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岳麓山下求索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16:06 红网-三湘都市报

  

岳麓山下求索路

  □本报记者 文华

  登高必自卑

  古人无论读书修道,总会很哲学地处理房前屋后的道路景观,上岳麓山的道路更是如此,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要算自卑亭了。

  自卑亭位于今湖南大学广场右前方。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由长沙郡丞赵宁倡建。亭名取自《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之句。1795年(乾隆二十四年)重修,1812年(嘉庆十七年)移建于登山通道中,即今址,使登山道路由亭中穿过,意使“登斯山者高山仰止,道中庸也,极高明也”。

  据说,麓山上原在半山道建有“道中庸”亭,山顶建有“极高明”亭,《续岳麓志》云:“二亭皆朱子题额旧址。久废”。康熙中巡抚周召南、丁思孔先后重建。兴建后的自卑亭与极高明亭、道中庸亭皆贯穿山道,构成岳麓山自上而下的一条视觉和交通轴线,这是岳麓山风景建设中一种巧妙构思手法。

  亭为方形砖墙,小青瓦屋面,四壁开辟拱门,简洁朴实,“自卑亭”三字古朴凝重。因民国时辟马路于亭侧,则原登山通道遂废。李拔撰《自卑亭铭》,以登山之道而示其为学之步骤,岳麓山蕴藏的深邃的湖湘文化之内涵由此可见一斑:

  “窃闻圣教,登高自卑。伦常日用,百姓与知,率由践履,变化固之。宫墙何异,美富何奇,毋悲路岐,循循下学,入圣之基。”

  一泓胜千顷

  世人对岳麓山上的飞来钟和飞来石,确是如雷贯耳,却很少有人知道在上岳麓山的路上,还有一个飞来湖。

  《岳麓志》载:“小成湘碧钓可泛,江臬重岫,既遮断大江,尝星月倒映,鹂鸟宿烟,一泓之清,胜于千顷。”宋代洪觉禅师诗云:哪知湘水西,乃有飞来湖。连荡满秋色,小艇藏孤蒲。闲来倚危栏,对立鸥炯如。我与湘峰色,俱堪入画图。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水在古人眼中,一直是淡薄、闲适、悠远的象征,也是贤哲修身的最高境界。特别是在岳麓书院前面的水,不但被赋予了不尽的诗情画意,也成了士子们抒发志向的载体。

  在河西高校区,不少人把飞来湖当成湖南大学的“未名湖”,其寄寓之深,可见一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