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来自老工业基地社会实践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3日06:33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崔玉娟

  今年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20周年,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将如何应对,成为近日在沈阳举办的“振兴之旅,青春之约”中国(世界)大学生沈阳行系列活动上的焦点话题。

  这一活动由团中央、全国学联、沈阳市委、市政府主办,来自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及世界五大洲的大学生代表千余人齐聚沈阳。这趟东北振兴之旅,让大学生对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有了切身的感受,同时也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新要求。

  老工业基地:我们渴望高素质人才

  鞍山作为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曾被世人誉为祖国的“钢都”。新中国成立以来,鞍钢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和很多老牌的工业基地一样,鞍钢面临着资源枯竭、设备老化、债务沉重和人员负担过重等严峻的考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技术革新随之而来。

  “这些老工业基地为招贤引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东北大学的马连轶由衷地说。马连轶参加了今年8月东北大学博士生赴老工业基地鞍山社会实践服务团,老工业基地对人才的渴求是他最大的感受。

  面对挑战,仅仅拥有高技能的人才还是远远不够的。现代企业不仅仅需要技术,更需要先进的企业管理。

  东北大学的社会实践服务团对鞍钢的企业信息化建设(ERP)进行了考察。这套系统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统一管理,对企业拥有的人力、资金、材料、设备、生产技术、信息和时间等各项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充分考虑,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鞍钢的ERP已开始运行,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考察中该服务团的学生发现,人的因素对ERP系统的实施影响很大。

  据马连轶介绍,人在ERP系统中发挥主导决策的作用,只有当真正地理解了ERP的思想和逻辑,才能使ERP创造出明显的效益。ERP必须适应企业的变化,在这一点上,不但对软件系统有更高的要求,也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有更高的要求。

  本次到沈阳参加“振兴之旅,青春之约”的大学生一行还参观了沈阳鼓风机厂。该厂团委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专业型人才,他们更看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他们的工作除了设计、生产,也包括跟客户的接洽等,往往在这些环节上,大学生能发挥更大的优势。

  大学生:不是我不愿意而是我不了解

  尽管老工业基地引进大学生、研究生的愿望很迫切,但是,还是鲜有大学生、研究生愿意到老工业基地来。

  上海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小王坦言,在毕业找工作时,他基本上没有考虑过国企。“因为根据道听途说或者一些经验之谈,我觉得那里的发展空间相对有限,而且要论资排辈,我更喜欢外企的管理模式”。

  团沈阳市委的相关负责人也有些无奈,现在老工业基地对大学生、研究生来说还缺乏吸引力,对于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来说,在老工业基地的工作会与他们的期望值有一定的落差。

  而事实上,为了吸引人才,很多老工业基地、老国企都转变了用人机制,据马连轶介绍,像鞍钢这样的企业为刚招进的毕业生提供的待遇、科研条件并不比其他员工差,并且据他了解,横向比较,在沈阳,这些条件也不比其他单位低。

  而这种现象,就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将打开认识、体验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窗口。

  据团中央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已走过20年的历程,20年来,活动的实施一直跟国家政策导向紧密联系在一起。1997年,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跟“三下乡”结合在一起,强调服务社会;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之后,西部计划又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服务西部的机会。

  从2003年开始,大学生社会实践团每年都有100个左右的重点服务团,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这些服务团都是由高学历的在校学生组成的。

  在采访中发现,现在大学生直接参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践大致有以下两种形式。

  首先,是以参观调研为主的老工业基地考察。这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一般持续时间短,一些博士团,可以就地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其次,也有学校以老工业企业为依托,建立实践基地。东北大学就提出在鞍钢建设一个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将一些“短、平、快”的项目提供给学校,由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技攻关,提高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同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社会实践期待被引向深入

  参与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践中去,一方面给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为他们尽快适应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平台。

  沈阳鼓风机厂的金娜告诉记者,很多大学生到岗之后,都是从头学起,因为实践中会遇到很多具体问题,跟以前的理论学习还是略有差别的。以鼓风机设计为例,主要应用流体力学的理论,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细节包括零件的组装都跟书本上学到的不太一样。而经过实践的大学生到岗后,就能迅速进入角色。

  在一些企业,记者了解到,他们很欢迎大学生到工厂、车间去亲身实践,而不仅仅是普通意义上的了解工作流程,但现在他们接待的很多实践团体大多是以参观为主。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也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一线工作,5、6天的时间走访几个地方也让他们感到很仓促。

  有着多年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经验的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杨志安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尤其是跟东北老工业基地结合,要做深做实。“现在是活动搞得比较多,长效机制比较少”。杨志安建议高校导师把课题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带着学生到实践基地去,避免表面化的社会实践。

  团中央相关负责人也在大学生社会实践20周年座谈会上提出,大学生社会实践今后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首先,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强化育人的作用,培养“既能抬头看路,又能埋头拉车的人”;其次,要扩大参与度,现在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实践活动与高等院校的人数相比,还相对较少;第三,要创新机制,建立一个开放的平台,拓宽渠道,以项目化的方式进行运作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