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提出明年经济工作八项任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05:55 时代商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总结了今年的经济工作,深入分析了“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成就及取得的重要认识和经验,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温家宝在讲话中着重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阐述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具体部署了明年的经济工作。

  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平稳较快增长

  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这对于增强综合国力、有效缓解经济社会矛盾是非常必要的。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要在大力增收节支的基础上,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持货币信贷稳定增长,优化货币信贷结构。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

  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必须始终不渝地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工作中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同时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让农民真正受益;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权益,在实践中推进农村各方面制度的创新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搞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实行中央、地方分级负责,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

  明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要有良好开局。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坚持粮食供给基本立足国内的方针,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积极促进农民增收,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县域经济,充分挖掘农村内部增收潜力,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我国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要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强化激励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和完善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体系。当前,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发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严格执行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规模经济效益。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

  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推进能源资源节约,既是缓解能源资源供求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明年务必取得明显成效。

  要大力推进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降低资源消耗水平;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综合运用财税、价格等政策手段,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形成全社会自觉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积极开发资源节约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同时,要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着力解决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关键词:东中西互动

  继续推动东中西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我们要抓住当前区域间生产要素和产业流动、转移加快的有利时机,促进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要从各地自身条件出发,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发展优势产业;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进一步推动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进一步扩大区域间经济、技术、人才合作,创新合作方式,加强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援助和支持;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重视发挥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加快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当前改革主要任务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消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明年要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的突破。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理顺产权关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以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控机制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以完善市场功能为重点,积极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关键词: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为促进我国经济在扩大开放的条件下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必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要继续扩大利用外资,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促进国内产业升级。要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互利互惠和共同发展。妥善处理贸易争端,积极改善贸易环境。

  关键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要善于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化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事业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明年八项具体工作

  会议提出,明年具体抓好以下工作:(一)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二)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和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保持合理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坚持控制新开工项目。(三)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推动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调整。(五)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七)加快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八)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据新华社

  权威解读

  明年经济工作重在为民解困

  减轻居民住房税费负担

  中国一直强调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过去的延续。中国的经济有冷有热,表现在一些高档消费品和政府推动的产业有些热,但是居民消费还是不振。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发展区域、不同的消费品都有冷有热,但是又不宜采用不同阶层不同财政政策的方法,所以还是需要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拓宽消费领域,培育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将是明年扩大消费的政策取向。一些扩大消费的措施,诸如减轻普通居民住房及汽车消费的税费负担、停止对小排量汽车使用限制等等有望出台。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

  全国农民有望减负220亿元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积极促进农民增收,而农民增收是农民消费需求增长的前提,这样有利于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活跃总体市场。明年国家将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一个大举措是“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这是多年来我国以城市建设为主的投资方向正在转为更加重视农村建设的重大转变。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王东京

  解决“看病难、上学难”

  明年经济工作中提到要进一步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可以说是我们对去年、今年禽流感疫情的一个反思,在经济工作中强调对禽流感疫情的重视,是提醒企业在日常的经营中,对影响人民生活健康的各种因素给予更多考虑,防微杜渐。为解决“上学难、学费贵”问题,从明年开始,国家将用两年时间在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农村卫生体系建设、城市社区卫生发展将被摆上突出的位置。同时,明年还将大力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秩序。这次会议强调指出,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王东京据新京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