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45名博导“下岗”的破冰意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0:00 东南早报

  □山东省平原县焦照锋

  吉林大学“博导”选聘改革近日完成,45名“博导”在新一轮选聘中“下岗”——失去了招收下一届博士生的资格。这个举措在国内高校中极为罕见,被一些教师形容为一场“深源地震”。(《中国青年报》11月30日报道)

  吉林大学45名“博导”下岗,从根本上打破了“博导”终身制,具有破冰意义,调动了“博导”的积极性。

  首先,给那些想混日子的“博导”敲响了警钟。“博导”代表了一所高校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水平,只有“博导”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保证学校的学术研究具有活力,才能保证学校的科研和教育水平。“博导”是荣誉的象征,更是一种责任的体现。而现在的一些教师一旦取得了“博导”的资格,忙于应酬,忙于社会活动,不能专心于学术研究,这不但不利于自己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提高,更制约了学校发展。

  其次,给所有的教师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博导”终身制等于给了“博导”一个金饭碗,假如“博导”“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那“博导”的工作热情就会大打折扣。45名“博导”下岗,警示人们“博导”终身制一旦打破,任何人只要具备了“博导”的能力都会有机会成为“博导”,这会为那些还没有成为“博导”的教师带来希望,会激发他们进行教学和研究的动力。竞争出活力,出水平,必定会带来学校教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三,会极大地调动“博导”的积极性。笔者注意到,45名“博导”落聘以后,“一些老师也明显表现出了对科研项目申请的积极性”,“整天忙着落实各种项目和科研经费”。下岗的“博导”积极性明显提高了,他们在积极为争取早日成为“博导”而努力。这45名“博导”的下岗,也会让其他没有下岗和正在积极申报“博导”的教师认识到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努力才会成功,奋斗才有荣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