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458亿度三峡电急找出路(视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2:58 人民网-华南新闻

  11月的上海艳阳高照,难有冬日气象,但电力市场已经提前感觉到了阵阵寒意。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没有缺煤,也无机组故障,上海地区的发电量却只有49.9亿千瓦时,而这一数字在去年同期是58.6亿千瓦时。“去年的这个时候,机组还在拼命地转着。”华东地区一位大型电厂的中层人士说,“如果机组的利用率上不去,今年全厂经营必亏无疑。”

  发电行业已经提前感知了市场的逆转。就在11月11日,发电行业的巨无霸———中国三峡总公司的总经理李永安、副总经理毕亚雄等造访国家电网公司,议题之一就是希望国家电网公司能够解决“三峡电力的消纳问题”。

  2006年至2010年期间,三峡电站预计累计发电量将超过3600亿千瓦时,比原计划多出458亿千瓦时。毕亚雄建议,考虑到未来电源和负荷发展的不确定性,为实现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便于提前安排电能消纳和输电规划,“建议签订长期合同”。

  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目前已投产装机容量980万千瓦,相当于目前全国1亿千瓦水电装机容量的十分之一。2003年三峡开始投产发电,同一时期中国连续的“电荒”使得三峡电成了“香饽饽”,这也让三峡总公司加快了项目建设速度。目前,除了其左岸电站机组已全部投产发电,右岸电站机组预计2007年也将并网发电,同时三峡地下电站建设也在进行中。

  种种事实让一个在业内议论已久的担忧最终浮出水面:电荒行将终结,电力供求将从两年以来的供不应求向供求平衡转化。“拐点不是现在才出现,今年年初就开始出现了。”电监会的一位人士说,一个例证是,缺电省份从去年的25个减少到今年少数省份,而且仅仅是部分高峰时段缺电。

  据了解,不仅是上海,华东电网所辖四省一市的其他地区也出现了发电量的大幅下滑,而2003年开始,华东一直是电荒的重灾区。

  电监会的这位人士甚至向记者预计,2006年部分地区将出现电力过剩,而2007年不排除全面过剩的局面,“而将来可能过剩最严重的将是华中电网”。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室主任袁钢明前两个月曾经去四川等地调研,他发现,“很多地方因为新电站的投入使用,电力供大于求,一些电力部门开始主动找用户,甚至电价也开始下落了”。

  亚洲开发银行能源经济学家林伯强说,电力装机容量可从2002年底的3.6亿千瓦提高到2007年底的7.2亿千瓦,5年内增长1倍。他认为:“这个建设规模也太大了。”

  从2002年底开始,在电力短缺和发电巨头跑马圈地的双重刺激下,电源建设出现了一轮前所未有的“大跃进”。业内很难说清目前在建的电力装机容量到底有多少,一方面因为统计口径不同,另外一方面很多电站都未经审批。但仅据公开的数据,中国2004年和2005年共有约1.2亿千瓦投产,而发改委对外公布的目前在建的项目是7000万千瓦,仅这3个数字相加就已经接近了2亿千瓦。

  因此从2004年开始,国家多个部委联手调控电源建设热潮。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认为,之前叫停的很多项目都没有停,“一个电站项目投资动辄数十亿,而且多数是国有企业,不可能一停了之”。

  “更严重的情况是,高耗能工业可能由此死灰复燃。”韩晓平表示。虽然相关部委从2003年就开始压缩高耗能工业的建设规模,但电力过剩背后众多银行、国有企业牵扯其中,涉及复杂的地方利益,而投资高耗能行业恰恰是最容易解决电力过剩的方法,不仅解决了出路,而且满足了收益。

  韩晓平很担心之后的情况会重蹈“九五”的覆辙,那时同样是电力供应过剩,为解决电力出路,各地上马众多的电解铝、电石、钢铁等高耗能项目。而由此而来的代价,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消除。

  (据《21世纪经济报道》)

  《华南新闻》(2005年12月01日第二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