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全社会承担共同责任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06:45 人民网-人民日报

  

全社会承担共同责任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今年开始的“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在全国展开。

  李学方摄

  编者按:“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是一年前由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制定,共青团中央

等20个部门共同实施的一项重要活动。该活动确定了深化“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实施中小学校“校园净化工程”、组织实施少儿文化建设工程、推进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建设管理、推进“大中城市工读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计划、巩固和发展家长学校、开展中小学校兼职法制副校长工作、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在行动”活动、完善少年司法制度等10项重点工作。

  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相互结合,进一步强化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加强闲散青少年、失学辍学学生、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流浪儿童以及罪错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帮教和矫治等综合措施;对非法网站和网吧、淫秽色情“口袋本”图书等突出社会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完善长效机制,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天本报刊登的是一些部门和地方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建设系统结合特点规划教育管理并重

  赵秀荣

  近年来,我国建设系统结合行业特点,配合有关部门,从抓规划、抓教育和加强行业管理三个方面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结合职能抓好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规划和建设。对加强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进行部署,在城市建设、旧城改造和住宅新区的建设中,配套建设未成年人的基层活动场所,地级以上城市应建立青少年活动中心,人口规模在3万至5万人的居住社区建设文化活动中心,人口规模在7000至15000人的居住小区建设文化活动站,同时,进一步加强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力争在3至5年时间内,实现每个县都有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

  加强对建设系统进城务工青年培训、教育和管理,提高进城务工青年综合素质。随着建设系统用工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建设系统,从事建筑施工、环卫保洁等项工作,并成为推动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部与共青团中央、公安部、中央综治办联合开展了进城务工青年“千校百万”培训计划,通过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热爱第二故乡、建设第二故乡,依法维护个人的合法权利,会同团中央等部门联合开展了评选表彰全国杰出(优秀)进城务工青年、进城务工青年良师益友、进城务工青年先进集体和进城务工青年“千校百万”培训工作先进集体活动。

  加强行业管理,利用现有设施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创造条件。中央8号文件下发后,建设部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建设系统所辖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游乐园积极配合教育等部门,为青少年提供教育场所。对学校组织的学生集体参观或开展的有关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要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和门票优惠;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创造条件向全社会开放,中小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免票,学生个人参观实行半票。要求各风景名胜区、公园加强对讲解员队伍的培训,积极组织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志愿者参加辅导员队伍。各地还从营造良好的环境入手,开辟城市广场、绿地、水面等,从根本上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中国保监会构建预防工作长效机制

  田野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中国保监会根据行业特点,站在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塑造良好行业形象的高度,积极推动构建预防工作的长效机制。

  鼓励保险公司开发产品,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在推动保险业加快发展的实际中,保监会一直通过不同方式鼓励保险公司设计适合青少年群体的保险产品,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据了解,目前市场上针对青少年的险种涉及了寿险、健康险、医疗险、意外险、责任险等,产品品种不仅包括了传统的保障型,也有分红型和投资连结保险等。

  健全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工作机制。协助有关单位广泛整合社区资源,以未成年人为重点,加强青少年教育,完善青少年管理,推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衔接和整合,提高预防工作的成效。协助部分社区完善基础工作,建立社区青少年信息管理系统,完善青少年管理档案,实现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做到底数清、家庭情况清、心理特征清、目前状况清,同时加强对特殊青少年群体的管理,协助制定综合帮教措施,完善街道青少年评价体系。

  推动社区服务的进一步完善。通过设立青少年图书角、组织公益夏令营、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等形式,加强街道青少年教育培训,丰富青少年读书、体育、娱乐等业余文体生活,满足青少年成长的基本需求。

  新闻出版优化社会文化环境

  徐光芒

  我国各级新闻出版部门认真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采取有效措施,一手抓“扫黄打非”,一手抓繁荣发展,使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

  强化市场监管,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不断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加大了对出版物市场的监管力度,重点对中小学周边书店、电子出版物市场等出版物经营场所进行治理,依法收缴各种以未成年人为主要对象的有害出版物。连续多年开展了打击淫秽色情口袋本图书、有害卡通读物和游戏软件的专项治理行动。按照“打团伙、端窝点、破网络、查大案”的要求,对一批违规违法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传播以未成年人为主要对象的有害出版物的单位进行了行政和刑事处罚,严惩一批专门制作、销售有害出版物的要犯和惯犯。2005年开展了对学生教材教辅类、少儿类图书、报刊专项审读、质量检查,对出版内容格调低下的出版单位进行查处。

  积极组织、推动面向青少年的优秀出版物出版、发行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优秀精神食粮。鼓励出版单位深入挖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创作、出版未成年人题材的选题,增加未成年人出版物的品种和数量,提高其在整个出版物总量中的比重。在制定“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工作中,通过资金扶持、补充增加重点选题、加大资源配置等举措进一步对未成年人出版物出版实行政策倾斜,开展的百种优秀音像出版物推荐活动和百种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优秀图书推荐活动均获得广泛好评。通过推动实施“中国民族网络游戏出版工程”,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提高中国网络游戏的自主创新能力,做到民族性、科学性、娱乐性三者统一和寓教于乐。

  上海市建立专职青少年社工队伍

  曹漉栋

  2003年8月,上海市组建了一支由近500人组成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队伍,以社区闲散青少年为重点,专职从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市委、市政府专门批准在团市委设立了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简称社青办)。2004年2月,社青办注册成立民办非企业性质的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以下简称阳光中心),选举产生董事会、监事会和干事,在团区县委全部设立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阳光中心在各区县设立社工站,在街镇设立社工点。

  作为社区青少年工作的职能部门,市社青办运用社会化的管理思路和运作手段,与阳光中心签订了《政府(青少年事务)服务采购合同》,代表政府购买阳光中心和青少年事务社工的相关专业服务。阳光中心自主开展青少年事务社工的招募、执业培训、业务指导、人事管理和资金募集等,实现社团对社工的专业化管理,并组织青少年事务社工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为社区青少年提供专业化的服务。针对上海市社区青少年群体的不同特点,阳光中心制定了《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分类管理办法(试行)》,青少年事务社工针对不同的对象,遵循平等、接纳、尊重、服务、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服务。

  目前,这批青少年事务社工拥有社工师和助理社工师资格的有264人,占青少年事务社工总数的56%。同时,招聘了4191名由心理咨询师,大学生,老干部,教师,公务员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协助青少年事务社工开展工作。2005年1月至9月,在上海市6.3万名社区青少年中,已建档59630人,开案1683个,结案523个,个案服务23049人次;开展小组工作188个,5309人次参与;推荐面试17617人次,成功推荐就业1705人,成功推荐技能培训1104人。在青少年事务社工的帮助下,相当一部分社区青少年树立了积极的生活态度,解决了面临的工作、学习实际困难,调整了人生发展的轨迹。上海市社区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数也大幅下降,静安、闵行等区今年以来实现了社区青少年零犯罪的良好态势。

  天津市选聘优秀教师进社区

  王选

  近年来,天津市狠抓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各项任务在社区的落实,聘任优秀教师到社区从事预防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在选聘优秀教师进社区的过程中,组织中小学教师自愿报名,对报名教师在政治、年龄、身体等条件上进行严格把关的基础上,按照“四有”(有责任心、有教育理念、有开拓能力、有组织协调能力)标准从优选聘。社区专职教师从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实行聘任制,任期两年。

  天津市研究制定了《选聘优秀教师到社区专职从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下社区教师的职责任务和有关部门的工作分工,并规定了例会、培训、考核、奖惩等制度。选聘的教师实行两级管理,区(县)设立社区教师管理办公室,负责整个选聘工作的组织、业务指导与考核;街道将社区教师的工作纳入综治岗位目标之中,强化日常管理,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工作上遇到的问题。一年多的实践表明,此项工作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基层预防工作“没有专人干”的问题,激发了社区预防工作的活力,加强了相关部门的配合,为预防工作各项任务在社区落实提供了组织保障。目前,选聘优秀教师进社区工作已在天津市的和平区、河西区、河东区、红桥区广泛展开,从事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优秀教师已达到566名。几年来,天津市青少年违法犯罪比重持续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在2004年开展的“天津市失学、失业青少年状况”调研过程中,社区教师发挥了骨干的作用。

  山东青岛建立“红黄绿”预警机制

  曾天才

  山东青岛立足社区,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于2004年底建立了“红黄绿”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警工作机制,以青少年日常行为所表现出的其可能走向违法犯罪的程度为判别依据,将社区青少年大致划分为“红”、“黄”、“绿”三大目标管理群体的青少年成长评估体系。“红色”青少年群体是指触犯《刑法》或《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青少年;“黄色”青少年群体是指单亲家庭和有不良行为倾向的青少年;“绿色”青少年群体是指大多数行为正常、健康成长的青少年。

  预警机制以“红”、“黄”青少年群体为重点工作对象,通过建立多支专业化帮教小组,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采取灵活多样的预防教育和帮教措施,实行“首问责任制”和“保密工作制”,依托志愿者队伍,建立了法律帮教组、生活困难帮教组、学习困难帮教组、心理咨询帮教组,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教育和帮教工作。针对“黄色”青少年群体,采取建立关爱卡,定期家访和跟踪关爱等方式,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零距离辅导教育;针对“红色”青少年群体按照教育为主、寓教于罚的方针,采取个别帮教和敦促其参加社会劳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矫治工作;针对“绿色”青少年群体,利用节假日课堂、大学生志愿者“法律进社区”等载体,广泛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一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市南区青少年违法犯罪数量明显下降。

  江苏南通“平安先行”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

  马敬民

  近年来,江苏南通市贯彻“教育发展,平安先行”、“学生成长,规范引导”的理念,在学生法制教育、身心健康、权益保护、案件调处、行为矫正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管控措施,深入实施预防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管控工程,取得积极成效。

  在思想道德建设、法制教育、权益保障、行为矫正、安全监管、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完善管控工程体系。

  一是建立和完善了法制教育体系。全市各学校把课堂作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南通中学把法制教育作为深化素质教育,实施“难忘教育”的重要工作,建立了青少年法律学校,以法律学校为载体,分层面、分阶段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把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与学识教育有机融为一体。二是建立和完善了学校监管体系。通过适当的方式排查校内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学生,进行分类登记和教育管理。按照保密要求对个别行为有问题学生进行登记建档,及时掌握其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表现情况,实行专人联系、培训转化、跟踪指导、重点帮教。三是建立和完善了社会预防体系。充分发挥老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骨干作用,通过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社区离退休干部、江海志愿者等力量,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学生进行重点帮教。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密切了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提高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水平。四是建立和完善了司法保护体系。公检法部门从教育转化、咨询服务、援助发展、司法保护等各个环节支持学校建设,主动为学校解决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问题。五是建立和完善了心理干预体系。把珍惜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预防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辅导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六是建立和完善了帮教矫正体系。实施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管控帮教,通过电话反馈、走访交流、协同管理,共同做好违法犯罪学生的帮教转化工作。

  通过实施预防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管控工程和平安学校创建活动,南通市1000多所大中小学校治安状况稳定局面继续巩固,120万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显著增强,在校学生违法犯罪发案数持续下降,较好地遏制了全社会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高发、频发和蔓延的势头,少数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及时矫正。

  江西瑞昌“为了明天”护幼苗

  孙国平

  1993年,江西瑞昌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培养跨世纪合格公民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点工作,以中小学生和毕业三年以内的青少年为重点,实施“为了明天”,采取“学校育苗、家庭护苗、社会扶苗”三项措施,实现了青少年零犯罪。

  加强教育,增强青少年自护能力。在教育内容上,注重伦理、法理、情理教育,通过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校外法制辅导员,增设法制课,普及学生的法律知识,通过开展爱祖国、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教育,普及国情、省情、市情等情理知识,实现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在教育方法上,通过开展知识竞赛、组织社会实践等有针对性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同时,明确要求各校建立严格的校纪校规,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

  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免疫网络,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在小学普遍建立了家长教育学校,协助学校收集、反馈家长的意见,组织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有效提高了家教质量。学校从“事关事业接班人、事关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道德法纪教育的重要性,形成了教师率先垂范,学生相互激励的良好氛围。瑞昌市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纳入全市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体系,将“免疫工程”建设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爱心工程。

  加强组织、制度、阵地建设,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各学校全部成立了思想道德教育领导小组,指导、检查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情况,考察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由团市委整合社会力量,组织青年志愿者、先进典型和社会模范人物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下农村,开展伦理公德教育和爱心帮扶工作,并相应健全了德育工作例会制度、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学校与家长联系制度。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瑞昌市已成型的“免疫工程”教育基地达56处,遍及全市各个革命遗址、少年法庭、看守所,有效实现了“免疫工程”的推广与实施。

  《人民日报》(2005年12月02日第十五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