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005年是中国改革攻坚的关键——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6:18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即将过去的2005年是中国改革攻坚的关键一年。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改革在各个领域有序展开,并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一些多年酝酿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有所突破。

  为减轻农民负担,全国免征农业税的省份从去年的8个,迅速扩大到今年的28个,其他3个省份也将农业税税率降至2%以下。此外,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

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试点正在稳步展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继续推进,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步伐加快。预计,全年农民有望减负220亿元。

  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加大。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引入各自的战略投资者,中国工商银行股份制改革工作启动,交通银行成为中国首家在境外公开上市的商业银行;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逐步展开,目前已推出10多批数百家上市公司进行试点;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度开始实行,并在国内外引起积极反应。

  财税投资价格改革稳步推进。随着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稳步推进,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上反映比较强烈的低收入阶层税收负担比较重的问题,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

  改革将邮政、电信、铁路、电力等垄断行业和市政公用事业进一步推向市场,使百姓得到了实惠。据山西省运城市邮政局职工郭建宏介绍,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推出后,邮政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尽管改革在一些关键领域有所突破,但目前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体制性、长期性因素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未来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是造成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之一。据统计,目前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其中三分之二又在大医院,社区基层卫生服务和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专家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深化卫生医疗体制改革,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卫生队伍建设,开展城市社区医疗服务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卫生服务体系。

  新华社记者张晓松冯晓芳(据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