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车价真的会与国际接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06:15 人民网-江南时报

  近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杨合湘预测:“我国汽车产品的价格会很快降到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以下。”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的预测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杨的观点。该报告称,由于产能过剩将进一步加剧,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汽车价格、利润率和投资回报下降,中国汽车行业在2006年可能会无利可图,2007年的行业前景将更加惨淡。

  报告多少有些耸人听闻,但它提出的问题,却是中国汽车业不得不面对的。不过根

据网上车市的最新统计,今年价格走向呈明显稳定趋势,是自1999年以来,汽车价格下降幅度最小的年份。专家认为,汽车价格比较稳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经过去年的大幅波动,汽车价格已不具备大幅下降的条件。同时,随着年底的临近,不断有新车上市,使整个市场的消费热情保持高涨,因此,业内人士预测,年底出现大规模价格战的可能性不大,消费者期待了一年的“大动作”将落空。

  A

  汽车降价期待落空?

  “年底还会大幅降价吗?”随着年末岁初的到来,不断有朋友提出类似的问题。一般而言,年底都是买车的最好时机,其一,汽车厂家为了完成年初的产销计划,减少库存,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让利促销;其二,经销商为了完成任务,拿到返点,也会不惜让出自己的利润,甚至赔本甩卖。

  从今年的情况看,汽车市场一直不温不火,在价格方面,新车的上市价格基本比较合理,具有较大的冲击力;而一些老车型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再加上价格持续走低,也赢得了自己的市场空间。统计显示,今年1至10月,乘用车产量和销量分别为315.18万辆和31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92%和17.92%。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朱一平认为,与去年同期低迷的市场相比,今年市场的表现已经足够让人欣喜,整个市场仍然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而这正是一个成熟的汽车市场所需要的。在对去年市场走势反思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不少厂家开始实行以销定产的销售方式,在连续几个月销大于产的情况下,汽车库存下降,车市的价格得以稳定。

  但是,消费者并不希望这种稳定的出现,北亚车市商务信息中心副部长且小钢承认,车价的变化还是最让人关心的话题。“现在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年底前还会有价格大战到来,另一种则认为车价不会出现大幅度变动。依据目前市场的销售情况,我倾向于第二种说法。”

  上海大众是今年惟一刮起大幅降价旋风的企业。但今年8月的那场“飓风”,威力却不够大,也没有企业愿意站出来跟风。在之后的3个月里,上海大众多次下调产品价格,尽管不少人把这看成是“甩卖库存”,但“务实”却给上海大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国家统计局工交司专家江源分析说,上海大众通过降价促销,八九月份销量环比连续出现增长,同时减少轿车库存近8000辆,而其他轿车企业在这两个月却新增库存3万辆。

  对此,上海通用的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凯越、新赛欧、君威和GL8等产品表现出色,销售情况完成的不错。今年前10个月,上海通用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并很有可能夺取今年的销售冠军,因此,不存在调整价格的压力。而被认为最有可能跟进的一汽大众,也在“飓风”过后的第二天,公开表态不会降价。

  B

  车价将与国际接轨?

  “吉利在马来西亚的项目遭埋伏”,近日,有消息称,出于对本土汽车企业的保护,马来西亚要求吉利在该国CKD组装的车要100%销往国外。据介绍,今年5月30日,吉利与IGC集团在马来西亚举行了合作投资建厂的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吉利与IGC集团在马来西亚制造、组装和出口吉利汽车。

  “进口马来西亚的中国汽车已威胁到本土汽车的市场份额。”然而,签约后不久,现任马来西亚国家汽车工业公司顾问的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就对外表示,提醒本国政府应限制对中国汽车的进口。据悉,由于高关税的保护,在中国售价才3万多元的吉利豪情,出口到马来西亚就要折合人民币10万元。

  吉利让马来西亚感到害怕,这不知道算不算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例证。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奇瑞、吉利等更多民族品牌走出国门,中国汽车品牌的竞争力已经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承认,而民族品牌最大的竞争力,则来源于有竞争力的价格。一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薛旭的话引起了业界不小的轰动,他说:“中国汽车业将会引发全球汽车价格再降30%至40%。”

  薛旭认为,由于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大、生产成本低,再加上中国本土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客观上对全球市场构成了强烈的吸引力,这使得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汽车生产和零部件制造的速度大大加快。而目前国际市场上出现了制造低端车的现象,也将加速这种趋势和状态,使中国本土汽车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以最快的速度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届时,中国制造的汽车将会带动全球范围的汽车价格下降。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劳动力成本优势只是中国参与国际汽车产业分工的一块敲门砖,不能作为核心竞争力来看待。在汽车行业中,真正决定核心竞争力的是产品的研发,而这正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短板。因此,在合资企业中,外方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中方逐渐丧失话语权。如果不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实现汽车价格与国际接轨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C

  “车海战术”成主流?

  “明年又将是个产品年”,新华信总裁林雷称,主流厂家的竞争从推出精品车型的时代转入以多取胜的时代。在接下去的几年时间里,“车海战术”都将成为影响中国车市走向的重要因素。

  “车海战术”的另一个影响是,有竞争力的车型将迅速从“车海”中脱颖而出,而没有竞争力的车型将很快被遗忘。对于我国现在的消费者来说,有没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性价比,或者说在配置相当的情况下,谁的价格低,谁就更有竞争力。林雷称,这跟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有关,而汽车厂家也没有培养起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表示,由于汽车厂家对降价讳莫如深,因此,隐性降价将成为降价的主要方式,包括推改款车型、增加配置、降低零配件产品价格等方式。这样一方面达到聚拢人气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降价带来的负面作用。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主任徐长明认为,从今年的情况看,汽车的消费需求在逐渐释放。随着汽车消费的更加理性,消费者对企业利润有了更多的了解,汽车价格也日趋合理。但另一方面,汽车价格的总体走势会震荡下滑,单车收益减少,汽车企业的利润率还将持续下降。徐长明称,相比持续低靡的欧美市场,中国车市今年接近18%的市场增长率还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这也是跨国公司不遗余力引进富有竞争力车型的主要原因。

  日益激烈的竞争,迫使所有的汽车厂家都必须“苦练内功”,否则就将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可能。也许,这对我们消费者来说,是福音,也是更深层次的期待。

  房价、学费、医改:向惟利是图说不

  在回顾这一年中国老百姓的酸甜苦辣时,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觉:2005年的中国城乡居民,对于高房价、高学费、高医疗费的忍耐,已经逼近极限。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些登高一呼,向高昂费用背后的惟利是图者说不的人,自然就成了明星。

  易宪容勇斗高房价

  易宪容称得上是中国向高房价说“不”的第一人。2004年7月30日,易宪容一篇“谨防房地产业要挟整个中国经济”的文章,震惊社会各界,成为他向高房价开战的第一炮。到了2005年,易宪容进一步将矛盾对准地方政府,认为房地产暴利是地方政府对财富的掠夺。在关于房价走势问题的大讨论中,易宪容更是语出惊人,认为上海的房价应该下跌50%,北京的房价应该下跌30%。他还认为用不了几年,老百姓就可以买得起房子。

  易宪容的预言至今没有实现,但是,由于中央政府接连出台的调控政策,加上以易宪容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和舆论的呼吁,在整个房地产领域,开发商和消费者形成严重的对峙局面。这种观望气氛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2005年房地产市场的增长幅度全面下滑。

  张保庆痛斥高学费

  相信在2005年8月29日之前,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的知名度只能局限在特定的领域。这一天之后,他的知名度突然大范围扩散,成为更加知名的人。因为在这一天,张保庆公开点名批评了8个省市对国家助学贷款不那么重视的问题,引起轩然大波。张保庆也成了继审计长李金华之后又一被媒体称为“敢讲真话而出名的高官。  学术机构否定医改

  一个富有的家庭为了拯救病患的生命,在短短的60多天内,花掉了500多万元的医疗费。这是2005年医疗卫生界发生的最具轰动性的新闻。伴随着经济改革开放的过程,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城乡居民的心头之患。

  2005年7月29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一则新闻,新闻称,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参与的一个研究课题即将发布报告,该报告认定:现在医疗卫生体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是完全错误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

  处在大转折的关头

  若干年后,人们会发现,2005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转折的开始。因为这一年,由房价、学费、医疗费折射出的社会矛盾,前所未有的、大范围的以一种激烈的社会舆论的方式表现出来了。

  这实际上是对中国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一次大反思。也就是说,以前奉行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思想,越走越艰难了。公平优先,事实上得到了绝大多数城镇居民的认同和推崇。

  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公平,如何在公平的前提下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如果在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保护我们的环境,这条路更加艰难。

  王义伟

  《江南时报》(2005年12月02日第十八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