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江苏何时才能“六朝皆为遗产狂”(来函照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2:45 人民网-江南时报

  编辑同志:

  我读了江南时报11月30日18版一篇报道《“河南文化遗产日”两天引来460万人免费参观———高票价挡住了咱对文化的爱》,看完后心里有说不出的味道。我感觉到河南在对待历史文化方面是有相当创意的,在全国率先举办“文化遗产日”的活动就是例子。为什么呢?现在不少地方都在大建各种游乐场所,挖掘各种历史资源,频频提高门票价格,为的就

是能多分一杯旅游的羹,为的还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说穿了,就是希望借着老祖宗的牌子吃饭。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在经济上相对落后一些。可是当地政府还能专门设立“河南文化遗产日”,这不能不让我们联想到江苏。南京历来名胜古迹多不可数,苏南各市也是美景甚多。但是,作为南京人,我真正去过的南京景点并不多。读书时代是没有时间,没事情就泡图书馆,工作了虽然也有时间,可是每个月千儿八百块钱的工资,看看景区的门票价就又回来了。一句话,门票确实太贵了。实不相瞒,到现在我连中山陵、明孝陵、总统府都没有去过。不是不愿意去,而是因为感觉门票价太高,不是很值。

  报道中说,首届“河南文化遗产日”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两天中共有460.3万人加入了免费参观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和旅游景点的“文化之旅”活动。我敢说,如果江苏也来一个文化遗产日的话,人数也不会比这个数低。我个人认为,此举有三大好处:一、遗产日活动将有利

  于宣传江苏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增长市民的历史知识,更激发江苏人民对家乡的自豪感。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汗水遗留下来的,应该让人民充分去享受。不能让大多数的人对这些文物和历史古迹的了解仅存于宣传上。

  二、遗产日活动将进一步强化南京的古都地位和江苏的文化大省地位。试想想,假如每一个人都能到这些景点亲自参观一下,他们对南京乃至江苏的历史文化知识将有更加直观地认识,而每一个人都是解说员。套用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话“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此举之效用,将会产生全民介绍景点的作用,也必将引来更多的游客。

  三、遗产日活动将增强广大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中,经常看到文物或者历史遗迹被破坏的现象,原因之一就是很多人对文物的概念太缺乏,导致对这些现象的习焉不察。无疑,一旦人人都形成这种文物保护意识,对于城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将大有裨益。

  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应避免因人多而出现不和谐的现象。比如说有些景点不能承受人多之患,有的景点可以在限制人数的情况下免费准入等。我期待着江苏能早日出现“六朝皆为遗产狂”。

  南京白荷

  《江南时报》(2005年12月01日第二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