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年世界艾滋病日专题 > 正文

免费治疗 艾滋病人勇敢“接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3:58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本报记者傅艳余卫强

  昨日晚,当大竹县11岁女孩婷婷(化名)看到电视上播出的“世界艾滋病日”的报道后,她的眼泪扑簌簌地落了下来。16天前,她的妈妈、34岁的谢女士刚因艾滋病去世。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我省累计有161名艾滋病患者去世。

  遗憾!没能等到“免费治疗”

  婷婷的妈妈去世后,婷婷由三姨照管。婷婷的三姨说:“婷婷的爸爸也是因吸毒感染了艾滋病,现在自身难保。我的两个兄弟也是同样的情况。”

  说起已过世的妹妹,婷婷的三姨哭了:“她是家里的幺妹,活泼、孝顺、勤俭,比我能干。婷婷出生后不久,她居然结交了几个‘粉友’,劝她也没用,后来她也染上了毒瘾。为了戒毒,她到西藏去待了3年多,可是回来后没多久,又卷进去了。更让人绝望的是,她染上了艾滋病。”

  11月初,一线曙光出现。为落实国家对艾滋病感染者/患者及家属的“四免一关怀”政策,省疾控中心为婷婷妈妈做了“CD4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她符合“四免之一”的“免费抗病毒治疗”条件和标准,生命有望得以挽救!刚听到这个消息,婷婷妈的眼睛一下子又亮了起来,为了女儿,她想活下去。可是她没能等到那一天,11月14日,已经吃不下任何东西的谢女士被艾滋病魔夺去了年轻的生命。

  在为妹妹办理后事的过程中,婷婷的三姨听到了人们的议论:“看,又是一个吸粉死亡的年轻人……”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今年10月,大竹县年内就有16人因艾滋病去世。

  受益:为了生存面对现实

  昨日上午,30多岁的艾滋病感染者王先生(化名)作为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受益者之一,来到了省疾控中心。他曾是一名优秀的外派专家,在自己所在的专业领域小有名气,她妻子也是年轻学者、专家。“HIV”葬送了这个小家的幸福。几年前,他前往东南亚某国,回国后他和妻子先后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他们离了婚。起初,他一直躲在沿海城市进行自费治疗,每月花费动辄上万元,几年时间后他变得一贫如洗。昨日,他终于决定:为了生存面对现实,向国家申请“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

  王先生向省疾控中心赖文红、毛小英等专家表示,作为一个普通人,遭遇这种“世纪杀手”是难以承受的。既然国家给予艾滋病感染者免费治疗的机会,也就表明对每个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作为个体的艾滋病受害者,不必出于这样那样的考虑而不敢“接招”?毕竟,活着,是最重要的。

  企盼:得到“阳光的洗礼”

  昨日,在省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办公室,项目官员郑世凡等人一提到最近先后离世的那些熟悉的艾滋病人,就叹息不已。她指着一张拍得不太清晰的合影照片说,第二排左数第五个,就是没能等到免费抗病毒治疗、不久前刚去世的艾滋病感染者陈以斌。被大家称为“笔杆子”的陈以斌,生前许下的最大心愿是,“希望社会对感染者多给一些关爱,使我们重拾生活的信心,回归社会的怀抱,接受阳光的洗礼!”

  郑世凡说:“每当看着这些曾经鲜活的生命,一个个离开人世,心里就揪得紧紧的。有一种紧迫感、压抑感。很想伸出手去,把这些年轻的生命,重新拉回来。”

  “破冰”:感染者走出第一步

  昨日,国内公开报道生存时间最长的艾滋病感染者、北京的孟林先生,委托本报记者向四川的艾滋病感染者发起呼吁:“要自救,先得走出‘破冰’第一步!”

  孟林的另一个身份是名为“爱之方舟”的艾滋感染者信息支持组织的负责人,作为大城市的艾滋病感染者,他同样存在无数的顾虑。但日前他首次不隐瞒身份,面对公众进行了演讲。他说自己认识许多艾滋病感染者(其中也包括成都的艾滋病感染者),这些人同健康人一样,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生存的机会,过普通人的生活,但他们却遭受歧视,或躲在角落不敢面对现实。孟林认为,要想改变现状,就得有艾滋病感染者主动承担起为众多感染者/患者维护权益、相互支持的任务。孟林将迈出这一步的行动称为“破冰”。

  据介绍,截至今年10月,我省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6231例,艾滋病患者285例,其中近500人接受了“CD4细胞检测”,对于符合免费治疗条件的感染者/患者,已陆续在指定医疗机构的配合下,为其提供免费抗病毒药物。

  发廊拒收《小街上的发廊》

  (记者余卫强傅艳)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四川一小镇拍摄的防“艾”教育片《小街上的发廊》,原计划昨日在成都开始发放。但下午在某社区现场发放的同时,由于有众多新闻媒体的“长枪短炮”,加上在之前提前向公众透露的某些信息的引导下,让这些在“小街上的发廊”里工作的人员产生了误会。面对这部单纯用于“防艾”的免费宣传片《小街上的发廊》,他们纷纷表示拒绝。为避免冲突,疾控专家们当即决定停止昨日的发放。

  防控艾滋今日活动多多

  (记者余卫强)昨日,记者从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今日该中心将在成都全天开展多项活动,希望市民能积极参与活动。上午10时到中午1时,在城北汽车站、星辉社区、李家沱社区3个点进行现场宣传和义诊,发放防治艾滋病的宣传资料。下午5时30分开始,在树蓓街广场进行防治艾滋病有奖竞猜活动,到晚上,在该广场放映艾滋病专题宣传片《小街上的发廊》影片,并同时将放映热门电影《神话》。

  ·记者手记·

  遏止艾滋责任就在你我他

  傅艳

  细细数来,这已是我从事记者职业以来所经历的第五个“世界艾滋病日”了。回顾四年期间所做的与艾滋病相关的数百篇报道,记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面对正肆虐地向全人类发难的无情的“HIV”,我省多部门、无数人员(包括许许多多已经遭遇了HIV、处于不幸中的人们),用踏实细致的工作,寻找并攻破了一个个有效遏止艾滋病传播的“堡垒”,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果。

  与历届“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相比较,今年的主题应该是最沉重的——“遏止艾滋履行承诺”。当面对这些已经作出的成绩,我们有理由自豪。可是当面对依然在苦苦等待救命药物治疗的感染者/病人;面对被HIV夺走亲人生命的幼小孤儿、年迈老人;面对躲藏在人群中、电话背后的惶恐不安的人;面对那些还在“大无畏”地继续选择受HIV“青睐”的不良生活方式的人们,我们还得要再加强一些紧迫感、责任感!这里的“我们”,包括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各级相关机构,我们的感染者/病人……更包括我、你、他。再次说出这一句话:“我们的敌人是艾滋病病毒,而不是感染了病毒的人。”

  相关专题:2005年世界艾滋病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