相当。通过认真分析这个调查个案,对我们研究和审视这类村子的脱贫致富,打开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的局面,也许将能够提供一定的启示。下面结合本项调研,谈谈笔者对相关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现阶段农村贫困现象的总体评估与分析

  

  1.农村贫困现象总体评估(基于对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石河村的扶贫工作以及对周边村子的调研和观察)

  (1)从总体上看,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农村的整体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有较大增长,农民承担市场经济风险的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在党的各项富农政策的带动下,有大约50%以上的农户走上了富裕之路,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其中部分农户家庭拥有了农用车、农机具、摩托车、水泵和现代化家用电器等;另外20%-30%的农户,已经基本上脱贫致富,其农业生产和其他经营活动开始走向正轨,其生活水平较改革开放之前有了大幅度提高,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这一部分农户将可以逐步实现小康。

  (2)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存在10%-20%左右的贫困农户,他们的贫困程度十分严重,这些贫困农户甚至还处在改革开放政策之前的生活水平,依靠其自身能力难以在农业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中摆脱贫困,这些农户需要有针对性的专项扶贫政策才能脱贫。

  (3)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具备很高的政治觉悟,绝大多数农户对党的富农政策相当理解和拥护,对党和政府的各项具体工作十分支持和配合,这为我国“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2.农民脱贫致富相关问题的分析

  

  (1)中央“一免两补”政策对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和影响。

  

  2004年初,中央发布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1号文件,开始对农村实施“一免两补”政策。所谓“一免两补”,是指国家免征农业税,“两补”是指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据调查,该项政策实施之后,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户的种粮积极性,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一免两补”政策,对稳定农业生产、稳定粮食价格和保证农户的增产增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4年,石河村农户得到国家“两补”现金约为23.5元/亩,免除的农业税和其他杂费约为120元/亩。“一免两补”政策让农民得到了切切实实的实惠,重新凝聚了人心,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向心力,是党中央一项及时的英明举措。我们到农户家里入户调研时,一进门,许多农户就对我们说:“感谢胡锦涛,感谢党的政策好!”

  据了解,前几年农民负担过重,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时,石河村有一部分农户放弃种粮,纷纷进城务工,抛荒的农田面积占总面积的15%左右。2004、2005年,我们看到这里已经没有了抛荒现象,一些原本打算入城务工的农民,也都开始看好种粮和生产,合理调整了自己的农业生产和其他经营计划。

  因此,在现阶段,需要继续重视“一免两补”所发挥的政策效应,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

  笔者认为,在肯定“一免两补”政策对“三农”工作总体上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该客观地看待该项政策对贫困农户的实际影响。据工作组的调研和分析,“一免两补”、提高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等现阶段的一系列富农政策,对大部分劳动力充足,种粮面积较大的农户,作用明显;而对一些老、弱、病、残,陷入绝对贫困的农户,其作用相对有限。

  (2)扭转乡(镇)、村基层组织、干部队伍的现状,难度很大。

  

  “三农”工作的成败,关键在于基层干部队伍的作风、素质和能力。

  据调查,农村基层干部人才流失的情况十分严重。这与前一段时期对“三农”工作的放松、不重视,有直接的关系。农民负担重,基层干部既要承担自家的生产,又要负责繁重的基层管理工作,而且工资低,甚至拖欠工资,这些现象严重挫伤了一些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村干部每年仅3000元的工资,而外出务工的农家子弟,每年一般都有近万元甚至更多的收入,这些客观现实我们必须面对。若在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上小修小整、不下力气、不思进取、不作为,要想扭转目前部分乡、村基层组织的薄弱局面,难度很大。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现状堪忧,责任不在村干部。要充分认识目前坚持岗位的村干部积极的一面。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基层干部都是服从上级、忠于职守、有事业心、想干事、有一定工作能力的,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基层干部队伍中好的一面。

  (3)农村经济指标统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农民收入状况和农村各项经济指标的统计,是一项很专业的经济学、统计学的工作。目前,这项工作基本上是由村干部统计、上报来完成。扶贫工作组也参加了2004年农村经济发展数据调查的一些具体工作。笔者发现,由于村干部大多没有受过严格的训练、农户接受调查时候的不同心理因素、利益因素、历史因素等等,统计得出的数据误差较大。

  就拿石河村来说,按照一定的抽样程序统计的2004年人均纯收入为2590.6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概念,是指农户家庭各种经营的总收入减去生产性支出的人口平均值,这个收入数据是不包括农民自身衣食住行等生活费用支出、以及农户子女学费等支出的。若农户仅仅只具有这样的收入水平,在武汉市周边这样一个地区环境和物价指数上,要想维持其基本的生活、教育、医疗费用,是极其困难的。笔者个人认为,依据目前的统计方法得出的数据,类似石河村这样的区域,农村的总体经济水平被低估了。

  对于农户来说,一亩田正常的粮棉生产收入约为1000—1200元,近两年基本维持在这样的农业生产收益水平,若家庭经济中无副业、无外出打工的收入,农民的收入增幅很难达到高水平的增长。2004年石河村统计的年人均收入增长幅度为18%,据笔者向其他扶贫工作组了解,周边一些村统计出了30%甚至更高的年增长率。出现如此高的增长率,应该说明,我们当前的统计工作陷入到了某种误区。

  笔者并非从事经济学、统计学专业,但是对这样的统计数据难免会提出疑问。这不是一个简单农村统计中虚报数据和弄虚作假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宏观管理层面进行深入反思。

  在“三农”工作中,在农村经济数据统计工作中,我们应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增长率的问题,绝不能误导基层干部做这些数据文章。村干部的工作实绩与这些表面数据直接相联系,是毫无意义的。农村的经济数据统计,要解放思想,转变思路,讲求科学性。有关职能部门应该认真研究统计工作的方案,或许可以委托专业机构承担某些具体工作。

  (二)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科学管理体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关键点。

  

  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问题很多,诸如农业产业化问题、土地问题、农民负担问题、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问题等等。笔者结合本项调研,着重谈谈对“建立农村科学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思考。

  1.建立现代农村科学管理体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要复兴,管理是关键。农村管理混乱、管理水平较差,是制约新时期农村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管理体制搞不好,扶贫工作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综观南街村、华西村这些全国典型的富裕村,他们之所以成功的一个共性,就是科学管理,体制健全;管理体系,运转通畅。通过近1年的农村小康建设和扶贫工作,笔者深有感触的一点是,在现阶段“三农”工作中,农村管理体制必须与时俱进,必须树立“向管理要效益,从管理找出路”的观念,必须下决心扭转一部分乡(镇)、村级基层组织的一盘散沙、松懈低迷、运转失灵的状况。

  村级基层组织要负责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维护村里的社会稳定;负责组织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日常管理、户籍、公共服务、计划生育、环境卫生等工作;还有帮助引导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负责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等等。类似石河村这样没有村集体企业,没有村集体收入来源的基层行政实体,由于村干部手里能够使用的资源非常有限,而他们管理的项目一样都不能少,这就必然导致村级组织的管理效能被严重削弱,并影响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农村毕竟是农村,农民的首要任务是从事农业生产。对相当一部分农村区域而言,不可能短时间内指望农村产业化能够为村级行政组织提供经费支撑。而且,现行政策下,农村产业化即使有很高收益,也不一定能够直接用于农村管理体制方面的投入。因此,立足现有条件,只能依靠科学管理,依靠政府主导的农村管理体制创新。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水平上不去,必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并直接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那么,在当前条件下,如何建立农村新型科学管理体制,并达到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实效呢?

  第一,解放思想,在充分相信和依靠现有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思路的管理模式,加强“三农”管理政策法规研究。政府应该主动出击,充实、组建强有力的管理队伍,针对中国社会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全面改革农村基层管理体制。

  第二,提高现有农村干部的科学管理意识,有步骤地培训基层乡(镇)、村干部,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科技、文化、管理水平。

  第三,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精神,加大“三农”管理体系的运行成本投入,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组建一支专业化、年轻化、规范化、机动灵活的农村基层管理队伍,为其创造现代化、高效率的管理条件,将其打造成为一支生力军,并活跃在农村基层管理工作的第一线。

  笔者认为,从发展战略的角度考虑,创新适应当前农村实情的科学管理体制,必须出奇招,才能扭转目前部分乡、村基层工作的被动局面。现行的农村小康建设和扶贫工作,对农村各项事业的贡献是第一位的,但是,一部分单位派出扶贫工作的成员,采用的是轮换制,由于不专业、没有连续性、短期效应因素等等,使得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不是特别高。也许并非在于动员了多少扶贫单位,派出了多少局级、处级干部,就能解决好当前“三农”工作中的问题。

  “两湖熟,天下足”。 “十一五”期间,湖北地区包括武汉周边的农村,作为粮食主产区的地位和分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抓“三农”工作,政府以及各参与扶贫的单位,总是要花钱的、要投入的。2004年武汉市用于扶贫工作的直接投入就达到2600余万元。因此,必须狠抓科学管理、讲求工作实效,力争让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率。笔者认为,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的大背景下,打造一支作风精良、专业化、机动灵活、高效率的农村管理新军,打开局面,为农村基层管理注入新的活力,应该具有相当程度的可行性。

  2.制订“绝对贫困农户帮扶专项政策”,并强化落实。

  

  积极开展扶贫帮困,让农村中特别困难的农户尽快富起来,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紧迫任务。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为 “十一五”期间消除贫困、最大限度地减少绝对贫困人口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认为,基于对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石河村的考察、调研,近一段时期的扶贫工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贫困农户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中积极的政治力量,是农村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能否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直接关系到“三农”工作的成败。要从政治的高度、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帮助他们战胜贫困的重要性。在调研中笔者发现,特别困难的农户,他们在政治上是能够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不低。他们之所以致贫,完全是一些客观的、自身难以克服的因素造成。他们特别需要党组织和各级政府的关心和爱护。

  (2)对于特别困难的农户,要建立扶贫工作长效机制。要将特困户的帮扶和救助纳入“三农”工作的整体规划,有步骤、不间断地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要制定消除(或基本消除)特困户的时间表。要在农业生产、上缴规费、子女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对特困户给予政策上照顾,能减免的,要尽量减免。必须坚决杜绝对特困户乱收费、乱摊派。

  (3)充分重视动员社会的力量向贫困户献爱心,建立完善的“扶贫帮困社会救助服务体系”。要积极发挥“扶贫帮困社会救助服务体系”的作用,建立长期和定期的帮扶计划。扶贫帮困,是一个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体现,是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共同义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先富”群体和城市富裕居民,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2.《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人民日报》2001年9月20日第5版

  3.《温家宝: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华网2004-03-05 )

  4.《中共武汉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武发[2004]特1号)2》

  5.《2004年武汉市全市小康工作总结汇编》(武汉市农村小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6.《责 任——记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江阴日报2005-5-28》

  7.《南街村见闻》,《工商文汇报》1996年4月6日第八版 记者:徐世立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热潮中 明星村新观察》,《半月谈》2003年第21期

  (作者是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

  (文章仅供学术交流,文中包含的立场、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所持,不代表人民网立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