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生命,在灾难中屹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06:30 大江网-江西日报

  ●杨振雩

  

生命,在灾难中屹立
2005年快要结束了,人们正酝酿着欢欢喜喜迎接新年。这些天来天气晴好。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却像晴天霹雳般降临到九江这块土地上。灾难使人猝不及防,人们惊慌、跌倒、伤亡,但更多的是不屈。很快,人们掸掸身上的尘土,平静地从地震中站起来了。

  惊魂数秒

  11月26日,阳光温馨迷人。

  这天早上8点40分,笔者坐上开往庐山区海会镇的班车。路上的车辆并不多,不知为何,车行几分钟后明显慢下来,司机像是一位新手,连方向盘都扶不稳,别别扭扭的。车停第一站,有人上车,他脸色发白,边喘气边说:“刚刚发地震了,房子晃来晃去,吓死人了。”车内顿时一片喧哗。

  11月26日8时49分,在九江市辖区的瑞昌市和九江县(震中位于北纬29.7度,东经115.8度)发生了5.7级地震,波及到江西省大部分地区和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等省份。这场本地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虽然持续时间只有五六秒钟,但却震天动地。

  地震来临时,湓城镇瑞丰村5组村民徐新生正在瑞昌市一建筑工地搭建工棚,站在2米多高的棚顶钉桁条,准备盖石棉瓦。突然,他听见一声巨响,好像飞机从低空掠过头顶,随后棚子开始猛烈摇晃,他跌落到地面,腰椎骨裂。

  从瑞昌市工艺美术厂下岗的徐新德今年54岁了,早上8点多正欲洗脸漱口,忽听到楼上有响声,跑出大门来看,这时三楼的墙倒了下来,几块砖劈头盖脑地砸下来。

  九江县港口镇洗心桥村村民雷万莲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在26日的震中罹难。

  ……

  在大自然的淫威面前,人类是多么渺小。然而,正如海明威所说:人可以被击倒在地,但决不可以斗垮。

  不屈的红烛

  11月28日上午,天上下了几滴小雨,笔者来到桂林街大塘村。公路边有一栋倒塌的农房,几乎成了这次地震中标志性的废墟。

  屋主李金秀在娘家哥哥和母亲的帮助下,从倒塌的房子里转移东西,一部分放到搭好的蓝色救灾帐篷里,一部分用小板车拖到她妹妹家,屋里屋外一片狼藉。门前的棉地里,放置了一些厨房用具,锅碗灶台。毁坏的两只开水瓶和摆钟相隔不远躺在地上,旁边是一堆爆竹的灰烬和残骸。

  26日这天是儿子结婚的大喜日子。在儿子5岁那年,丈夫就过世了,20年,李金秀好容易才熬到这一天。母亲在帮她洗洗捡捡,姐夫在贴对联,亲戚和邻里们正在帮她准备中午的酒席,楼上的新房里有人在铺床叠被。这时,一声巨响,房子可怕地晃起来,先是上下颠动,后是左右摇摆,接着二楼倒塌了,那是她儿子的新房,是她对未来的希冀所在。李金秀控诉似地说:“8点多钟震一下,10点左右震一下,1点左右又震一下。第一次最厉害,房子发裂,第二次倒了一半,第三次屋梁倒了。”

  李金秀的老母亲一头白发,昏花的老眼满是忧郁:“当时,我的脚好像有东西扯着,屋子顿了一下,瓦就下来了。大家全向外跑,我跑不赢,四处都是灰尘,眼睛也看不见了,是他们把我牵出来的。全都吓哭了。”老人家揭开放在地上的鼎罐,里面是剩下的猪肉。婚宴准备了14桌,每桌25碗菜,380元。就这样,尚未开席,大部分弄熟的菜和尚未切好的菜连同酒水,都糟蹋掉了。

  然而,儿子何海勇和娇小可爱的新娘却誓将结婚进行到底。他们在姨妈(李金秀的三妹)家暂借了一间新房,草草地布置后,不屈不挠地结了婚。新婚之夜,一对新人和众多的灾民一起来到县城广场,地当床,天当被,相依相偎着直到天明。他们眼里没有泪水,只有闪闪的星光,仿佛那是不灭的烛光。

  生命的张力

  生命是顽强的。穿透隆隆的地震声,一个个新的生命呱呱坠地,勇敢地来到了这个并不平静的世界。

  11月26日,这一天瑞昌市经历大小余震近百次,而瑞昌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一共接生了7个孩子。

  地震发生时,正在瑞昌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待产的何华英肚子剧烈疼痛,孩子想出来了,似乎要替大人分担风雨。病房在摇晃,灯被震落,玻璃碎裂,“咣当”直响,墙壁上张开了大口。医护人员在中药房搭起了临时产房,他们神色庄重地围成一圈,迎接新生命的降临。

  “哇——”,孩子降生了,六斤重,母子平安。人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眼里闪着喜悦的泪光,望着新生命的来临,人们感动不已,止不住内心的颤动。在大家的建议下,孩子取名“柯震”。

  11月27日,九江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大院,产妇倪敏芳在流动接生车上顺产一名男婴,也取名“震生”。

  11月29日凌晨一时,在瑞昌帐篷内足月生产一男婴,叫“王晨”,父亲是瑞昌市二轻局职工。笔者在九江市妇幼保健医院婴儿暖箱里看到孩子的肤色红润,黑黑的眼珠,闪着光亮。他还在不停地啼哭呢,可爱极了。

  生命的韧性

  生命是脆弱的,又是坚韧的。

  11月26日,周末。九江县港口街镇花园村3组12岁的小学生刘兰跟着妈妈去洗衣服。路上妈妈买了两把白菜叫她送回家。刘兰说:“妈妈,我顺便到楼上把谷子摊开来晒一晒。”刘兰是个懂事的孩子,父亲在她1岁时去世了,从小她就知道疼妈妈。

  刚上楼,只听“轰隆”一声,她吓得趴在地上。这时,一扇一人多高的砖墙倒下来,压在这个幼小而柔弱的身体上。她动弹不得,只有一个劲地叫喊:“妈妈,妈妈,我在楼上。”声音毕竟太微弱了,没有谁能听见。妈妈从水边跑回家,上二楼,只看到女儿一缕头发露在外面,幸亏孩子还能说话。当她把砖扒开,女儿昏过去了,头和脸严重砸伤,牙齿也被砸掉了,棉袄、毛衣、衬衫上全是血。

  小刘兰先被送到九江县港口医院,立即又被转到九江妇幼保健院。两天两夜,昏迷不醒。

  11月29日上午,笔者欣喜地看到,刘兰已经醒了。她床头有只会眨眼睛的洋娃娃,被子上有只长翅膀的玩具黄蜻蜓。刘兰母亲说,这是26日晚上九江县一对30来岁的夫妇买来的,还有一篮水果、200元钱,他们不肯说出自己的名字,只说是老乡。

  护士长骆敏说:这真是个奇迹,本来以为她活不过来。她是在砸伤一小时后送来的,当时神智不清,头部血肉模糊,口鼻大量鲜血涌出。当晚请省一附院外科专家李东海会诊后,诊断为脑外伤,颅底骨骨折,脑梗塞,多处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医院临时成立抢救小组,紧急抢救——给氧、吸痰、心电监护、输血、止血、降脑压……

  11月27日下午5时,刘兰神智恢复,能吃东西。第二天晚上3点多,她开口叫妈妈,她说她想要上学,要好好读书。

  生命的从容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11月26日晚上,当地震夺走生命、震塌房屋、毁坏田地,且余震不绝时,人们却出奇地冷静。瑞昌市、九江县一切都是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安详平和。

  瑞昌市成千上万灾民居住在人民广场的帐篷里。

  11月27日上午,笔者来到瑞昌市人民广场,场地上到处都是临时帐篷。人们把头天晚上沾有露水的棉被晾晒在冬青树上,在阳光下色彩斑斓。一些人在构筑新的帐篷,或者把帐篷整理得更舒适一些。有的妇女在帐篷里编织毛线,有的把家里的花草带来侍弄。孩子们有的在看书或写作业,小一点的在开心地捉迷藏、摔跤……

  一位父亲带着小女儿在帐篷的空隙间放风筝。风筝在上升中因为障碍较多,几次栽了下来,不过最后还是摇摇摆摆升上了天空,在蓝天上悠然自在地飞翔……

  这里一点也不像“灾民营”,倒像是一伙远行游客的露营地。

  类似的情景在乡村也时有所见。在桂林街大塘村,笔者看到村民坐在帐篷里看电视。在一顶帐篷前,一位中年农民用锄头将棚前棚后悉心平整,开沟导水,耐心细致。

  离震中25公里以外的九江市,26日震感较强,数十万市民自发地采取防范措施,来到街头露营。这天傍晚,九江市民吃过晚饭后,手里抱着、提着,身上背着一些物件,携老扶幼,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开阔地带安营扎寨。人们脸上没有焦虑、惊慌,经历过1998年那场世纪洪水,九江人有了曾经沧海的从容自若。看上去,倒像是夏夜去湖边纳凉,或者去赏灯逛庙会。从滨江路到烟水亭到环湖公园,再到新公园,到处都是帐篷和地铺,还有“汽车旅馆”。人们彼此间和睦相处,表现出少有的礼让和互助。这或许是强大的地震提升了人们的感情,把小我压下去了?

  生命的呵护

  有这样一位民政所长,叫王武力,灾后他73个小时连续作战。11月26日上午,地震发生后,王武力来到居委会,了解居民受伤和倒房情况,并挨家挨户劝说居民转移,使瑞昌市湓城办事处2000多居民在百余次余震中没有新的伤亡。

  随后王武力分发帐篷,核报灾情。妻子身患脑血管硬化多种疾病,房屋也破损了,别人都领到了帐篷,而王武力却提出不要帐篷。妻子不解,王武力说:“我是共产党员,在这紧要关头,如果我们跟群众争领救灾物资,群众怎么相信我们呢?”

  11月29日下午,在九江县永安乡白桦寺村5组,笔者看到周晓兰85岁的婆婆安详在躺在一间蔬菜大棚里。第一次地震时她摔倒了,孩子们去扶她,她说:“不要扶,我能行。”29日这天,她看到人家搬东西到防震棚里,以为地震又来了,一时心慌,她又摔倒,把腰摔伤了。周晓兰说,多亏了村民陈尚珍,他无偿地把种花的大棚让出来,救助村民。陈尚珍今年62岁,是位花农,两个大棚种上花,一年可收入6000多元。这回他主动让出一个花棚,给大家住,他这么说:“这没什么,乡里乡亲的,个人受点损失算得了什么?”笔者算了一下,大棚里住下了18家人。眼下,陈尚珍还冒着雨在大棚上铺塑料布,准备接待更多的灾民。

  关键的时候,总有许许多多这样舍己为人的人。生命有了他们的悉心呵护,顶着再大的压力也不觉得累,心中再苦也不觉得痛。

  生命之盾

  灾难中。人们为何这么从容平和?

  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以及江西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关注灾情,紧急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亲临一线。当地领导干部身先士卒,体恤民情,各级党委浴血奋战,政府启动了紧急救灾预案,及时组织人员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这一切,铸成了一道坚实的生命之盾。

  中国地震局调集国内50多位专家,抵达赣鄂灾区为地震“把脉”,对江西地震灾情进行实地分析预报和灾情考察。江西从各地紧急抽调160名建筑结构工程师,汇聚瑞昌,开展建筑物安全性能检查鉴定工作。

  省市县公安、武警抽调大批警力维持秩序。

  瑞昌市广场上的“帐篷城”内,每十棚成立党小组,每百棚成立党支部。

  党旗、军旗、团旗始终高高飘扬在灾区的上空,人们有了不断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办法。

  6天过去了,瑞昌市和九江县灾区,社会安定和谐。

  灾民有饭吃,有水喝,水电有保障。

  物价稳定,维持震前水平。

  卫生状况良好,没有出现灾后疫情。

  孩子们重又坐在课桌边,开始上课。

  一切都朝着正常的日子靠近,朝着希望靠近。(图片林朝晖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