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短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16:40 北京晚报

  今天上午,刚被骗子用手机短信敲了200元的读者李先生带着拍下的图片来见记者,谈起遭遇,哭笑不得。

  故事是老段子,无非是有朋友发来短信称在外地办事,帮忙往欠费的手机续点钱,于是稍不留神,善良就被愚弄:买了张电话卡,把账号和密码发了过去;一会儿手机再响,本以为朋友致电答谢,不想却是收到另一提醒———骗子,小心。

  记者按着李先生提供的那个要钱的手机号码拨过去,对方居然接听了。问到短信的事儿,对方一阵儿云山雾罩地诉苦说,是自己的手机在公交车上被偷了,发短信的事儿绝不知情……再按自称是市政府林业局工作人员的对方办公电话打过去,接电话的却是个老太太。至于那个要钱的手机号码此后就永远是“不在服务区”的提示了。

  其实,无论是最近新鲜的“您的信用卡消费×××元”,还是早先“祝贺您中奖了”。短信,本是拉近人与人沟通的工具,却屡屡成为某些“损主”行骗的帮手。

  短信诈骗可以说是类似假冒他人名义行骗方法中技术含量最低的一种。早年间,曹操为了骗徐庶还得找专人苦练徐母的字,以求对方上当;过去曾也发生过打电话冒充领导的声音找下属单位要钱的骗局,骗子也得仔细模仿一阵子;现在倒好,敲几句话,配上一个无需注册的手机号,一个群发,霎时间全国各地不知多少人的手机叮当作响,骗子便可守株待兔般地家中数钱,方法之简单,也难怪经媒体轮番曝光和公安机关多次围剿,诈骗短信依旧能“春风吹又生”。

  在中国手机用户超过3亿的今天,这些难以计数的诈骗短信连同众多垃圾短信,已经成为扰乱公众视听甚至威胁公众安全的毒瘤。

  所以,单靠老百姓自己提高防范意识已经不够;是否该给手机使用专门立部法规,电信运营商能否多从技术方面保障用户的通信安全?这些值得期待。曹小

  网络编辑:赵志芬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