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外滩“情人墙”,一个时代的浪漫记忆(朝花夕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01:58 人民网-华东新闻

  听说有建议恢复“情人墙”,戎誉百感交集。20年前,上海黄浦江西岸的那一小段半人多高的灰白水泥墙,伴着他度过了许多美好、甜蜜的日子。“上海不知有多少人,像我一样,从这里开始爱情,产生了家庭”

  “两对情人间仅隔一人,彼此说话都听得见”

  20多年前,戎誉还只是个20出头的小伙子,喜欢上了同事小徐姑娘。不多久,上海外滩的那段“情人墙”增添了两个年轻的身影。

  当时的上海除了电影院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娱乐场所。由于需求旺盛,晚上6时之后的电影院票总是一票难求。“公园嘛,晚上也是关门的。“回家吧,自家才一间房,16平方米,上有父母,下有一个小妹妹。只好出去‘荡马路’呗。”当时,上海的住房条件普遍较差,“轧马路”是年轻恋人最普遍的约会方式。

  走多了,也累,就希望有个安静、宜人的场所。渐渐地,外滩从黄浦公园至延安路不到1公里的江岸,成了最佳恋爱场所。

  “外滩的直达公交车不少,又有陈毅广场等标志性建筑,大家碰头方便。”更重要的是,入夜的黄浦江边既是个开放的场所,又不乏私密性。背后,中山东一路昏黄的街灯远远映射着;眼前,黑暗的江面上偶尔有船只驶过,点点灯光随着江水波动。人在其中,构成了一幅依稀莫辨的温和图景。

  “那时,江边的人真多啊。”戎誉说。江边有一些条凳,但从来占不到位,只得倚着半人多高的墙体,就着江风、江景谈恋爱。一对对的,像一场盛会。“两对中间,有时最多间隔一人的距离,彼此说话都听得见。”但是,沉浸在甜蜜之中的恋人,眼里耳中只有对方,浑然不觉身外的世界。“

  那其实是一堵钢筋混凝土防汛墙”

  在高级工程师虞中悦眼里,戎誉记忆里承载着最浪漫时光的那段“情人墙”毫无浪漫可言。“所谓‘情人墙’,基本是指上世纪70年代后修的一段钢筋混凝土防汛墙。”

  退休前就职于上海防汛指挥部的老虞,肚子里就是一本上海防汛历史书。“上海从1921年发现地面沉降之后,潮水上涨漫到市区的现象时有发生。”但直至新中国成立,黄浦江边仍没有防汛墙,仅有几条铁链作为阻隔。

  1959年,外滩开始修防汛墙,砖土结构,墙顶高程4.8米。1962年8月,一次台风侵袭,全市几十公里的防汛墙被冲开46个缺口,外滩就有两处。“南京路食品公司门前,积水深达1米。”

  1963年,上海着手限制地下水开采、控制地面沉降,同时在市区全面修建防汛墙,并在外滩加建了钢筋混凝土L型防汛墙,标高加高至5.2米。

  1974年8月,历史重演,台风侵袭使不少地段高潮位和防汛墙齐平。同年11月,上海市防汛指挥部颁布了新的防洪标准,外滩那一段标高确定为5.8米。“当时外滩江岸的平台与马路齐平,路上行人可看到黄浦江,也可直接走至江边。”于是,一拨又一拨的年轻人,就这样穿过中山东一路,依偎在防汛墙边。

  1981年9月台风的再度祸患,上海的潮位超过了历史最高纪录。此后,修建“千年一遇”防汛墙被提上议事日程。1989年至1993年,外滩修建起了新的防汛墙。

  这一修,外滩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黄浦公园至新开河约1700米的黄浦江边,构筑了钢筋混凝土双层空箱式结构的防汛墙。14万块彩色地砖和花岗石铺成的地面,32个半圆形花饰铁栏的临江观景阳台,64盏庭柱式欧式方灯,21个碗形花坛,造型各异的人造大理石椅子,以及四季常青的绿化带栏墙,一扫原先简陋的防汛墙模样,成为上海旅游休闲的著名景点。

  “‘情人墙’承载了特殊的人文内涵”

  外滩景致更美了,但戎誉还是怀念当初的那道灰白水泥墙。其实,至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咖啡馆、舞厅、茶楼等娱乐设施的增加,以及住房有所改善,“情人墙”已不再是恋人们约会的首选之地。然而,对于在这里开始“携子之手”的戎誉们来说,“情人墙”是永远的记忆。

  正是那段不能忘怀的历史,使海伦有了重建“情人墙”的设想。作为上海婚庆行业协会的秘书长,海伦对“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特别敏感。

  “‘情人墙’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承载了特殊的人文内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上海海派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今年8月,海伦策划制作了《打造外滩人文新景观,创建爱之墙文化带》项目创意书。创意书显示,黄浦公园至新开河段的人行观光台被划为“爱情大道”,中央地面上以中国书法大字书写爱情美文警句,两侧仿照好莱坞“星光大道”形式,让情侣或夫妻按下大拇指指印。铺以泛光照明,点亮一路的“爱情”。同时,种植“情人树”、建造“爱情长廊”等,使黄浦公园成为独具特色的爱情主题公园。“我们不仅要恢复‘情人墙’文化,更希望将外滩打造成为继世界十大婚姻纪念地后新推出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爱情文化圣地。”

  “这一设想不乏浪漫之处,但实际操作并不简单。”市防汛指挥部有关人士听说海伦的创意之后,委婉地表示不赞同。外滩风景区管理人员也认为,打造“爱情大道”,就必须对外滩沿线动“大手术”,“缺乏可操作性”。对此,海伦坦然表示:“对我来说,重要的是将大家内心的感觉表达了出来,至于现阶段是否能够真正实施,我并不在意。”

  海伦“不在意”的这个创意,在沪上不少中年人心海投下了一颗小石子,泛起回忆的涟漪。戎誉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在他看来,不管新“情人墙”是否会建立起来,都与当初他们相依的那道旧墙相去甚远。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那道消失了的灰白色钢筋水泥墙,才是他们心中永远的“情人墙”。

  《华东新闻》(2005年12月02日第四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