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古典主义与《幽梦初回》的简单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09:28 人民网

  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没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再过多少年,它还会化为泥土,完全融入大地。将融未融的阶段,便是废墟。

  这几句文字取于余秋雨先生的废墟,他的命题是对废墟现象的思考。我所用的是他的第一句话: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没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皈附大地的美便是我认为的古典美。古典主义与后古典主义在很多艺术门类中都有过阐述,后古典主义唯一在

文学中不成立。文学中的古典现象正式在清朝末期一些西方新科技新技术影响到这片禁锢的以农业立国的封建帝国的土地开始就正式走向消亡,在钢精水泥的世界岢延残揣。是否把古典理解为一个历史时期对它上游的那个历史阶段文化生活现象的审美意识,这显然是不正确的,除非未来人类生活的物质世界有皈附大地的美。古代人衣取于桑蚕、伐木拾蓬筑为屋宇,交通动力来自与我们同在生物链中的牛马,均没有发生过深刻的变革,它们与自然都是和谐的,古典最初的命题内涵就是和谐。未来人类的极度文明,不光不存在后古典主义,连无限遥远的二十世纪前的古典主义都必将像结绳文字一样只是一个符号。那时自然会出现一门为他们理解的新艺术,这种艺术到底是怎样的形态我们永远不得而知,也许这门艺术的不可思议像我们现在看待我们的物质世界所对立的反物质世界一样。

  就目今而言,文学创作中的古典审美趣味毫无疑问仍是主题,但很荒唐。新诗中古典意境的描述因为其词性的混用、结构的剧烈动荡而显得无趣,散文小说中的古典意境因为周围实际现实环境在人们头脑中的渲染而显得苍白,比如说,超山访梅,永远也达不到古人访梅的寒冷荒寂、黄昏或月的氤氲完整。因为超山梅苑周围是城市和污染的空气、人造灯光、噪音等等。十分可悲,但也毫无办法,我们只能在虚拟的古典氛围中来缅怀追忆,即便是不完整的意境。如若想完全构成那种意境,只有在文字中淡化人名、地理、时间。这一点在文坛中展露头角的青年作家龚咏雨先生做得比较完整。现摘录其《幽梦初回》散文集中的几则小品散文和他不在意格律的诗歌来体验。

  舟行--瓜洲古渡,寒雪飘摇,野梅瘦立,病鸦高竭,目所及无一处人烟,廖泽卧烟,凄静不堪睹。

  春寒--庙小无僧风扫地,天高小月佛前灯。正是这里,月不时被厚厚的云层遮掩,又一年春寒。无意感觉到一个僧人深夜仰月的情景,千年的苦寂集于一身。

  芊山--一夜不得眠,在这芊山碧云锋上的药王殿,五更将尽的时候,我披衣开门,此时突然,在殿前晨霭笼罩着的林里“扑哧”一声惊起一群鹘,群鹘在云霄间磔磔,半日不得下,此景甚为幽谧、凄清。

  古寺--我坐在石阶上,面前是桂树。是秋夜,飘落的桂花成阵,月很高,凄美.冷清。看到滴滴哒哒像雨的月中桂子,而喜欢半夜烧粥的德明和尚早已不在了,寒露侵衣。

  雪夜--终于侯来了一场雪,在云山中,雪虽不大,不能使夜里的窗下明彻如昼,但微熙的光芒使扫地焚香读书更加阒寂,是腊月的时候了,天寒地冻,而院里的梅却迟迟不开,自从走了太白,此梅园就再未争春过。一个法号智矢的和尚说。我想应是山林之人的附会……如此,一夜匆匆,执《南满子》看,不及卷末,窗外东方竟已既白。

  一,夜侵绿室人初睡,雨打芭蕉密若针。屋外春台寂寥地,一声杜宇空梦痕。二,南寺--静极苔自生,门锁月如水。何处来幽果,跌入清烟里。三,眠云寺里梅花早,冰溪清浅红鳞吹。禅房雾多僧衣少,钟声越尽平林渺。四,开门夜湿衣,林下风惊起。不知今甚月,从来相知稀。五,竹喧影欲乱,露浓苔更滑。平生无所事,独喜夜闭门。

  龚咏雨在这方面创作的很多,如上,并不是刻意的选择,古典之美就是建立在这样的意象之上的,后古典主义不存在,我们现在只能这般缅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