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神六代表团访港回放:分享祖国的荣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10:40 人民网

  2000多位香港中小学生、300多位青年专业才俊、1000多大学生、数十万市民,亲眼一睹英雄风采。通过电视、报纸、广播和互联网,全港700万同胞分享英雄的业绩和祖国的荣耀。航天员三天的行程,香江人世纪的记忆。

  放飞太空梦想

  太空神奇美丽,那里是梦想的天堂,有了飞天梦,才有了圆梦的今天。航天英雄访港,与人们分享太空科技的神奇体验、人类上天梦想成真的喜悦。从香港中文大学、太空馆,到伊丽莎白体育馆,航天英雄成了青年学子和少年儿童的最爱。做航天梦,成航天人,最令他们神往。

  为了准备与航天员交流,香港教育学院的王佳彻夜上网搜寻航天科技资料,尽管最终没有机会发问,但遨游太空仍令她向往。天水围循道卫理小学一群小学生制作了4枚“神六”模型献给航天员,不仅仅表达对英雄的敬意,也灌注着对科学的兴趣,对太空的梦想。广悦堂基悦小学五年级学生陈志锋直截了当地表示,“要努力读书,将来也做航天员”。东涌天主教学校中学一年级学生谭杰文希望将来也当一名宇航员。

  印象上,人们都视香港为商业文化主导的社会,这些事实表明,与其它中华儿女一样,科学的梦想、宇宙的探索,同样是香港同胞的热望。欢迎大汇演上,航天员和主礼嘉宾发射的“水火箭”就出16岁的中学生陈易希之手,这枚小火箭充其量不过玩具,但冲天而起4层楼的高度,被人们自豪地称为“神六香港版”。在九龙尖沙咀海旁,有一个蛋形外壳建筑物,是香港太空馆,早在1980年10月就已向公众开放。

  无疑,太空英雄的来港,一定会在香港青少年心中播下探索的种子,昭示成功的标本,放飞他们航天的梦想。许多香港同胞兴奋地议论,“神六”英雄访港,再次掀起“航天热”、“科学热”,希望他们中间一定出个航天员。一位大学校长深信,航天代表团访港,可以让更多的香港青少年认识国家在高新科技的伟大成就,启发他们对航天科学的兴趣。

  分享成功荣耀

  “俊龙冲天上太空,太空突现一巨龙;巨龙传人齐腾欢,加劲东风胜西风。”一位89岁的老人,以中华文化独有的特色,将两位航天人的名字嵌入诗中,表达自己的欣喜之情,也表达中华民族飞上太空的意义。

  老人的心声,得到香港700万同胞的共鸣。三天来,从机场到球场,从学校到大街,从迪斯尼乐园到香港科技园,英雄所到之处,人潮汹涌,万头攒动,不分职业,无论老幼,大家为之而兴奋,为之而奔走。

  仅28日一天,两位航天员就走遍香港七个旅游景点与市民近距离接触。中文大学,科学园区,沙田马场,迪斯尼乐园,青马大桥,青衣城,圣诞欢乐小镇。所到之处,人人争相握手、拍照、索取签名。

  在中文大学与一千多名大学生会面时,两个小时的座谈,其间响起四十多次掌声。一位记者总结得好:“太空英雄带给港人的是自豪和骄傲,港人回报给他们的是热情与感动。”

  其实,骄傲和自豪不只是来自太空英雄,而是来自养育英雄的祖国。港人对太空英雄的热情和厚爱,也分享着祖国的成就和荣耀。正如航天员所说,没有国,哪有家。也如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先生所说:“自从国家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圆了中国人二千多年的飞天梦,祖国的航天事业以极高的速度向前推进,费俊龙、聂海胜两人的太空之旅,就是最佳明证,令人无限振奋。”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霍震寰代表工商界致辞时表示:“两位英雄航天员在太空上飞越香港上空时,向港澳同胞问好,使我们激动万分。”

  加深认同祖国

  太空英雄到港,正值特区政制改革方案讨论之际。围绕这一重大决策,“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不同观点在交集,不同声音在辩论。但对于太空英雄的到来,大家同声欢呼,共同迎接。

  今天,在太空英雄分别与学生和专业人士的集会上,四百多家中小学的二千多名师生和三百多位香港青年专业人士少长咸集。

  在香港工商界举行的欢迎午宴上,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中资企业协会、香港中华厂商会、香港工业总会及香港总商会的四百多位人士济济一堂。

  昨天,在航天员与中文大学、科技大学和教育学院的师生的交流会上,中大校长刘遵义、科大校长朱经武与具有外籍背景的教院校长莫礼时与一千多学子群贤毕至。

  前天,在特区政府举行的欢迎晚宴上,面对双雄费俊龙、聂海胜以及其它代表团成员,百多位获邀嘉宾个个都变身“追星族”,纷纷上前与双雄握手问好,索取签名或合照。曾荫权、董建华、高祀仁……,就连一位一向批评特区政府的议员也拿着晚宴的菜单和一套纪念首日封请两位英雄签名,并兴奋地拿着他的成果向其它嘉宾炫耀,引致其它嘉宾纷纷效法。

  一位观察家由衷地感叹,航天员真神奇,他们让香港诸多不同背景的人士同声喝彩,令不同观点的人共襄盛举。《明报》社评就指出,虽然今次航天员来访被描述为科技之旅,但此行肯定可以激发市民的爱国热情,增强大众对国家的认同。《成报》的社评更认为,香港与内地虽有差异,但在爱国问题上却没有分歧。所以,香港同胞对内地航天事业发展同样抱有高度兴趣、期望、甚至奉献之情。(人民网香港11月29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