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18名救援队员抢险时被砸伤(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11:07 大洋网-广州日报

  

18名救援队员抢险时被砸伤(图)

  实施救援工作的矿工不慎被电缆砸伤头部,随后被送往医院。骆昌威摄

  

18名救援队员抢险时被砸伤(图)

  救援队员一脸煤尘疲劳不堪。骆昌威摄

  

18名救援队员抢险时被砸伤(图)

  煤矿会议室里摆放的口号牌。骆昌威摄

  最新动态

  本报讯(特派记者刘彦广、柯学东、谢绮珊)本报记者昨日从七台河矿难事故处理组获悉,11月30日晚,七台河“11·27”矿难又发现10名遇难矿工,遇难人数已升至161人,还有10人下落不明,生还希望渺茫。昨日上午10时30分,井下的救援矿工遭遇了新的险情,18名救援人员被电缆线砸伤。另据七台河市公安局向国家安监总局的汇报,东风煤矿矿长和党委书记二人已被警方控制,接受调查。

  昨日上午10时左右,记者在东风煤矿发生爆炸的矿井边,看到几百名营救矿工在零下近20℃的严寒中,正在向井内铺设新的电缆线路,以便尽快恢复被爆炸严重破坏的通风设备。10时30分,井面上的吊车突然发生滑动,粗重的电缆剧烈甩动,18名井下救援人员被电缆线砸伤。10时40分左右,井下受伤矿工陆续被矿友搀出井口。急救车把他们迅速送往医院。

  背部被电缆抽伤的王开金(音)告诉记者,受伤的搜救队员大部分为当地新建煤矿运输区工人,当他们将电缆线拉至尾端30多米时,因地面坡度较大,剩余的电缆线借助地势和惯性猛抽过来,附近的矿工被抽倒在地受伤。据介绍,矿工大多只是受到轻伤,受伤部位为头、脸、胳膊和腰部。

  收到社会各界捐款1500余万元

  又讯至11月30日晨,累计已有118具矿工遗体升井。截至11月30日18时,七台河“11·27”事故中遇难的100具矿工遗体,已被家属认领。有关方面已做好对辨认不清的遗体进行DNA检测的准备。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黑龙江省省长张左己到遇难矿工家中慰问。

  按照目前已经确认的遇难矿工150名,即使每名按最低赔偿20万元计算,有关方面也将支付3000万元赔偿金,而最终赔偿金额必将高于3000万元。这将使七台河矿难成为我国历史上赔偿金额最高的一次矿难事故。

  日前,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张鸣起到医院看望受伤职工。同时,全国总工会和黑龙江省总工会分别向伤亡职工送去50万元和20万元的慰问金。目前七台河有关方面已收到社会各界累计捐款1500余万元。

  记者调查

  东风煤矿种种安全隐患大曝光为了多采煤明知煤尘险情却置若罔闻

  李毅中怒斥:连民营小煤窑主都不如

  本报讯(特派记者柯学东、刘彦广、谢绮珊)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事故现场。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问该矿矿长马金生和姜姓总工:“你们知道《紧急通知》和《特别规定》吗?”二人一脸茫然。

  李毅中提高声调,再次问:“你们到底知不知道这两个文件?”二人低下了头。李毅中怒斥:“你们连民营小煤窑主都不如!”

  李所言《紧急通知》和《特别规定》,前者9月3日出台,后者8月22日出台,目的是为了整顿煤矿行业,改善国内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这两个“重量级”的文件甫一出炉,安监总局就多次下文要求各地认真学习,坚决贯彻。11月初,新华社记者随安监总局督察组在贵州督察时,被抽查到的小煤矿矿主均表示知晓这两个文件。但作为一家连续3年被黑龙江省评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明星矿”的国有大矿———东风煤矿,矿长和总工居然不知道文件的存在,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几天来,这家年生产能力高达50万吨,连续三年被黑龙江省评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明星矿”的国有大矿———东风煤矿,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漏洞逐渐暴露了出来。

  ■安全隐患:除尘措施打折扣

  据调查,事故发生前几天,东风煤矿就已经发现了皮带斜井煤仓附近煤尘较大的情况,为此矿上组织专门会议处理此事,并做了具体分工。而根据安监总局的初步调查判断,11月27日正是由于这个区域发生了煤尘爆炸。虽然事故最后原因尚未确定,但东风煤矿明知井下煤尘较大、存在危险,仍组织生产,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据专家说,避免、排除煤尘过多的状况,只要在采煤作业面上喷上足够的水分即可。那么,在事故发生前,东风煤矿为什么不采取这一非常简单的补救措施呢?东风煤矿的矿工王胜利(化名)(爆炸当天值0点班,避开了事故)为记者解开了这一疑惑。他说,井下喷水,一方面会影响采煤速度;另一方面会影响煤炭的质量,这是矿里所不愿看到的。他进一步解释说,如果在作业面上喷水,煤运出井后就会迅速结冰,成块的煤团不但不好装车,也会影响销售。另外,喷水后,运煤轮带出井后也会被冻结,无法继续运转,生产因此要停止。

  东风煤矿爆炸发生前一个月辞职的矿工老刘还指出了瓦斯检测方面的问题。“我们这里都有‘瓦检员’,他们专门负责监测工作平面上瓦斯有没有超标,如果超标,他可以要求停工。但有一次,我工作的那个平面上‘瓦检员’发现瓦斯超标,要求停工时却有一个工人为了赶时间下班,不听从命令,还和‘瓦检员’打了起来。”

  瓦检员王运和(化名)说:“我们瓦检每天都有详细记录,瓦斯浓度、通风情况都记,但有一样不记录:上面违章指挥的事不让我们写。比如有时瓦斯量超标了,上头还命令井下生产,这我们不能记。有时为了不让有关方面发现井下真实状况,我们甚至得把瓦斯监测探头堵上。”

  生还的瓦检员张顺利(化名)说:“井下应付检查的事太多了。检查人员说有问题,给他个手套,手套里装点‘东西’就完事了。”

  ■制度隐患:点了名却不上班

  事故发生后,当天井下遇难、失踪的人数至今仍是谜。一些矿工告诉记者,近几年,东风煤矿“空名头”(点了名不下井)、顶替别人下井等是“常有的事”。王胜利说,部分矿工是点名后悄悄溜走了,而彼此熟悉的登记人员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空名头”的矿工按惯例要把当天的工资和登记人员分成。爆炸发生当天,还有一些矿工是顶替别人上的班。矿工家属解释:“顶别人的名,主要是因为别人的工龄较长,每多一年工龄就可多挣5元。”这种冒名现象为以后的核对工作带来了麻烦。

  ■设备隐患:自救器没开封就坏了

  11月28日,幸存矿工李春雨曾告诉本报记者,爆炸发生当天,他并没有佩带自救器下井,当刺激性气味涌过来时,他是靠湿毛巾捂住口鼻才得以死里逃生的。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爆炸发生当天,大部分矿工像李春雨一样,也没有佩带自救器。国家矿山救援鹤岗基地三中队中队长王鹏也告诉记者,搜救队员在井下也没发现矿工带有自救器,以至于很多矿工窒息而死。

  生还矿工吴杰(化名)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说,事故发生后,他打开随身携带的井下自救器,却不好使,感觉不通气。当时井下灰尘很大,严重缺氧,他呼吸艰难。获救前的十几个小时,他完全是靠趴在一个煤水洼里挺过来的。他说:“平时没事自救器都是密封着的,外面贴着封条,出了事打开以后,才知道这玩意是坏的。”

  ■超产隐患:只有7月未超产

  有专家说,超能力生产是发生矿难的基本原因。那么,事故发生前,东风煤矿是否存在超生产能力生产呢?

  虽说东风煤矿今年的生产任务是48万吨,但记者在东风煤矿办公室里却看到了一张条幅:“今年的奋斗目标是53万吨,延米15400米,职工工资上涨10%”。而在东风煤矿今年每月完成产量的统计表上,记者发现,除了7月以外,其余各月均超产,到10月总产量已经达到40万吨。

  爆炸仅仅过去三天,一位在矿难中失去亲戚的矿工还对记者说,他现在希望煤矿早日复工,因为不下井就没有收入……

  

18名救援队员抢险时被砸伤(图)

  遇难矿工家属披麻戴孝。骆昌威、谢绮珊摄

  家属悲声

  20多户接受赔偿

  部分矿工遗体在认领当天火化

  本报讯(特派记者刘彦广、柯学东、谢绮珊)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有20多户家属接受有关赔偿协议,认领亲属遗体,并在认领当天火化。但是,部分家属对有关协议产生分歧,暂时拒绝接受协议。

  “没了顶梁柱,老幼病残怎么过”

  紧挨东风煤矿的矿工居住区缸窑沟近几百户家庭基本都是以采煤为生,本次矿难中有数十个家庭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昨日记者来到煤灰飞扬的缸窑沟时,正遇到遇难矿工赵忠诚的家属披麻戴孝、一脸泪水匆匆忙忙地上了一辆大客车。记者从一旁的村民打听到,这是事故善后工作组派专车来接家属去出殡。

  在一个简陋的小平房里,遇难矿工王栋的妻子、身患心脏病的吴凤姿从出事以后就躺在床上。由于身体长期不好,要长年累月地吃药,她、60多岁的婆婆和16岁女儿的生活费用全指望丈夫一人微薄的工资。吴凤姿在床上虚弱地叹着气,她说,矿上来人说只能赔偿20万元,她觉得有点难以接受。她说,丈夫在矿里累死累活干了22年,还是矿里不到十分之一的正式职工之一,如果将来退休还能有不少的养老金,但现在只领到和其他短期合同工一样的赔偿金。她无奈地说:“我们失去顶梁柱,一家只剩下老幼病残,只能守着20万元的赔偿坐吃山空,你说这以后日子怎么过啊?”

  “越早出殡补贴越高政策不近人情”

  矿上宣布说“辨认后当天出殡补贴1万元,第二天出殡补贴7000元,第三天出殡补贴5000元,三天后出殡的没有补贴”。一万元的补贴相当于多数矿工一年的收入,许多遇难矿工家庭出于经济考虑,接受了这个要求,当天下午就匆忙去认领亲人遗体并告别。吴凤姿家一位年轻的亲属说:“这样的出殡优惠政策太不近人情了,一个人总有几个亲属的,外地的亲戚三天五天都来不齐,总要让亲人们见最后一面啊。矿上拿奖励作压力,有点不近人情。”“我们宁愿不要那一万元,也不能让亲人连最后一眼都见不到。”

  吴凤姿也在床上悲伤地转过头去抹眼泪:“现在,钱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但是,让我们这样去选择,真太难受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