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甘美的秋菘(神州美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4:1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乡贤汪曾祺先生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的文章称得上“脍炙人口”,然而他不愿这般自诩,只是淡淡地自谦道:“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

  开春以后的头刀韭菜,其嫩其美,自然是不必说的了。晚秋时令的蔬菜,越是经得起霜冻的品种,越是肥美可口。这种滋味大概是六朝周颙首先总结出来的。周颙是南齐的太子仆,还兼著作郎,负责给皇帝写起居注。以他的身份,又是居住在金粉佳丽的十里秦淮,

尽享山珍海味,原本不是一件难事儿。但是他常年茹素,还在紫金山东麓建了一座隐舍,休息时就避开尘嚣,躲进山中写作。南齐的文惠太子问他:你在山中吃些什么呢?回答:赤米白盐,绿葵紫蓼。又问:山中什么东西滋味最好?答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周颙的这个嗜好,竟然让“秋末晚菘”成为千古流传的口碑。个中原因,恐怕并不止于晚菘的甘美,应该还有林下之风的恬淡。汪曾祺先生回忆老舍先生请客,一年两次,都是在秋冬季节:赏菊,过生日。席间虽然备有火腿、腊鸭、小肚、口条等,然而老舍先生似乎并不特别得意。倒是熬白菜一端上来,便忙不迭举起筷子让客:“来来来!这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白菜,正是“晚菘”的一种。民国《首都志》说:“菘,有白菜青菜二种。”这样区分固然不错,但是金陵文人还有更细致的解释,比如清人甘熙《白下琐言》说:“秋末晚菘。今之瓢儿菜,甘美绝伦,味较北地之白菜为厚。”其实还有更好的菜蔬,清末陈作霖《金陵物产风土志》说:“秋菘之美,以矮脚黄名。”矮脚黄是南京的地产蔬菜,一定要经了霜才肥美,所以是地地道道的“秋末晚菘”。不过近年的矮脚黄,大概因为串种的原因,滋味已经不那么地道了。早先南京的浙绍馆子,有一道名菜叫做烤菜心,系选用霜降以后的矮脚黄嫩心下油锅,加白糖、酱油焖透。据练达的食家说,吃这道菜不能性急,如果急吼吼地热吃,因为烫嘴容不得细抿,味道就呆掉了。最好是像汪先生那样的儒者,拿出随遇而安的性子,从容不迫地,耐得住坐冷板凳的寂寞。等到菜稍凉,精致的凉碟端上来,搛一筷子矮脚黄进嘴,在唇齿之间稍稍一抿,那般绵软酥烂的口感,沁入肺腑的香浓,真正是仙家妙品也换不去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2月01日第七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