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日本靖国神社游就馆真相(本报专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04:1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靖国神社”再次触动日本与亚洲邻国关系的敏感神经。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11月19日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期间,记者问到靖国神社内游就馆的展示,是否把日本侵略战争粉饰成自卫战争,小泉以“不支持这种说法”相回应。时隔三日,日本外务大臣麻生太郎声称,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及其游就馆其“并没有美化战争,只是如实展示当时状况而已”。

  游就馆,相当于靖国神社的军事博物馆,展出战争遗物、资料和武器。新华社记者日前来到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的靖国神社内,了解游就馆真相。游就馆“展示当时状况”的手段主要有三种:隐瞒真相、倒置因果和歪曲事实。因此,麻生太郎所谓“如实展示”,不过是皇帝新装罢了。

  隐瞒真相

  游就馆“日清战争”(即“甲午战争”)展厅内保存着日军“战利品”,包括当年从中国旅顺清军要塞缴获的德国克虏伯公司1885年出产的12厘米口径大炮。着意表现日军“勇猛”的同时,这一展厅隐瞒了在日军肆虐下旅顺全城只剩下36人的事实。

  关于日本出兵山东和“济南事件”,馆内说明这样写道:“昭和2年和3年(1927年和1928年),蒋介石北伐开始。由于国民革命军反日情感强烈,完全没有军规,日本政府为了保护侨居的日本人,出兵青岛,不久撤退。第二次出兵时,国民革命军北上,在济南杀死大批日本侨民。”说明完全不提日军在济南屠杀中国军民3625人以及日军把国民政府驻山东外交特派员蔡公时割掉耳鼻、与其他16名外交人员一起杀害,造成“济南惨案”的事实。

  倒置因果

  关于“满洲历史”,游就馆说明称:“北起黑龙江南到长白山脉之间广大地区,各个时代称呼不同。这里是属于通古斯系统、满洲民族女真的摇篮。满洲民族国家源自周王朝时代就为人所知的扶余,还包括高句丽、渤海、(辽)、金、后金(清)。‘满洲事变’后,建立了以清朝宣统帝为元首的满洲国。但现在,中国统治这里,称为东北。”这段文字暗示,东北是中国后来“侵占”的领土。游就馆介绍伪满洲国国歌国旗,满洲“新国家建设”计划,避而不提日本在那里的殖民掠夺。

  “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游就馆称作“支那事变”,并这样解释事变起因:“昭和11年(1937年)7月7日夜,北京郊外卢沟桥附近演习场,发生枪击训练中日本军队(清本中队)的事件。第二天早晨,前往当地的一木大队也遭到枪击,于是与宛平城内中国军队交火……卢沟桥的小事件导致‘北支那事变’,原因是中国正规军向日本军队非法射击,日本军队反击,使整个北支那变成战场。背景是中国方面拒绝日中和平的意志。”所谓“北支那”,即华北。日本军队在华北与中国军队发生冲突,继而爆发战争,谁是外来侵略者,难道还不明白吗?

  根据此种表述,是中方抵抗导致日本放弃“不扩大”方针,扩大中日战事。

  歪曲事实

  游就馆展览中,看不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任何介绍。

  对于1937年发生在南京的事情,游就馆这样介绍:“昭和12年12月,包围南京的松井司令官向属下部队发布略图,用红笔标明外国权益和难民区,要求严正军规,杜绝不法行为。中国军队败退到下关,遭歼灭。市内,由于败兵换上民间服装,成为便衣队,因此揭发他们。但是南京城内,一般市民的生活恢复了和平。”

  如今在南京,任何一名幸存者都会列举亲身经历,驳斥这些谎言。当时身处南京的外籍人士也以文字、照片和胶片记录下了历史事实。展览中提到当时日本军歌《小麦与士兵》。这首歌与歌颂靖国神社的《九段之母》等军歌,现在还能在日本卡拉OK厅歌单上看到。

  述及武汉会战,“中支派遣军于昭和13年10月攻占武汉三镇,但是与南京一样,设立了残留居民避难区,特别对历史遗产、文化设施、大学、图书馆采取万全之策加以保护。”

  事实上,日军大肆掠夺和破坏中国文化遗产。当年日军沿路烧杀,甚至把武汉大学校园充作军营。

  隐瞒、倒置和歪曲,游就馆的三大“法宝”,不仅适用于中日历史,对其他亚洲邻国亦然。游就馆让日本以“受害者”面目出现,被逼无奈参与战争;又以“救世主”面目出现,为了解放亚洲民族而入侵邻国、掠夺资源。

  游就馆所要强调的观点是,大东亚战争是“自存自卫”的战争,是“解放战争”,所以日本军国主义者“虽败尤荣”。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2月02日第五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