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逝者22:刘再晚——为了病女他宁愿累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9:26 金羊网-新快报

  为家为母为女儿拼命打工

  少吃少睡少钱赚不顾自己

  穷得一家人盖一床被子

  22年前,在湖南乡村里的刘再晚还是个少不更事的男孩。头戴宽边草帽,光着脚,一件烂旧衣服搭在背上。稻田里过的童年,穷是穷,累也累,可傍晚在田里干完活,他和两个哥哥还是会常游荡在牛羊和阳光遍布的村舍田野,喝一碗带点甜味的清凉井水,然后跑步回家,把乡间小路弄得尘土飞扬。

  然而这一年,刘再晚面临丧父之痛。此后,他和两个哥哥也就忽然肩负起要照顾50多岁年老体弱的母亲和一个残废的哥哥的任务。由于家里只有四个男丁,分得一亩五分地,光靠种田生活难以为继。“那时候一条裤子,我们是从父亲到四兄弟一条穿到底的,一家人睡一张床,盖一床被子。”46岁的大哥刘运林回忆道。

  像牛一样埋头干活

  16岁那年夏天,刘再晚随老乡们南下广州打工。

  刚来广州时,这个只念完小学,长得又黑又瘦的小伙子找不到工作,也没有饭吃。幸好,一个早几年就来到广州混的同乡带着他学做泥水活。“他身体好,人也吃苦耐劳,什么都肯干,就是没什么话,每天从早上6点做到晚上6点,有时候同时接几单活,开始每天只赚个几块钱。”大哥刘运林说。1990年代前后,像刘再晚这些没有暂住证也没有建筑上岗证的外来民工,非但不能自己找生意,还经常要为躲避警察而四处奔逃。

  然而,十几年下来,从室外的粗活到室内装修,做泥水的老乡都承认,他的技术一流,很多客人都回头给他介绍活干。开工的时候,每天能赚个80块钱。“他就像牛一样,让他做什么他就拼命做,平常吃大锅饭,跟着包工头随处住,赚了一点钱就寄回家修葺房子,赡养母亲和残疾的哥哥。”刘运林说。

  给女儿治病花了7万元

  因为家境贫寒,28岁那年,刘再晚好不容易才讨了一个云南的妻子。第二年,俩人生了个女儿。然而造化弄人,这宝宝竟是个有智障的阴阳人。为治好女儿,刘再晚只有干得比以前更卖力。3年来,他每存够一笔钱,就带女儿到广州的医院检查和治疗,到现在已花掉了7万多元。有亲戚劝他放弃这个苦孩子,他说:“这是我生的女儿,我宁愿累死,宁愿把房子卖掉也要把她治好。”为了省钱,去年春节他连老家都没有回,留在广州继续做苦工。今年开始,他也默默地接一些更危险更累的工程来做。

  也正因此,他今年10月第一次接了一单打土方的危险活来干,却被塌方的墙当场活活压死。

  再也回不到母亲身边

  “本来他打算做完这个活拿到钱就坐火车回湖南,因为第二个孩子快要出生了,他想赶在下雪前回去。”刘运林说。

  当晚,在湖南老家听到噩耗的母亲伤心欲绝,刘运林听见妈妈说的最清楚的一句话是:“回家吧,我们过些平平安安的日子就行了,穷些就穷些,你们都回来……”她还记得,年轻的时候,卷起裤管坐在河边的青草上,摆弄着一根竹竿在照看一鸭子,几岁大的几个孩子在草地上快乐玩耍。那时候,她叫孩子们回来,他们总会乖乖地回到自己身边来。

  

逝者22:刘再晚——为了病女他宁愿累死

  图:2005年10月16日下午5时20分左右,白云区京溪街麦地社区梅兴街8号档口背后高约7米的斜坡突然发生塌方事故,4名民工被压在土方下面,被困4名民工中已有两名被成功救出,无生命危险,另两名民工仍被压在土方中,刘再晚就在其中。

  

逝者22:刘再晚——为了病女他宁愿累死

  图:哥哥刘运林说:“本来他打算做完这单活拿到钱就坐火车回湖南……”

  生平

  刘再晚

  1972年1月27日(农历)生于湖南邵东灵官殿镇双中村。有三位哥哥。

  1988年南下广州做泥水工。2001年结婚,次年育有一个双性人的孩子。

  2005年10月15日下午5时20分左右,白云区京溪街麦地社区梅兴街8号档口背后7米的斜坡塌方,其时正在施工的他被压在土方下致死,尸体至10月17日凌晨3时许被挖出。

  亲友印象

  ■身体很好,向来没什么病。

  ■一天干活干到晚,一身灰土,也不大换衣服,睡一觉,又继续干。

  ■他向来没什么话,笑容也不多。

  ■装修技术一流,包工头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从不斤斤计较。

  采写手记

  事发后,我赶到医院见了和刘再晚同时在塌方中出事而幸存的三哥刘夫生和堂弟刘桂良。他们躺在床上,恳求记者能呼吁一下,希望有关部门除了关注事故死者,对生存者也能关怀到底。他们向记者出示了一张当天的法医证明,上面写道“左肩胛骨粉碎性骨折”等等,以证实俩人伤势未愈,而有关部门给医院付的治疗费用并不足以支持他们继续治疗。“医院已经催促我们离开好几天了,而且早已停药,我们打电话到有关部门说明情况,却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刘桂良说。

  “我很痛心,现在我三个弟弟都不能干活了。三弟虽然能活过来,但是做泥水活必须肩能挑、手能提,现在看他的伤势年底前都开不了工。”46岁的刘运林边说边用粗糙的大手擦去脸上纵横的老泪,他的头发看上去已有些花白。虽然他答应母亲自己一把年纪了,不再做危险的高空作业和打土方等活,但如果他不做,谁来养家呢?

  走出医院,想起他们刚才悄悄地给我买了一罐冰红茶,心里更难过。

  (金陵/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