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银行:房地产,我不是你的唯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13:28 信息时报

  凌华年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房地产融资渠道应该拓宽的风吹得越来越急。昨天,巴曙松在广州表示,房地产企业应该通过基金和信托来吸引老百姓的投资。此前20天左右,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则在2005年中国地产金融年会上指出,用公开发行受益凭证的方式设立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是房地产直接融资的方向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央行希望目前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

和新修订的证券法的实施能够加快这一进程。

  在“房地产新政组合拳”之下,越来越多的目光在关注房地产融资的问题。仅仅是房地产业一个产业本不会引来这么多的视线,在房地产融资后面牵涉的是中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与否。

  明年就是WTO规定的金融开放年。虽然说早在两年之前,央行已经开始着手降低银行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问题是时至今日中国一众银行的实力实在乏善可陈。仅仅从各个银行需要通过不断的发行次级债来补充资金充足率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渠道一般分为输血性资本补充渠道和造血性资本补充渠道。发行次级债就是输血性资本补充的一个重要组成。造血性资本补充渠道则是指通过银行盈利能力的提高带来更多的利润分配和准备计提。如果不能提高银行的造血功能———盈利能力,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银行资本充足率低下的问题。

  次级债是附属资本,按照有关的规定,除非银行破产或清算否则不能用于弥补银行日常的经营损失,换言之,次级债除了能够弥补一下资本充足率的功能之外根本不具备抗风险能力。所以除了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这个标准之外,《巴塞尔资本协议》还定出了另一个标准来护航———核心资本最低标准。而国内各个银行频频要依靠次级债来保证资本充足率达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最低标准似乎已经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自身盈利能力的虚弱。

  因为历史原因、体制问题中国的银行坏账一大堆,再也经不起折腾是毋庸置疑的了。房地产贷款占据了银行资金的大部分,为了不出现“烂尾”的情况,最主要为不让贷款成为不良贷款。必须要让房地产有足够的资金,于是,拓宽房地产融资渠道自然成了首选途径。还是吴晓灵说得好,当前国内房地产融资方式没有形成风险分担的机制,绝大部分风险集中在银行身上,蕴藏了金融风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