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何时与国际接轨 还有多少降价空间值得期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15:5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1日电“我国汽车产品的价格会很快降到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以下。”近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杨合湘预测。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的预测某种程度上应证了杨的观点。该报告称,由于产能过剩将进一步加剧,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汽车价格、利润率和投资回报下降,中国汽车行业在2006年可能会无利可图,2007年的行业前景将更加惨淡。

  “网上车市”总监华雪认为,由于新车频繁推出,市场蛋糕被层层瓜分。特别是到了年底,每一个厂家和经销商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价格的震荡走低是不可避免的。但总体来说,今年的汽车价格不可能有全面、大幅下滑的可能。

  根据网上车市对汽车价格走向的最新统计,今年价格走向呈明显稳定趋势,是自1999年以来,汽车价格下降幅度最小的年份。专家认为,汽车价格比较稳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经过去年的大幅波动,汽车价格已不具备大幅下降的条件。同时,随着年底的接近,不断有新车上市,使整个市场的消费热情保持高涨,因此,业内人士预测,年底出现大规模价格战的可能性不大,消费者期待了一年的“大动作”将被放空。

  随着奇瑞、吉利等更多民族品牌走出国门,中国汽车品牌的竞争力已经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承认,而民族品牌最大的竞争力,则来源于有竞争力的价格。一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薛旭的话引起了业界不小的轰动,他说:“中国汽车业将会引发全球汽车价格再降30%~40%”。

  薛旭认为,由于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大、生产成本低,再加上中国本土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客观上对全球市场构成了强烈的吸引力,这使得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汽车生产和零部件制造的速度大大加快。而目前国际市场上出现了制造低端车的现象,也将加速这种趋势和状态,使中国本土汽车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以最快的速度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届时,中国制造的汽车将会带动全球范围的汽车价格下降。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劳动力成本优势只是中国参与国际汽车产业分工的一块敲门砖,不能作为核心竞争力来看待。在汽车行业,真正决定核心竞争力的是产品的研发,而这正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短板。因此,在合资企业中,外方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中方逐渐丧失话语权,如果不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实现汽车价格与国际接轨就只是一句空话。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主任徐长明认为,从今年的情况看,汽车的消费需求在逐渐释放,随着汽车消费的更加理性,消费者对企业利润有了更多的了解,汽车价格也日趋合理。但另一方面,汽车价格的总体走势会震荡下滑,单车收益减少,汽车企业的利润率还将持续下降。徐长明称,相比持续低靡的欧美市场,中国车市今年接近18%的市场增长率还是非常具有诱惑力,这也是跨国公司不遗余力引进富有竞争力车型的主要原因。

  日益激烈的竞争,迫使所有的汽车厂家都必须“苦练内功”,否则就将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可能。也许,这对我们消费者来说,是福音,也是更深层次的期待。(黄少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