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这里是全国最大创业资本聚集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09:53 南方日报

  经过10多年发展,深圳创业投资机构数量和资本规模均占全国三分之一左右

  这里是全国最大创业资本聚集区

  廿年廿五行⑿创业投资业

  本报记者凤飞伟

  创业投资又叫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investments),是指投资人将风险资本投资于新近成立或快速成长的新兴公司(主要是高科技公司),在承担很大风险的基础上,为融资人提供长期股权投资和增值服务,培育企业快速成长,数年后再通过上市、兼并或其它股权转让方式撤出投资,取得高额投资回报的一种投资方式。现代创投业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在美国高技术革命浪潮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造就了像Apple、Intel、Microsoft这样一些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企业。

  深圳的创业投资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10来年的发展历程中,深圳的创业投资依托可与上海、北京媲美的金融业,伴随着深圳高科技产业兴起而发展壮大起来。目前,深圳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创业资本聚集区。

  1994年—1999年

  第一家公司是政策性机构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一批中小型的高科技企业在深圳开始出现。1994年,为解决中小高科技企业融资“瓶颈”问题,深圳决定成立一家专门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机构。最初打算成立一家中小企业银行,但银行的设立具有严格的标准。最后,深圳市政府决定借鉴国外经验,成立一家担保公司,在中小高科技企业与银行之间建起一座桥梁。

  1994年12月,由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科技和信息局、发展和改革局、贸易工业局共同筹集1亿元,成立了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高新投)。当时高新投还是一家政策性机构,它必须在深圳市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上去选择客户,在高科技以外的行业,哪怕再赚钱,再没风险,高新投也不能去做。不过在成立之初,它就明确公司有三项职能:担保、风险投资、咨询服务。就这样,深圳的创投业在政府的驱动下,开始了自己的发展历程。

  尽管从成立之初起,风险投资就是高新投三大业务之一,但直到1999年,高新投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担保业务上。在1994年至1999年的五年多的时间内,政府相继设立了一些创投企业,如高新投、中科融、国成等,这些企业是深圳创投业最初的拓荒者。这一时期深圳的创投业基本上还处于酝酿阶段。

  这一时期,外资创投机构IDG开始投资深圳金蝶软件,吸引了深圳创投业最初从业者的目光。1998年5月1日,世界著名的信息产业跨国集团IDG设在中国的风险投资基金公司——广东太平洋技术创业有限公司向从事财务软件的深圳金蝶注资2000万人民币,占有其中25%的股份。在数年后金蝶上市后,IDG在金蝶所持股份的价值为3.5亿港元,投资增值17.5倍(按照每股4港元计算)。不过就在IDG投资金蝶的第二年,高新投也有了类似金蝶这样的经典案例,这家被成功培育的企业就是后来为深圳创投界所津津乐道的大族激光。

  1999年—2001年

  “大族激光”激发行业井喷

  1998年,学激光制导的高云峰创办了“大族激光”。当时高云峰把自己的房子、车子都算进了公司,注册资本也只有100万元。他和20多个员工挤在深圳上步工业区20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第一年公司的产量是6台机器,每台卖20万元,公司刚刚能活下来。为进一步发展,高云峰想贷款,但无东西可抵押。当时“大族”是私营企业,实力弱,唯一的优势在于它拥有自己开发的控制软件。

  1998年6月,高云峰找到了深圳高新投,希望高新投为其提供贷款担保。一开始,高新投认为,大族缺乏有效的反担保措施,不宜为其提供贷款担保。最后,考核组认为大族正处于创业投资的准成长阶段,适宜做权益式的创业投资。谈判从1998年6月持续到1999年3月,高新投要求控股。要控股,对民营企业是致命的威胁,但对谨慎的投资者来说则是提高保险系数,在缺少经验的中国风险投资者眼中,控制风险是第一要义。最后,大族“无奈地同意了”,因为“实在太缺钱了”。4月,双方合资组建大族激光,高新投投入438万元,占51%的股权。高新投在控股大族后,立刻向大族派去了董事长和财务经理,以贯彻着高新投的“增值服务”理念。在高新投的帮助下,大族规范了公司的治理,并迅速成长为一家全国性公司。2000年9月,大族激光的净资产超过2000万元。2001年4月,高云峰最终以2470万元的价格回购了46%的股权,高新投退出(仅保留5%的股份)。至此,一次完整的创业投资故事划上句号。

  在1999年,大族激光并不是高新投唯一投资的企业。就在这一年,高新投一改以往专注于担保的做法,突然大举进军投资业务,一口气投了十四五家企业。而对于深圳整个创投业来说,1999年也是一个临界点,就在这一年,第一届高交会在深圳召开,互联网经济如火如荼,全国的创投业都在快速发展。到了2000年,深圳市政府还出台了全国第一部地方性创投法规《关于鼓励创业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企业暂行管理办法》,出台了创投机构可享受高新企业同等待遇等优惠措施。于是,从2000年底到2001年年底,深圳新增创投机构88家,注册资本达到60亿元。这其中就有深圳市政府筹集7亿资金成立的创新投,它后来也成为全国最大的创投企业。那几年也一改初期深圳的创投机构主要由政府发起的状况,统计显示,到2002年初,深圳创投企业100多家,注册资本120多亿元,其中政府投入占16%,企业占65%,个人占4%,涉及投资400多个项目。

  2001年—2004年

  行业调整企业分化

  “其兴也勃,其衰也忽”。深圳的创投业和全国的同行一样,在度过1999和2000年短暂的幸福时光后,突然面临严冬的到来。2000年6月,NASDAQ骤然大跌,波及国内互联网经济。到当年12月,互联网泡沫破灭。而深圳停发新股以及深圳创业板的迟迟不开,更是让形势雪上加霜。

  创业板的迟迟不开使得许多券商和创投机构的“发财梦”化作泡影。在3年多的“苦熬”中,创投机构也各谋出路:有的开始炒股票,有的投资房产,2003年5月,大鹏创投选择了离开,迁址上海。有数据表明,从2002年初到2003年年底,新增的创投机构只有20多家,注册资本还不到10亿元。已设立的创业投资机构也纷纷改变投资方向,投资于证券和房地产等领域的资本额竟占到创投资本总额的70%以上。

  挫折并非都是坏事,深圳创投业渐趋理性,进入调整期并显示出向前发展的趋势。这一时期深圳创投资本总量、机构数量、累计投资金额等指标均有一定的增长,并成为全国创业投资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深圳大部分创投机构在资金筹集、项目投资、投资退出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首先是行业选择上出现分化,拥有较强的技术、管理背景的创投机构,偏好于投资早期科技项目,利用自身资源,将早期项目培育成长到一定程度,通过产权转让退出,如清华、国成;另一部分拥有产业集团背景的创投机构,如招商局科技集团,由于资本经营能力较强,主要针对产业集团所处产业链内的企业进行投资,在被投资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出让给产业集团;有金融背景的部分创投机构,由于项目投资上稳健谨慎,注重被投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建设。其次,是投资行为更加谨慎,项目选择上要求更高,运作更加专业。有的公司还专门聘请专业机构协调调查评估,以求投资成功;项目选投的重点由科技先进性转为市场盈利性,更加注重企业未来的市场空间,倾向于选择有技术支撑的、市场潜力大的、管理规范的企业。

  但根本性的障碍依然存在。在退出主渠道尚未畅通的情况下,创业投资所投项目由于长期不能退出,预计投资额80%以上沉淀于项目中,造成资金循环链条中断,投资成本增大;项目投资盲目照搬国外做法,实行少数股权投资,造成信息不对称,管理失控,从企业获得的分红收益很少,大股东回购协议难以履行,部分被投资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企业现有价值大大低于原始投资价值。而且作为一个重要的特殊行业,当时深圳也没有更多的鼓励优惠政策。

  2004年至今

  中小企业板带来“又一个春天”

  去年深圳证交所的中小企业板开板为创投业带来复兴的第一抹曙光。

  “深圳创投业将迎来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秘书长王守仁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中小企业板的获准设立让深圳创投业看到了希望。

  但2004年的中小企业板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创业板,仍是主板框架下的中小企业板。因此,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对于创投业来说,则是更大的利好。中小企业板在全流通改革中一马当选,将率先在12月实现全流通。正是基于中小板率先全流通的预期,创投业的前景有理由让人们乐观。

  好消息还不限于此,刚刚修订的《证券法》、《公司法》,大大降低了创业企业的上市门槛,为创业投资的退出打开了多种渠道,今年11月14日,经过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联合制定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正式发布。《办法》作为创业投资行业第一部国家层面的法令,在创投企业的融资、投资、退出机制和法律保护方面都作了非常充分细致的规定。诸如税收等创投配套政策也正在抓紧制订并即将出台。对于低迷已久的深圳创投市场来说,这些都不啻是“久旱逢甘霖”。

  经过10多年的苦心经营,深圳的创投业已经积累了丰实的“家底”:截至今年5月,深圳拥有创投机构193家,其中专业的创投机构89家,创投管理机构85家,技术产权交易等中介机构19家,注册资本和管理创业资本约200亿元,其中80%为民间资本,累计投资总额约80多亿元,投资项目600多个,其中深圳地区占60%,30多家外资创投机构在深圳从事投资活动。到2004年底,深圳创投机构数量和创投资本规模均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同时深圳创投业的市场也是相当广阔的:深圳的民营中小企业户数已经超过18万,占深圳企业总数的99%,其中民营科技企业大约3万家左右,产值超过1个亿的就有70多家企业。在今年4月举行的“2005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在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宣布,今后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将长期落户广东深圳。这也是对深圳创投业的一次肯定。

  专家访谈

  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秘书长王守仁预测——

  创业资本市场3年内将有大发展

  记者(以下简称“记”):深圳创投业同全国其他地方相比,有哪些特点?

  王守仁(以下简称“王”):第一,深圳创投的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深圳的支柱产业之一,整个城市的创业氛围浓厚,对创业资本需求量大;第二,深圳的创投机构经过了市场的洗礼,具有较强的经营能力,深圳创投业有过辉煌,也有过挫折,在艰难的环境中,已摸索出求生存谋发展的路子;第三,政府有着调控创投业发展的经验,自1994年以来,深圳市政府大力支持和指导,实行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取得不错的效果,当前深圳市政府正根据自主创新战略,制定“十一五”规划和有关政策,这将为创投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第四,深圳的创投行业拥有一个高效运转的行业协会组织,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作为行协,充分发挥行业自律,行业合法权益维护,信息交流、政府与创投沟通,同业合作及推动创投环境改善等方面起到较大作用。

  记:目前深圳的创投业都存在哪些困难?

  王:除了众所周知的创投相关法规政策缺位,退出通道不畅等几个原因外,治理结构不科学、社会各界认知度不高等也是目前深圳创投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深圳的大量创投资金固化在项目上,部分创投机构资金不能良性循环,经营比较困难。因此,现有的创投机构偏重于投资中后期项目和短期内获利的项目。

  记:深圳创投业的前景如何?

  王:去年中小企业板开板以及今年的股市全流通改革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目前深圳的创投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过去我们迷惘,现在我们看到了希望,但希望还没有变成现实。目前的全流通改革解决资本商品并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资本市场制度创新、产品创新、监管创新解决了制度性的障碍。随着新的公司法、证卷法、11月份出台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以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出台,并且深圳尚未出台的“十一五”规划也更加强调自主创新,政府势必要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因此我预计在未来的3年,深圳创业资本市场将出现根本性的转变和新的大发展。

  

  行业大事记

  1994年12月 深圳成立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高新投)成立,经营担保、风险投资、咨询服务业务,成为深圳第一家国内创业投资公司。

  1998年5月1日 世界著名的信息产业跨国集团IDG设在中国的风险投资基金公司——广东太平洋技术创业有限公司向从事财务软件的深圳金蝶注资2000万人民币,成功孵化培育了金蝶,后该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1999年8月 深圳发起设立的深圳市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2002年10月正式成立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这家公司后来也成为国内资本规模最大、投资能力最强、最具竞争力的内资创业投资公司。

  1999年10月 第一届高交会开幕,深圳创投业与全国创投业一起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2000年10月 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成立,这是由深圳地区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及相关中介机构自愿结成的专业性、非营利性创业投资行业自律组织。

  2000年 深圳出台全国第一部支持创投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关于鼓励创业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企业暂行管理办法》。

  2001年4月 高新投以2470万的价格向大族激光回销了该公司46%的股权,成功退出。成为深圳创投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

  2004年6月 中小企业板正式开板,由深圳创投机构培育的大族激光和达安基因位列首批上板的八股之中。

  2005年4月 2005中国风险投资论坛落户深圳。

  策划 王巍 统筹 陈默

  图:

  深圳投资大厦(SIHC)里聚集了不少创业投资机构。  何俊 摄

  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秘书长王守仁教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