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灯的回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11:06 今晚报

  我落生时,乡村没有灯,晚上一片漆黑。因为日本占领,鬼子害怕灯火,发现哪里有灯光,就扑向哪里。后来家乡变成解放区,渐渐恢复了灯光,可是由于日军封锁,只能点棉油灯。陶制灯碗,加上黑黑的棉籽油,用棉花搓成线绳样灯捻儿。妇女们在棉油灯下做活儿,吸一鼻孔黑烟。会场和戏台的灯碗,吃饭的海碗一样大,灯捻儿拇指一样粗,呼呼冒着黑烟。

  日本投降后兴起煤油灯。煤油又称洋油。油烟较少,适于照明。煤油灯也有灯捻儿,但灯焰与灯油必须隔离。市场上卖的煤油灯,玻璃灯碗儿,上面加个高筒大玻璃罩儿,用来聚光和排烟,通过调节灯捻儿控制亮度,又叫罩子灯。还有一种马灯,金属灯碗儿大玻璃罩,有防风功能,可以手提走夜路,农民买不起罩子灯和马灯,往往用墨水瓶盛油,铁片儿做盖儿,穿过灯捻儿。小学生上自习,每人端个小煤油灯,放在桌角,从讲台上往下一看,那灯光纵横成行,一片光明的阡陌。解放初出现了气灯,灯捻儿是石棉做的,煤油气化,咝咝作响,亮如白昼。一般用在教室和戏院,隔一个钟头要打一次气。

  上世纪50年代电灯传到县城,电线杆脚步很慢,好长时间才到农村。记得县里往各村送变压器,让村长挑,我们的村长挑了个最小的,说小的省钱。通电那天,县长亲自到村主持大会,讲: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县长一按开关,村公所的电灯就亮了。人山人海围着一个灯泡。这个说灯捻儿这么细,肯定省油。那个举起烟袋,朝着它对火儿呢。

  农村的灯,平时都隐藏在各家各户,很不起眼儿。到了正月十五的灯节,便一起涌出家门,聚集在街上,形成灯的河,灯的海。灯的内容和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但是作为民俗,灯节的灯千百年一成不变,依然是陶制灯碗儿棉籽油。

  灯节为正月十五,实际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共五天。农户屋里院内,诸神位前,摆上油灯碗筷和供品,街门张灯结彩,主要大路发放路灯,一行行灯光为村庄镶个金边儿。街上彩灯分木框灯、挂灯、玩意灯三种。挂灯有金瓜形花灯、六角形宫灯、走马灯等。木框灯有菱形、花篮形、花瓶形数种。玩意灯以鸟兽虫鱼等为题材,丰富多彩,有首民歌《大逛灯》列述:“通红的蔓菁灯,带缨的萝卜灯,弓腰的虾米灯,晾盖的蛤蜊灯,溜圆的西瓜灯,带刺的黄瓜灯,张嘴的鲤鱼灯,八腿的螃蟹灯,还有手中提的大提灯,空中悬的大云灯……”有的灯笼纸上画着各种戏文,京剧《狸猫换太子》有“报花灯”:“一团和气灯、和合二仙灯、三阳开泰灯、四季平安灯、五子登科灯、六六大顺灯、七七团圆灯、八仙过海灯、九九连环灯、十面埋伏灯。这个灯,那个灯,吕布戏貂蝉,大闹凤仪亭。”还有的灯笼纸上写上谜语,叫做“灯虎”,三五成群,赏灯猜谜,其乐融融。十八落灯,年节皆过,无可作业,各自早睡。因为俗传正月十八为老鼠结婚的日子:“十七十八,耗子成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