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戒烟医案(史海留痕)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4:1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明代万历年间,烟草传入中国,烟草亦被称作淡巴菰。到了清代,烟草逐渐演变成一种自“公卿士大夫与妇女,无不嗜烟草”的吸食行为。这引起医药学家和有识之士的关注,并萌生了最早的戒烟意识。 清代医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指出烟草“耗肺损血,世人多阴受其祸而不觉”。他举例说,友人张寿庄每日晨起咳吐浓痰,药石治疗无效。后来不食烟,竟然“晨 不咳,终日亦无痰唾,精神顿健,饮食倍增。”这是医家记载的第一例戒烟医案。清代文学家李伯元在《南亭笔记·卷五》中载有乾隆皇帝戒烟的史料:“北京达官嗜淡巴菰者十而八九,乾隆嗜此尤酷,至于寝馈不离。后无故患咳,太医曰:‘是病在肺’。诏内侍不复进,未几病良已。”乾隆听从御医的劝阻戒烟后,肺咳之疾果然痊愈,留下宫廷戒烟的一个验案。严操文摘自《世界中医药学会》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2月01日第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