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经济正面临生产能力过剩的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18:32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 顾钱江 高丽)

  中国的经济学家说,中国经济在当前“高增长、低通胀”的状态下,正在面临生产能力过剩的风险,逐渐增强的通缩压力已构成重大挑战。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说:“这些看上去冷热不均的数字,正在说明同一个问

题——宏观经济中供给的力量不断增强,产能过剩的苗头已经出现了。”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9.4%,同比仅回落0.1个百分点。投资增长过快继续得到抑制,前三季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1%,较去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

  另外,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逐季放缓,前三季仅增长2.0%,同比回落2.1个百分点;出口猛增而进口放缓,使前三季净出口达到创纪录的683亿美元;前三季工业企业利润虽增长20%,但同比回落了约20个百分点。

  王建说,进口增速放缓表明在宏观调控作用下,中国的国内投资需求在减弱;而近些年持续高增长的投资形成了巨大产能,在内需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向国际市场寻求出路,于是出口高增长;CPI涨幅回落主要与粮价下降有关,反映的也是粮食连续两年丰收、供给充足的事实。

  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期,固定资产投资连续3年增速超过20%,去年投资率(投资占GDP比重)已达到44%的空前水平。

  王建说,大量投资形成的产能在2005年开始释放,表现为行业库存增加、价格大幅回落、企业利润下降。

  过去两年曾出现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缺短以及由此引起的涨价问题,今年大多消失。今年中期以后,中国的钢材、水泥、电解铝等价格开始走低,钢材价格最大跌幅达每吨1000元左右。近年来中国相对紧缺的煤电供应在今年也出现过剩苗头。

  在产能增长和价格下降的双重挤压下,企业利润下滑,且主要集中于能源、原材料等少数上游行业,下游行业则大部分亏损。前三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7.6%。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王小广说:“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有再次明显加大的趋势,2006年这一矛盾可能更加突出。”

  他说,供求结构若得不到很好的调整,预计2007年中国可能出现较严重的生产过剩。

  他认为,中国今年全年CPI预计将保持2%左右的增长,经济并不会出现通缩,但明年下半年可能会出现轻度的通缩。

  王建说:“由于缺乏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能过剩问题的经验,‘十一五’可能是中国面对挑战最大的五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在北京举行。从会前透露的信息看,会议关注的主要议题之一就是“扩大消费需求、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

  王小广认为,面对越来越强的通缩压力,明年宏观调控应采取“供需相反调节政策”,即一方面继续适度抑制供给扩张,另一方面积极扩大消费需求,使供给与消费形成良性循环。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王小广说,从历史经验判断,明年成为“调整起步年”的可能性较大,即中国经济调整到位、实现真正的“软着陆”,2007年开始又一波增长。

  “但是,如果调整不好再碰上外部环境不景气,中国经济也可能在‘十一五’期间因需求不足而发生‘中期变盘’。”他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