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文化断层与读书门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15:19 南方周末

  □洪巧俊

  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11月15日说,目前在我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到4.2亿人。近九成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下,不仅制约了我国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技术的快速推广,也影响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进程也就是说,在4.8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的人只有6000万人。而这些初中文化以上的

人,却大多是30岁以上的人。如今在农村很难找到高中毕业的年轻小伙子了。会读书的上了高中上大学,不会读书的初中还没读完就辍学了。

  高中文化将在我国农村悄然形成一个“断层”,这个“断层”突显的是农民文化素质整体急下。过去农民的文化水平高的大都有高中文化,他们是农村科学种田致富的顶梁柱,如今年轻的农民们高的却只有初中文化,而更让人担忧的是将来农村孩子达到初中文化程度的也越来越少。这也是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所说的,近九成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断层”的形成,势必影响新一代农民素质的提高,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据报道,华北某县是个“普九达标县”,按照达标要求,其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不应超过3%。但事实是,该县每年初一入学学生保持在1万多人,在初三中考时,参加考试的只剩下4000来人,三年里流失6000多名学生。而更令人沉重的是,这并不是一个特殊的典型,它不过是记者随意调查的一个县,也许比它的辍学情况严重、更触目惊心的县还有很多。(11月10日《新京报》)

  农民文化素质在倒退,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农村高中毕业生可谓比比皆是,其中大部分民办教师就是高中毕业生。我那村庄还不到500人口,高中生却有四五十人,如今村里却找不到一位年轻的高中毕业生了。高中生在农村已成了稀缺人才。一位乡党委书记对我说,县里要求每个乡输送一位高中毕业、2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去省农校进修,结果跑遍了全乡也没有找到一个。拿上述的那个有35所乡镇中学的县来说,只有一所学校的上线率超过20%,但也只有26%。有25所学校的上线率在10%以下,其中有3所的上线率为零,有18所学校经过中考得以升学的幸运学生,每校只有1名到3名。也就是说,如今乡镇中学能升高中的学生是屈指可数。当地农民还算了一笔账:一个孩子如果考上公费的高中,一年学费要1000元,加上其他花销,一年大约是3000元,三年下来是1万元。如果是择校生,三年下来至少得4万多元。如果孩子考上大学,即使花钱再节省,四年至少也得5万元。这样的支出对于一个每年现金收入仅数千元的农民家庭来说,无疑是很难承受的。农民最讲究实在,如果孩子上不了重点大学,考大学无望,他就不会让孩子去读高中,孩子在这三年里或多或少还可以赚些钱,三年1万多元钱就可建一层楼房。不说那昂贵的择校费,就是每学年1000元钱学费也让大多农民家庭捉襟见肘,再算算上大学的费用,一旦无法承受,孩子就是能上重点高中,他们也会提前让孩子辍学。很多农民认为,让孩子读到高中,不仅浪费了巨额的学费和数年的光阴,如果早知道孩子考不上大学,还不如早点回家学手艺或者出去打工挣钱。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自隋唐以来,科举制度的发明,使中国社会各阶层间的流动成为可能。全国统一高考,是许多农家子弟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命运的捷径。如今他们深感读书变得越来越困难,跳“龙门”变得越来越遥远。众所周知,大学逐年上涨的学杂费,对来自农村的学生是一道高门槛。说到“高门槛”,如今孩子读书,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门槛是一个比一个高,每高一个门槛,收费就增加。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每踏上一个“门槛”,负担就加重,这是导致农村人口返贫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农村读高中上大学越来越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村要奔小康,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农民不行,要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首先要提高他们的文化基础知识,辍学的越来越多,高中毕业、初中毕业的越来越少,要提高也就很难,因此,必须抓好九年义务教育,鼓励十二年义务教育,把读书的“门槛”降低,让农民的孩子真正读得起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