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教育是薄弱环节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5:15 人民网-人民日报 |
龙秋霞 “遏制艾滋,履行承诺”是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强调各国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控艾滋病的斗争。各国防艾经验表明:遏制艾滋病,宣传是关键。近日一项广东省社科项目“艾滋病防控体系中的宣传效益分析”结题,调查结果喜忧参半。 所喜:近年政府防艾宣传投入逐年加大,并将艾滋病健康教育纳入初中以上教学计划的措施效果显著;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平均知识得分89.14。人们对“发生性关系”、“共用注射器”以及“输血及血液制品”传播途径的认知率比前3年明显提高,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知识得分最高。 所忧:尽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但仍有四成人对艾滋病恐惧,在校大学生、流动人口、领导干部的恐惧比率更高达六成,而且他们对政府有关法规政策普遍表示知之不多;流动人口自认这方面是空白,他们艾滋病知识得分最低,却对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态度漠然,表示“不清楚”的高达51%,说明流动人口成为艾滋病的脆弱人群,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当前加强防艾宣传应抓住以下重点: 领导干部要发挥主导作用 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艾滋病防治政策培训。当前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处在关键时期,时机稍纵即逝。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更需要各级领导发挥主导作用。以往宣传不力,主要在于领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是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他们具有极大的政治和社会影响力。 为此,要在各级党校和干部培训学校中开设防治艾滋病的相关讲座,使领导干部了解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严峻形势,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掌握防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积极投入防治艾滋病的各项工作中。 流动人口是宣教的关键人群 流动人口是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的关键人群,亟须加大力度。当前,全国流动人口日益增多,他们大部分正值青壮年性活跃期,不少处于独身或夫妻两地分居但又相对自由的状态,陌生的环境以及来自精神、物质、生理上的需求,使他们的婚恋观念和性观念发生巨大变化,性行为更为开放,性伴侣更多。又由于流动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缺乏采用安全防范意识,且流动性大,使经性途径传播性病、艾滋病的危险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他们一旦感染HIV,病毒有可能随着其流动足迹向妇女群体蔓延,并可能使农村留守妻子也难幸免。 调查显示,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得分最低,其权益保障处于弱势地位,是艾滋病的脆弱人群。控制该人群的感染率可大大降低艾滋病的传播速度。流动人口中有90.4%的人表示会将知道的艾滋病知识告诉别人,而且较为认同和接受“车船机票”等一次性使用的宣传品。因此,可以利用流动人口变动性大、流动性强的特点,在他们中开展同伴教育,并利用“车船机票”和各类活动的入场券制作宣传品,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开展学校教育要持之以恒 着眼长远,要持之以恒地开展学校教育。全球大部分HIV感染是通过男女性接触发生的,特别是倾向于侵犯一般被称为“性活跃”(15—45岁)的年龄组人群;在全球范围内,50%的艾滋病新发感染发生在24岁以下人群中。这一流行病学特征提示我们,在艾滋病流行地区,青年人都是艾滋病侵蚀的脆弱人群,他们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是最活跃的,艾滋病一旦在他们当中蔓延,将成为对当代社会经济最重大的影响。为了保证社会朝阳力量的健康成长,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兴旺,预防艾滋病在青少年中传播成为遏制艾滋病的关键和当前的紧迫任务。 调查发现,现在无论大学、中学还是小学都有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现象,并且多数认为正常。在青少年不安全的行为方式形成以前开展宣传教育,容易改变他们的行为态度,投入小,收效长远。调查还发现七成人赞成艾滋病知识进小学高年级课堂,表明人们对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一定认识,认同艾滋病宣传从早期教育抓起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宣传方式方法,持续开展学校宣传教育。 宣教工作务必区分性别 必须增强性别意识研究,并开展分性别的宣传工作。社会性别是影响HIV流行除年龄、区域以外的另一重要因素,女性的生物学、流行病学以及社会性别所具有的特性,使之对HIV有着比男性更强的易感性。据《2004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显示,2004年1到9月,女性感染者所占比例高达41%,一年前这个比例是35.6%,而在1998年则仅为15.3%。 调查显示,目前男女两性对艾滋病的认知没有显著性差异,且普遍认同“健康教育片”、“公益广告”是电视宣传的最佳方式。进一步调查则发现,女性比男性在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上,更能接受“报纸杂志”、“宣传栏”、“咨询”及“文艺表演”;在电视宣传方式上更青睐“宣传晚会”和“健康教育宣传片”;在宣传时段上更愿意在电视剧中间插播“宣传广告”;在宣传物品上更多地选择“小册子”及“宣传型记事本”。有关部门在选择宣传媒介及设计宣传物品时,应考虑性别因素,体现对艾滋病易感人群女性的关爱。 实现知行合一是理想目标 使受众达到认知与行为、认知与态度的统一,应成为评价宣传效果的重要指标。提高宣传覆盖率与受众认知水平,无疑是提高宣传效益的必然要求,但是改变行为态度,降低艾滋病感染率才是最终目的。以往防艾宣传大多把精力放在基本知识方面,虽也有一定效果,但从受众个体来看,实际效果应当更多地体现在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和预防艾滋病的实际行为意向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上。 研究发现,调查对象存在认知与行为的离散状态:有些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问卷测试中对艾滋病传染途径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但在非婚性行为或商业性行为的行为意向上仍存在侥幸心理;调查对象还存在认知与态度的离散状态:尽管大多数人明知艾滋病传播还有采血、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者并非都是“道德缺陷者”,但对艾滋病患者仍表示难以接纳,甚至普遍反感、鄙视和排斥。这种认知与行为、认知与态度严重离散的状况必然对防艾宣传教育带来极大的困扰和障碍。 因此,艾滋病的防控宣传仅仅落实到提升人们的认知水平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是一个提高认识、改善态度,并进而优化行为意向的综合体系。为此,防艾宣传中除了继续使用传统的培训班、宣传栏、板报、展览等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现代直观式、参与式的行为教育宣传方法,以提升防艾宣传的效果。 (作者系广东省委党校人本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红丝带”研究室主任) 《人民日报》(2005年12月01日第十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