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博客电影迷茫中期待赢利曙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13:58 青年时讯

  当“博客”这个词越来越为人所熟悉,并逐渐成为时尚敏锐人士的部分生活内容之后,博客电影的产生似乎自然而然。新的娱乐消费方式的出现,带来了新的市场和商机。

  虽然博客电影的赢利前景并不确定,但是有兴趣的投资者并不在意。“就好像谁都没有预测到李宇春会成为万人迷一样,你无法用时间来衡量博客电影会不会一鸣惊人。”中博传媒总裁陈伟明这样表示。陈伟明被认为是“第一个提出博客电影概念的人”,他还投资

了我国第一部所谓的“高端博客电影”《聚焦这一刻》。

  10月中旬,中博传媒有限公司总裁陈伟明在戛纳电影节、东京电影节、韩亚电影节、美国电影节、釜山电影节“周游”了一圈之后回来告诉记者:“《聚焦这一刻》在海外卖掉了版权,赚钱了!”让陈伟明如此兴奋的《聚焦这一刻》是中博传媒和博客网合作推出的一部博客电影,按照陈伟明的说法,这是“中国第一部高端博客电影”。

  博客电影,简单地说,就是由博客群体参与创作、摄制,可以做演员、导演,在博客网放映给大众的电影。7月18日,博客网和中博传媒签订协议,合作推出博客电影。8月份,第一部所谓的“高端博客电影”《聚焦这一刻》在博客网放映。

  《聚焦这一刻》由8部独立的影片组成,入围釜山电影节、在东京电影节非竞赛单元获提名,同时在9月份刚刚结束的欧洲电影短片中获得提名。在各大电影节中,陈伟明用版权交换的方式,把自己的8部短片做交换得到了40部国外电影短片的版权。这8部短片在国外的院线、电视台短片频道和博客网站放映。这8部电影共投资500多万元,制作费和营销费用加起来每部平均60多万元。

  《聚焦这一刻》的海外表现给中博传媒正在制作的博客电影《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和《只因为我是女孩》带来了信心。博客电影赢利前景到底如何?其赢利模式是否明晰?其市场培育期还要多久?记者对多位圈内人士和专家进行了深入采访。

  博客电影的海外“淘金梦”

  陈伟明是“提出博客电影概念的第一人”,并且是第一个给博客电影进行“真金白银”投资的人。“《聚焦这一刻》共投入500万余元,福特汽车赞助了一部分资金,加上版权交易是赚钱的。”

  陈伟明所在的中博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电影、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和投资,以及影视网络互动媒体业务的专业性公司。美国风险投资基金IDG为主要股东之一。2003年中博传媒先后得到了美国IDG基金、美国万通公司等国际知名的金融投资机构的注资,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国际化渠道资源。虽然所谓的“卖掉版权”,其实是“交换版权”,没有现金交易,但是陈伟明很满意。

  据介绍,《聚焦这一刻》由8部独立的影片组成,每部影片长度三分钟,用胶片制作,著名导演田壮壮担纲艺术总监。这8部独立的影片分别由中国8位新锐导演执导,每个导演拍摄的影片都有独立的名字和主题,它们是贾樟柯的《在那里》,王小帅的《寂静一刻》,孟京辉的《西瓜》,刘浩的《有钱难买乐意》,小江的《我想对你撒点野》,孙小茹的《星光梦旅》,李虹的《小小的心愿》和姜丽芬的《新娘》,表现了这些导演各自眼中的现实生活。

  陈伟明有着多年的电影海外发行经验,曾经运作过《英雄》、《十面埋伏》的海外发行,他目前正在运作《无极》韩国市场的发行。据他介绍,这8部影片表现的是中国现代人的生存现状,这是海外比较看好的题材。在国外,尤其是日本和北美市场,短片交易都已经很成熟的,每个电影节都有自己的电影短片交易市场。把我国的电影短片拿到国外电影节参加短片交易,对陈伟明来说是轻车熟路。

  中博传媒的新媒体运营总监林毅还告诉记者,8部短片在制作前夕,曾做过一些市场调研。陈伟明去了好多电影节,掌握了较多的市场信息。中博传媒公司的大股东美国风险投资公司IDG公司也对当地市场做了分析,给出了一些建议。

  林毅认为,做博客电影的海外发行比电影大片的更能见到收益,因为博客电影拍摄周期短且成本低。随着市场的成熟,博客电影可能会成为中博传媒公司的主打业务。

  最大收益:博客网点击率飙升

  “在几个月前,我们在酝酿做博客电影、博客音乐,这时中博传媒的陈总来和我们谈。我们一拍即合,做起了博客电影。”博客网总裁方兴东告诉记者。方兴东在IT圈子里大名鼎鼎,他被认为是“中国博客第一人”。

  中博传媒有限公司和博客网站合作,原因之一是看中了博客网的200万网民。当电影在博客网上推出之后,博客网站的点击率从8月份开始每月以30%的速度递增。

  陈伟明把博客电影分为低端博客电影和高端博客电影。二者都是90分钟以下的短片,但低端博客电影指没有电影专业技术的博客群体共同参与演出、制作等一系列流程的电影,而高端博客电影是指具有电影专业技术的博客群体参与的电影。以博客群体为主体参与的博客电影制作,就意味着什么人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写剧本、做演员、做导演、做摄影等等。“现在低端博客电影处于投入阶段不赚钱,如果说收益那就是博客网站的每月增加的30%点击率。博客电影会使博客群体增多,从而增加网络流量,实现增值。”博客网站多媒体中心总监梁书斌告诉记者。

  博客电影的赢利模式在哪里?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赵曙光的观点是,博客电影不走票房,是否赢利,取决于博客电影赢利模式的创新程度,“植入式广告是最适合博客电影的,因为博客电影是批量的,在100个FLASH里放植入广告远比在一部传统电影里宣传效果好得多。”

  谈到博客的赢利模式,陈伟明侃侃而谈:“现在先是聚人气,让大家都参与这个游戏,点击率上来了,吸引广告投放。在博客电影中植入广告,或者好的博客电影播映权卖给其他博客网站,实行收费观看。”对于版权问题,陈伟明认为,现在的博客电影是可以在网上免费观看的,以后就进行分类,有会员观看的电影,有非会员观看的电影。收费的博客电影可以在其他博客网站卖播映权。另外海内外贸易,或者飞机、汽车里的屏幕都可以放博客电影。但博客网总编辑王俊秀认为,博客电影以后可能还要采用走院线这种方式。他说:“虽然是短片,但是可以在电影院放映一组同类题材的短片或者同一位导演的短片。”“博客电影火起来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希望到时候能够出来一部可以上院线的博客电影。”方兴东说。

  陈伟明表示:“博客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让人来发挥潜力。我们不知道博客群体中潜伏着什么样的人,《女巫—布莱尔》的出现也许时间很长,也许明天就会有。”《女巫—布莱尔》是电影史上的奇迹,1995年,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的几位学生以借来的3.5万美元,花费8天时间用16毫米手提摄影机拍出了《女巫—布莱尔》,影片在美国发行9周,赚进1.37亿美元,至今的全球票房更是高达2.5亿。

  启蒙状态的高校消费群体

  博客网站中的一篇名为“星光梦旅”的文章这样写道,“演技没有没关系可以慢慢练;身材没有可以慢慢减;长相没有可以慢慢整;文化没有可以慢慢吹;名气没有可以慢慢炒。就因为这样,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想走进他们的圈子。这也没错啊,你又不是缺根弦,为什么不能一夜成名,然后暴富呢?我看成!!”

  方兴东认为,博客电影短片和传统电影短片不一样的地方,是传统电影短片作者的自我意识强一些,是内向型的。但博客电影是激发网友的参与意识,是外向型的。

  据博客网多媒体中心总监梁书斌介绍,为了激发更多的人的“星光梦旅”,让更多的博客群体参与到博客电影制作中,博客网站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现在全国10个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杭州、长春、武汉的10多个高校进行巡回演出。

  记者曾在10月17日的“人民大学校园文化周”活动中,看到博客网站联合人民大学的学生艺术团体,在人民大学能够容纳800人的教室中推介博客电影。这些电影作品中有的是人民大学的学生用DV拍摄的。观看电影的学生有300~400人,现场反应非常热烈。

  “博客电影还处在概念的启蒙阶段,我们没有做详细的市场调查。但现有的数据证明,网民群体30岁以下的占70%,我个人觉得博客电影的消费群体相当大的比例应该是学生,所以选择在高校里宣传。”方兴东告诉记者。

  博客电影的渴望:一夜成名

  在结束《聚焦这一刻》的制作之后,中博传媒从11月份开始制作《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剧本原名《来来往往》)和《只因为我是女孩》这两部博客电影。剧本投入拍摄前期,进行了投票。《只因为我是女孩》截至10月31日在博客网站得到的票数最多,为25764票;《来来往往》则为24687票,位居第二。

  “我知道,我行,我还行”———这是博客电影群体中流行的一句话。“博客电影是对电影工业机制的一种颠覆,是娱乐原生态的回归。在远古时代,人民群众劳动之余想娱乐一下,那不就是自己跳舞、唱歌进行自娱吗?只是后来娱乐的门槛高起来,出现了学院、制度、流派,但所有流派都是为自己进入电影工业提供说法。现在博客电影把这个门槛降低了,谁都可以参与、可以投票、可以成名。”王俊秀说。

  “一位投资商不会投资两三百万给名不见经传的导演,我们现在的电影市场运作机制会把一部分具有导演才华的人拒之门外。”博客网站多媒体中心总监梁书斌是导演系毕业的,他想通过做博客电影实现自己的导演梦。梁书斌在这样的心态下创作了他的电影剧本《播客》和《图片博客》,这些短片在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活动中播放,受到学生的欢迎,较多的学生认为故事另类、好看。

  王俊秀没有回避赢利压力,他说:“我们提供平台,中博传媒提供制作和宣传费用。相对而言,我们这边压力不那么大,而中博传媒压力比较大———必须考虑博客电影会有谁来看。”然而,陈伟明非常乐观:“你无法用时间来衡量博客电影会不会一鸣惊人、一夜成名,这就好像谁都没有预测到李宇春会成为万人迷一样。现在来讲博客电影最需要的是———聚集人气。”

  告诉我,博客电影的未来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的研究员金燕曾经告诉记者,现在一些导演系毕业的学生没有资金,只好去做家装,现在的商业机制确实使好多有志于电影的人才没有展示的平台。那么,博客电影是否可以弥补现有体制下电影人才培养的缺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赵曙光不以为然,他觉得博客电影的精神在于它的非专业性,人们喜欢看李宇春,并不因为她唱歌唱得专业。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98级学生集体创作的《清华夜话》,人们喜欢看并不因为它专业,博客电影参与比专业重要得多。”赵曙光举例说。据了解,从2001年末开始,名为《清华夜话》的DV短剧突然出现在网络上,成为各大学校园BBS上的热门话题,并迅速传播到社会上,不少人把它当作窥看、了解当今大学校园生活的最佳影像读本。

  然而,《清华夜话》没有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它只是开创了校园DV短片的热潮,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校园DV的代名词。如今校园学生DV作品比赛也加速了DV在校园的普及,买数码摄像机,用于拍摄校园DV短片的学生多了起来。“博客电影的发展有两种结果,要么像《清华夜话》那样喧嚣一时、昙花一现,要么发展成为特殊类型的电影短片。”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贸易系营销教研室陈冠认为。

  摘编自《北京现代商报》刘亚力/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