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精英阶层能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07:04 华商网-华商报

  ■郭松民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痛斥“以市场换技术”。他表示:“引进技术并不等于引进技术创新能力,以市场换技术的路子根本走不通,这种说法有些自欺欺人。”(12月1日《工人日报》)

  久违了,很多年没有听到有高级官员说出这样振聋发聩、痛快淋漓的话了!不过,有一点也让我感到困惑:刘燕华实际上不过是说出了一个常识而已,为什么听起来却像空谷足音一般呢?

  说到常识,留日学者钟庆在他的《刷盘子,还是读书》一书中,以海外留学生的生活为例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自己搞技术创新,发展重工业,就好比把主要精力用来读学位,很辛苦也很清贫;而盲目地信仰“比较优势”,满足于依靠廉价劳动力挣一点加工费,则好比把主要精力用来去餐馆刷盘子,赚钱是很快的。但几年之后,差别就出来了:前者拿到博士学位之后,收入立即就出现一个飞跃,而且前程远大,后者却仍然不过是刷盘子而已,前程也被锁定在厨房小工的位置上了。

  钟庆在反复比较了中日两国的强国之路后指出:中国曾经有过奋发向上读学位的时代,建立了一套独立完整、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但后来却沾沾自喜地满足于用刷盘子换GDP,结果连原来的学业也荒废了。刘副部长在演讲中以汽车工业为例证实了这一点:中国汽车市场的90%已经被跨国公司占领,中国汽车工业的研发队伍散了、研究平台垮了,说是溃不成军也不为过。

  道理就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中国却在刷盘子的道路上乐此不疲地走了这么远呢?

  在我看来,关键的原因在于选择不同的道路,对精英和大众这两个社会阶层各自的利益所产生的后果是不一样的。由于历史的原因,用中国的自主技术和工业设备生产的消费品,和欧美日相比,开始的时候肯定是质次价高的,那么这个成本由谁来承担?只能是国内最先有能力消费的精英阶层,这实际上是要求他们为民族工业的成长而暂时忍受较低的消费水平。在这一点上,日本的精英阶层远比中国的精英阶层要清醒。主导日本工业的“产经联”就有一条铁律:如果没有准备好足以和外国相抗衡的技术,急于改善生活就是对民族的犯罪。

  但中国的精英阶层梦寐以求的却是要尽快在消费水平上和欧美日接轨,让少数人提前超级现代化,而他们又掌握着话语权,并对政策的制定有巨大的影响。“市场换技术”、“比较优势”等口号就是在这样心照不宣的默契下大行其道的。但这样一种政策的结果却是:由于绝大部分利润流向海外,所以除了占总人口很小比例的精英之外,底层大众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都急剧增加,却仍然贫困,近年来,甚至连普通白领也出现了劳动时间和强度大大增加,但收入却相对下降的情况。

  中国要走出“以市场换技术”的怪圈,就须要精英阶层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为了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眼前利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