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诗歌已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09:32 人民网

  前些时,在山东泰安召开的第19届世界诗人大会上,来自40多个国家的诗人齐聚一堂,然而人群中却难觅青年人的踪影,一些老诗人不禁发出感叹,难道诗歌真的离年轻一代而去了?

  说实话,当我得知中国诗人季羡林、高占祥、李国彝在这个世界诗人大会上当选世界桂冠诗人时,我就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诗歌大会了。现在又听到这样的感概,我更

觉得很是可以理解。有季羡林这些泰斗级人物在场上,而且又以古典诗词为主,年轻的毛头小子哪里还有一席之地!再说,年轻人写的那些"大白话"、"大黄话"、"大黑话"让这些老诗人们听了,一定是气不打一处出的,这是什么东西嘛!年轻人也知趣,干脆不去碰那个壁,或者觉得根本不是一路人,话不投机怕也难免,也懒得去凑热闹,故而老诗人们也就叹"难觅青年人的踪影"了。

  不去碰那个壁,或者说"道不同不相与谋",并不等于诗歌离年轻一代而去。虽然现在对于诗歌的"落没"的担忧不在少数人,种种迹象似乎表明,在流行文化为主打的社会,文化正呈现多元局面,诗歌有边缘化的倾向,年轻人读诗写诗的少了,口语化、庸俗化、陌生化写作使诗歌爱好者出现了分野和分流,甚至有人担心,中国诗歌是不是已死。

  可是笔者从日前召开的第一届中国诗歌节了解到,中国目前诗歌界正呈现"三多三少"的特点:作者多名家少;作品多读者少;传播渠道多传统刊物少。我认为这个判断是基本属实的。如果要梳理中国诗界近十五年来的状况,我可以用三句话来简单概况:在漠视中挣扎,在争吵中前进,在开放中发展。

  在漠视中坚守,实乃诗歌在中国已不复有上个世纪80年代的"红火",其实何止是诗歌,各类文学体裁大抵如此,这是因为诗歌或者说文学作为倡导思想解放的大旗已偃息旗鼓,诗歌作者少、名家少、传统市场诗歌刊物纷纷转型,甚至写诗读诗被嘲讽就是最好的证明。曾经看到一个故事,诗人海子自杀前曾去一家酒店想喝酒,却无钱付钱,海子对老板说,我给在座的酒客朗读一首诗来代替酒钱吧。老板赶紧说,酒你可以喝,但请你千万别朗读什么诗。这个故事也许是杜撰的,诗歌遭受的白眼和漠视却是真实的。但是,真正热爱诗歌的诗人依然在默默地坚守,他们的坚守使诗歌走过了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最低谷的时期,这些诗人的名字应该为我们所记住:于坚、伊沙、翟永明、王小妮,韩东、杨黎、周估伦、吕德安、昌耀、徐江、余怒……他们是肩住诗歌黑暗闸门的人,有这一股沉默踏实的力量,中国诗歌就会走向新生。

  在争吵中前进,是因为诗歌走出朦胧诗以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及新世纪以来,呈现出各种流派纷争、主张竞存的局面。诗坛中既有朦胧诗人的余脉,也有新兴知识分子写作,有左派,也有新潮,有学院派,也有民间立场。甚至每个年代出生的诗人因其生活文化背景不同,诗歌主张也各不相同。流派、主张的不同,带来了一场场关于诗歌立场、写作的争吵(我之用争吵而不用争论、争鸣、批评,实在是因为各派的言辞都带有点骂街的味道),纷纷扬扬地把诗坛弄成了诗的江湖。如果说此前的争吵还有点羞羞答答、明争暗斗的话,那么1999年的"盘峰论争"则把争吵摆到了桌面上了,其中"下半身"的主将沈浩波与"他们"的主将韩东的争吵最为典型。争吵归争吵,无所谓正误胜负,叫骂声中却吸引了不少关注诗歌的目光,有些人加入到叫骂中,更多的七八十年代的人加入到写诗行列,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形在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诗歌的前进。

  在开放中发展,主要得益于网络的普及。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媒体,任何人都可以从网络上获得信息,任何人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网络的门槛也是极低的,任何人都可以进去。当诗歌从传统纸质刊物向互联网发展时,诗人一下子找到了倾吐的地方,诗歌的种子一下子找到了温润的土壤,无论是名家或是新人,无论是精品或是垃圾,都可以在网络上畅通无阻地表达。一些传统诗刊、流派,甚至诗人自己纷纷建立诗歌网站,标榜诗学观点,建立诗歌论坛,聚拢写作人群。其中比较有名的诗歌网站有《诗江湖》、《诗生活》、《界限》、《灵石岛》、《终点》、《守望者》、《中国大学生诗歌论坛》等等。在网络上,自由的空气如此浓厚,诗歌正呈现出空前的繁忙,我之用繁忙而不用繁荣,是因为,开放的网络和更多的年轻诗人的加盟,只是为中国诗歌发展插上两翼,中国诗歌要展翅高飞,还得靠诗人们自身沉实的努力,靠质量说话,先靠一批名家的涌现说话,光有喧哗与争吵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诗歌不死,中国诗歌正在潜行、虔行、前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